《打破发达国家的优秀生活的迷雾—我在英国的经历一二》
第15节

作者: tubose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至于去逛画廊, 则最好有讲解或导游书, 反正让我自己逛的话, 铺天盖地的各种画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 但从哪儿出来你会看到一个教堂, 因为背后是SOHO离唐人街近, 所以教堂里有白人牧师用中文布道, 时间不同有广东话的,也有普通话的, 可以看见很多同胞.

  假如去国会的话, 则要注意很多时候也不对外开放, 预先上网去查, 早些去排队, 而且要有很严格的安检, 不过到不用门票, 里面感觉一直是光线不足, 旁边就是威斯敏斯特, 若有国际学生卡可以打折, 还是很值得逛, 还有不少名人给埋里头, 英国的名人就都是这没埋在教堂里, 好些给立个碑, 要不就在地上刻块砖. 还有圣保罗可以逛逛, 当年的皇家婚礼, 现在也已经是阴阳两隔, 新人哪知旧鬼哭, 不过我本人也不喜欢戴妃. 值得一看它的巨大拱顶和上面的留音墙, 然后就是下地, 英国历史上三个重要伟人,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拯救了英国的命运----海军纳尔逊, 陆军惠灵顿, 首相邱吉尔都埋在地下墓室里, 还有很多说出来让人咋舌的人名字, 一个辉煌帝国的过去. 还有一个新玩意----可看见一个木柜存着面英国国旗, 是911时纽约警察队从世贸废墟中挖出来的,有一行说明, 纽约人民感谢英国人民在911其间的无私援助. 说句题外话, 911时我刚到英国, 绝大多数英国人真的很悲哀, 不是装的, 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感情的, 不管男女老少和贫富的,全国哀悼是街上车人都一动不动的, 打断骨头还连筋啊. 去公园的话, 可以逛逛, 而且有些小博物馆, 如皇家卫队博物馆之类的在其中, 不过那个海德的辩论角没啥意思了, 看过就会大思所望, 没什么人在哪儿讨论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 当然假如传教算的话, 就另当别论了.

  别在各种景点周围的点买纪念品, 走出去, 到街上的小摊上, 东西一样, 反正都是中国造, 可以砍价. 当然你假如有钱在博物馆或宫殿里买些纪念品也可以, 东西的质量也好, 而且有些明信片之类外面没有, 又有特殊的邮戳.
  日期:2005-12-01 20:44:59
  事实是假如离开了伦敦, 好玩的东西好有很多, 而且代表了英国的不同时其的成就或特色. 假如在英国长期待, 又喜欢出去旅游的话, 可以参加两个英国的当地文物保护组织, 国家托拉斯(NATIONAL TRUST)和英国历史遗迹保护(ENGLISH HERITAGE), 都是一年付几十镑的会费就可以参观它们所属的各种景点, 其实它们还有很多活动, 也可作为志愿人员去当地的工作地点帮忙, 或参加一些文化教育的讲座. 前者以花园, 庄园和海滩居多, 后者以城堡居多, 感觉后者的可玩性更强些, 若你是学生的话, 那年费只需要一半, 而且几乎很多著名的城堡,景点都可以去, 不关苏格兰还是威尔士. 我当初用这会员资格很是在周末跑了不少的地方…

  日期:2005-12-04 13:17:48

  说一句, 我是赞成中国农民出去的, 和你所描写的母女两情况不太一样. 我也见过类似的, 好好的国内的副科长不当, 出来打体力工, 这些都是那些不太实际的迷雾所造成的,给国内广大人群以误导.
  但是假如一年到头, 挣不了不1000多的农民的话, 我觉得出去后会生活的更好. 可能你也不太理解, UN的标准是一天1USD为最低生活标准, 按这个标准中国是有2亿多人群, 而中国政府前几年的标准是900多人民币一年,按这个标准中国是3000万, 所以对这些人群而言, 出国的生活更有意义, 一样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不明白身边的事情, 没有发言权与决定权, 埋头苦干, 那何必要到大城市遭到自己同胞的歧视换取少的多的报酬, 还不如出去遭其他民族的歧视, 换取更多的收入..

  日期:2005-12-04 19:28:47
  15
  谈谈英国如何办公司吧, 说来经历过的人都明白, 在英国办个公司是最容易的, 当然有很多形式, 合伙人制, 有限公司, 无限公司, 一人公司等等, 因为办有限公司风险最小, 当然信用程度也最低, 所以我们办的是有限公司. 只要有两个人愿意去公司注册当局(COMPANY HOUSE)交36镑, 想几个公司名字, 一般是你想的到的名字别人都已经用了的, 自己做份公司章程, 然后花个几镑十几镑找家律师给你签个字, 不用看护照, 不用注册资金, 等5个工作日, 或者交108镑, 等2个工作日你的公司就算成立了, 当然我这价格可能低了, 是两年前的价格, 以后就没那么便宜的. 我看国内很多广告说是代办海外公司之类的收个几千,其实大坝分的西方国家的公司都是交些手续费很容易的就办下来, 你若是委托给代理做, 人在不在所在国都不重要的. 成立了也没什么人管你, 想卖什么卖什么, 遵守相关的法规, 别卖毒品就行. 接着你要做生意也成, 不做的话, 只需要把公司挂着, 年底交份相关的申报资料和帐目就可以了.当然做生意的话, 那是帐目, 税收一样也少不了的, 否则要罚你也罚的够厉害的, 若是想税务当局迟交相关帐目, 作为董事长可能罚5000镑, 若触犯刑律的话, 那估计进去判个几年也不排除. 接着还有一个增值税号需要申请, 这需要到你公司注册地址的地区税务局办理, 正常的两周内可以拿到, 当然你若是估计一年的销售收入在6万镑下, 也就不用去申请什么增值税号了, 申请了反正对你也没什么害处的.这样公司该干吗就干吗了, 你爱封自己个什么头衔都行, 董事长, 总裁, CEO, 总经理都成. 当然中国人开公司, 很多都想着从中国进口东西卖, 这样一来你还需要去海关和征税当局申请个TURN PESEDO 号和国内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申请号类似, 但很容易, 也没有什么对公司的财政状况的要求. 往往发个传真, 或打个电话给你需要联系的海关, 让他们发份申请资料表格, 传真的EMAIL的都行. 然后填完后, 发回去. 等24小时就能使用, 如你有正式的增值税号, 则这个号就会使用你的正式增值税号作为你的公司进口注册号. 当然假如你想进口些什么纺织品, 鞋类的东西, 该要的配额, 还是得去贸工部申请配额和许可证. 可是作为小公司, 新公司, 你得慢慢排队, 估计不等上个几年是没戏的, 最简单是委托买别的公司的份额, 这方面英国的一些公司和中国公司一样, 专门卖配额吃饭, 他们还可以提供其他相关服务. 接下来你可以去买个或问银行要个简单的进销存系统去做帐, 请个会计师一两个月来一次理理帐就可以了. 至于公司挣不挣钱,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其实在伦敦有很多类似的小公司, 大家都不死不活的, 后来有些也就慢慢消失了, 我个人经历就是属于后者的. 说个成功的例子, 是在英国中国人中几乎人人知道的OMEGA欧美嘉旅行代理. 当年他们就是靠在唐人街从一个办公室里租两张办公桌, 从国内的关系倒些国航的机票和订北京的酒店起步的, 做了也快十来年., 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在英国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销售点, 代理各种旅游, 机票, 然后还办了一分自己的报纸. 可别小看, 董事长是当年帝国理工大学的博士后, 好象是化学专业的, 而且和中国政府的代理一直关系搞的挺好, 算时间应该是当年公费出去的. 先是业余干, 后来放弃了专业专门做这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