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第38节

作者: 小砚的白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3.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又称为穴居人)没有进化关系
  现在的理论一般把智人分为尼安德特人(穴居人)和现代人(以前叫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前面讲到的北京人属于尼安德特人。究竟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有没有关系,这也是争论的焦点。直到2000年,科学家成功地从两个尼安德特人的遗骨里提取出了DNA, 第一例是从德国尼安德山谷Feldhofer Cave(这可能就是尼安德特人这一名称的来源)提取的线粒体DNA,第二例来自北高加索的Mezmaiskaya Cave(俄罗斯黑海沿岸),C14测定距今2万9千年,大约是最后的穴居人了。这两个人的DNA序列序列有3.48%的差异, 但是他们俩可归入一类。和现代人的基因比较后,我们发现他们和现代人的DNA序列完全不一样,这说明现代人不是由穴居人进化而来。

  2002年,Templeton 发表在著名的终结性的论文“Out of Africa again and again”(一次次走出非洲),他基于更多的数据分析,认为人类大约有三次走出非洲。尼安德特人大约是第二次走出非洲的人的后代,而在8万~15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最后一次走出非洲,来到各大洲,他们和之前走出非洲的尼安德特人有通婚,现代人的基因里有少量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残留。但是,我们应该是第三次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的后代。尼安德特人不是严格意义上我们的祖先。

  这些知识虽然颠覆传统但也非常有趣,按理说不难被人接受。但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一只大鸵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看得出这些单纯基于化石的研究者是多么惧怕这些推翻其根基的新兴学科,他们坚称“很难相信我们现代人都是起源于非洲的”。不论他们怎么怀疑并反对, 基因学是负责任的科学。
  2.4.3 现代人类的迁徙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没能找到现代人类迁徙路线图的原文,抱歉,不能在这里分享了。
  我估计几年以后基因学会给我们追溯人类历史带来更多的帮助,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全文完。

  日期:2011-04-08 23:45:32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二十三话,后记,今天,在金沙博物馆陈列的甲骨上发现了文字
  女儿睡了,我这一天经历了太多事,累得头疼,但是,忍不住要把今天看到的东西写成文字发出来,再去好好睡。
  前挡风玻璃,早前,在高速公路上,右侧被飞石击中,一道裂口从边缘渐渐向中心延伸,上周,又一块飞石击中了玻璃的左侧,想想我每年都买了玻璃险的,换玻璃保险公司承担,我不用花钱。今天请了一天年假,打算一早先去4S店把玻璃换了,后去去父母家吃午饭。

  避开高峰期,40分钟穿城来到修理点,找来保险公司定损员,这家伙嫌我的裂缝不明显,让修理人员拿铁锤,梆梆梆把正中打成了蜘蛛网,然后照相,照完车照我的驾照,问题来了,我驾照竟然过期了(一天到晚瞎忙,根本就没意识到),联系了朋友,得去体检了,然后补办。刚才还态度好好的保险公司定损员,立刻变脸,怎么说也不通融,修理点的人也帮我说好话,他仍然签字拒绝赔付然后就走了。没办法,我只得自己掏钱换玻璃,而且,即便今天下午办好了体检,最快也得下周一才能换新证。只得嘱咐维修人员,我周一办好了驾照再来取车。哎,没车,穿城过来更麻烦了。

  郁闷走出4S店,想想金沙博物馆就在附近,算了,顺路去看看,放松放松心情。打不到车,又没公交,走了两站路来到博物馆,门票80,15次年卡也是80,那当然办15次卡。金沙以前办过年卡来过两次,很喜欢,但是女儿出生后节假日没半点空闲,最近两年都没来过了。进门,直扑陈列馆,一号馆有3片小龟甲,都有灼烧占卜的痕迹,看了很久,很遗憾金沙的龟甲没有文字。自从写山海经学习了一点甲骨文后,对这个东西多了些兴趣……

  顺序来到三号馆,这个馆也不知是哪位建筑设计大师的作品,非要搞成伸手不见五指的效果,只在展柜内有微弱的灯光。(想想在国外见过的几个博物馆都有中庭,自然阳光从容地泻进来,内部都非常亮堂),我来的目的是看玉器,因为我最喜欢的是高古玉器,特别是夏商和之前的玉兵器玉礼器和玉工具。细细看完三号馆丰富的玉器,我发现这里一个柜子陈列了好几个大龟甲(又来了兴趣),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烧过的洞洞,对着洞洞看了很久,这些洞都是从内部往外烧,虽然不烧穿,但是都在距离外表面相当薄的地方停下,从外表面能看到明显的烧灼疤痕,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外表面形成裂纹,这裂纹是判断吉凶祸福征止的依据……看着看着,我发现在其中一个被修复后的巨大龟甲上,似乎有文字刻画的痕迹,而且,其中一个字我相信是“羌”字。无语名状的兴奋,当场就想找管理人员说,想想还是先忍住。走出馆,先回家吃饭,下周一拿了相机拍了照再说……

  回家路上,兴奋地电话我的一个朋友,回家又告诉我父母,并且决定吃饭后立刻借我父亲的相机有去。拿上父亲的老相机和三角架,匆匆出门,到博物馆才想起忘了带手电。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三号馆,我调相机的菜单都得用手机来照明。照了十多张,相机不太好,不能拉得很近很清楚,毕竟是7,8年前的好相机,早落伍了。又趴柜台上用笔慢慢摹画了这部分龟甲,期间,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导游解说,都说这龟甲经专家反复找,都没找到文字,非常遗憾。

  “估计解说词得改了”我心想。
  上图是三号馆的甲骨展柜,文字发现在中间那个龟背甲上
  上图是博物馆介绍词
  上图是有字龟甲细部,我观察有多字,但我只能辨认出一个向右跽坐的“羌”字。
  上图是描摹图,描摹图和照片中心这一竖溜是原始小碎骨拼凑的,其余外部是后修复。描摹图中的圆圈是烧灼点,线条表示裂纹(碎骨拼接纹),那向右跽坐的“羌”字在正中偏右处。
  下午从博物馆出来去医院体检也是累得够呛,先跑这家医院又不检查,那家医院检查又要我回去拿驾照和照片,回去拿来了又说照片不符合规定,出去重新照了回来,又说我左眼视力不达标……最后总算是体检办完了。
  第二十三话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全文完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