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
第16节作者:
怀旧船长
日期:2013-07-21 22:13:28
于是公子重耳随公孙枝到秦国。秦穆公大喜,就把公子圉的遗妇怀嬴嫁给重耳为妻。重耳当时老大不愿意,因为这是侄媳妇儿,有乱伦之嫌。关键时刻,狐偃劝重耳不要因小节而坏了大事。重耳只得半推半就。秦穆公也有些过意不去,就将怀嬴改名文嬴,又找了四个宗室美女一同嫁给重耳作为“补偿”。重耳照单全收。那时的重耳虽然年及六旬,但多年的流浪使他保持了良好的体形,居然让文嬴怀上了。
晋惠公死后,公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毕竟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刚当上君主,就听信郤芮的主意,着手剪除重耳的羽翼,下令跟随重耳的臣子们限期归国,首先针对的就是狐偃、狐毛俩兄弟。狐偃岂能前功尽弃?晋怀公就把九十多岁的狐突逼死了。
狐偃强忍悲痛,决心助重耳登位以报国恨家仇。经过一年的运作,晋国内部对晋怀公已经忍无可忍,许多士大夫都纷纷表示要效忠重耳,把晋怀公赶下去;秦穆公也明确表态支持重耳回国担当国君大任。于是,在公元前636年,秦国派重兵护送公子重耳归国,受到臣民的欢迎,是为晋文公。晋怀公吓得赶紧逃跑,被重耳派出的大力士击杀。郤芮等人也被诛杀。至此,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的生涯宣告结束。
日期:2013-07-21 22:26:46
晋文公登位后,任命狐偃为国卿(首席执政官)主持朝政,赵衰辅助。狐偃上任后的第一个提案,就是要仿效管仲,首先安内。安内就要制定新的国家政策,建立迅速恢复生产的新制度。这些都是牛人该做的事,无须细说,大体上没有什么创新,还是轻征薄敛、任人唯贤那一套。但正是这套新政,使晋国迅速恢复了生产力,很快就焕发出生机,进入强国之列。
这个时候,狐偃开始为晋文公画策:要想称霸天下,就得学齐桓公的办法,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才能成为诸侯的盟主。正好,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勾结北方的狄人造反,把周襄王赶到郑国。狐偃认为机会来了,劝晋文公起精兵勤王。晋军分兵两路,一路去迎周襄王回国都,一路攻打叔带。晋军歼灭叔带之后,周襄王亲自接见晋文公,感动得眼珠子都快哭出来了——也是,自周室衰微之后,如此给力的诸侯在齐桓公之后还是第一个。
狐偃却打着另外的算盘。要想在中原称霸,就得一只腿伸进去。他就私下游说周襄王:天子要想坐稳,就得有倚仗的大国。晋国与周王室同宗,愿意不遗余力地护驾,谁敢动您一个指头晋国就跟他拼命!……但是,从这次平定叛乱来看,晋国的腿脚伸不了那么长……
日期:2013-07-21 22:26:47
周襄王: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狐偃:请天子把阳樊、温、原、欑茅(今河南省温县西、济源西北一带)这四个城邑赏赐给晋国,好随时为您效命。
这四个城邑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周襄王想了想,如不给晋国光靠口头表彰或发几张奖状恐怕不行,而且不给别国也可能占去,不如做个顺手人情。于是对外称是赏赐给晋国的。如此一来,晋国南部的疆域扩展到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一带,打通了中原的门户。而晋文公也理所当然地当起了周王室的宪兵总司令。
宋襄公与楚国较劲,正如狐偃所料,是鸡蛋往石头上碰,结果重伤而亡。公子王臣继位,是为宋成公。楚国得寸进尺,联合陈、蔡、郑、许四国,派大将军子玉北上伐宋,捎带威胁齐国。宋、齐两国只得向晋国求援。晋文公深知虽然晋国国力得以恢复,但尚不能与强大的楚国争锋,一时左右为难,只得向舅父求教。
狐偃一直以冷静的目光观察国际局势。他分析道:现在敌强我弱,况且当年咱们在楚国,君上曾得到楚王的厚待,不宜正面交锋。但是,齐、宋两国对君上有恩,如果不管他们的死活,楚国的腿就跨入中原,到那时要想撼动楚国就难了。为今之计,不如声东击西——楚国刚刚控制了曹国,又与卫国联姻。只要我们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然来救。这叫攻敌之所必救,宋、齐两国之围就解开了。
日期:2013-07-21 22:35:01
一开始,大臣们都不同意。因为谁都知道,一旦实施狐偃的策略,就等于向楚国下了战书。但狐偃动员先轸、赵衰、狐毛等曾经与晋文公患难与共的人共同发起倡议。晋文公知道这些人靠得住,决定走这步险棋,将原有的两军扩充为三军,狐偃兼任上军佐。
公元前632年,晋国四万大军抵达卫国。卫国没有惹晋国,直接打他说不过去。狐偃想了个办法,就说要向卫国借道攻打鲁国。卫国再蠢也知道啥意思,自然不肯,晋军就夺取了五鹿(就是当年重耳接土块的地方),之后与齐国结盟。随后,晋军连克卫、曹两国,引诱楚军北上,以解宋国之危,但楚成王就是迟迟不来。晋文公有些急了。关键时刻,狐偃和统帅先轸出了一招:让宋国去贿赂齐、秦两国,利用他们去劝楚国退兵,同时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分一些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
晋文公经过多年的历练,已是一头老狐狸。他对狐偃说:这样干行吗?我要是楚成王,我才不会听劝呢!
狐偃摸着雪白的胡子笑道:楚成王虎视中原之久,见曹、卫的土地被他瞧不起的宋国占去,哪里会听齐、秦两国的口水话?但这样一来,齐、秦都自恃是大国,楚国不听劝解,两国很没面子,因又收了宋国的厚礼骑虎难下。在这个时候,我们作为齐、秦两国的盟友,请两国出兵参战,他们就会答应。
日期:2013-07-21 22:47:34
晋文公微笑称善,心头却想:您老真是够阴的……
果然不出狐偃所料,楚国咬定青山不放松,严辞拒绝了齐、秦两国当和事佬。两国来脾气了,就应晋国之邀,联合出兵参战,秦国还扬言要直接出兵攻打楚国的后方。
这下楚成王慌了。晋、齐、秦三大强国联合,可以征服任何一个国家,楚国胆子再大也不敢摸虎须,只得命前线统帅子玉从宋国撤军。子玉向来瞧不起晋文公,当初重耳流亡楚国时他就主张杀掉重耳,如今哪肯撤兵?他连夜写了一份奏表,言明晋、楚已势成水火,如果楚国怯了,中原诸国就会依附晋国,楚国进军中原称霸天下的夙愿将化为泡影,十数年来的苦心经营也将付之东流。楚成王还是有些疑虑。不久,探马来报,秦军并没有东出武关攻击楚国的后方。楚成王大怒,派兵增援子玉。
子玉得到援兵后,也玩起了心眼,向晋文公提出条件:只要晋军撤离并让曹、卫复国,楚军马上撤离。这一招还真让晋文公难住了,因为他深知齐国已不复当年之勇,秦国也是见利才下注的主儿,真要把晋国老本拼光了就没法玩了。此时,狐偃将计就计,派人告诉曹、卫两国,你们复国可以,但必须与楚国绝交。子玉听后,气得肝疼,挥师直扑晋军,不再与晋国打嘴仗了。
日期:2013-07-21 22:47:04
楚军如狂风暴雨席卷而来,晋文公下令退兵九十里。晋国的将士都觉得十分窝囊。这时候,总政治部主任狐偃出来解释,说当年晋文公与楚成王有“退避三舍”的约定,君上仁信,决不食言。然而实际上,这是狐偃设下的陷阱:一来要拖疲楚军,二来也要经过退兵才能与齐、秦、宋联军汇合,三来先示其弱,麻痹楚军,再下杀手。
以晋国为首的联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驻扎,以逸待劳。但总体来说,晋国联军不过八万人,而楚、陈、蔡、郑、许联军十一万人。晋文公虽有九死一生的经历,按说心理素质很好,但临战前夕心头还是挂了十五个吊桶。此战若胜,霸业遂成;此战若败,万劫不复。于是,他又找舅父来商量。
晋文公:舅父啊,敌众我寡,如何才能取胜?
狐偃:礼不厌美,兵不厌诈。我们只须对楚国实行诈术就行了。
晋文公:如何使诈?
狐偃:将虎皮蒙在马上,吓退对方的人马,再趁乱掩杀;把树枝拖在马尾上,诈败引敌军追进伏击圈,再四面围击;派精锐部队烧毁对方囤积粮草的营盘,让敌军没有吃的;先打击陈、蔡、郑、许的弱军,再聚歼楚国的强军,楚国必定溃败。
日期:2013-07-21 22:52:10
晋文公等狐偃走后,找来亲信大臣雍季,把狐偃的计策告诉他。雍季说:把池塘里的水放干捉鱼,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把草木烧光来打猎,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诈手段纵使能够短期奏效,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关键时刻,晋文公还是相信舅父。于是按计而行。公元前632年四月,晋国大败楚国于城濮。子玉无颜回去见国君,自杀谢罪。五月,晋国召集诸侯开了一次峰会,大会推举晋文公为“侯霸”,齐桓公之后的春秋第二霸主闪亮登场,从此有了长达百年的兴盛。后来晋国三分为赵、魏、韩,开始了战国时期,可见晋国国土的广袤。
班师之后,晋文公想赏赐狐偃。狐偃却推辞说:老臣只是谋划,出力的人是先轸他们。特别是雍季的意见是治世之本,老臣的诡计只能用一时,不能用一世。于是晋文公厚赏雍季。狐偃当时老得眼睛都花了,就趁机向晋文公请求荫护子孙。晋文公答应了。
晋文公称霸后,对这个太精明的舅舅有所提防,不过聪明的狐偃岂能看不穿这个他一手带出来的外甥?在晚年总是表现出贪婪的样子,不断为子孙求官求位,逐渐淡出政坛,所以能够活到八十六岁去世。帮助王侯成就霸业且自身安然无恙,恐怕也是历代高参们的至高追求吧。
(本章完)
晚安各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