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27 15:47:43
介于我这个当楼主的工作不认真的态度,特此抱歉一下,经过我两小时的修改,希望横空出世这一段能看起来稍微精彩一点,所以重新粘贴一下,但是,记住了哦,横空出世并不是指赵匡胤一人。
日期:2013-05-27 15:52:04
横空出世
后周大军陷入了空前的骚乱之中。
皇帝跑出去拼命,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禁军都干什么去了?
于是,大家把目光都暂且移到了禁军部队身上。
禁军统帅、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还在踟蹰着,不知该不该前进,柴荣的突然出击完全把他震慑住了,使他心中无比慌乱。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找到了张永德,用浑厚的语气对他说:“贼军气骄,只要力战一定可破,将军你手下多左射者,你可以带领弓箭手占领前方左边的高坡,从旁射箭,我率士卒从右翼出击。”
这个人布置完毕后,还郑重地提醒了张永德一句——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这个发话的人就是赵匡胤。
可见,赵匡胤此时的临场对敌经验和战略眼光是相当不错的,全面利用了张永德手下善左射者(左手引弦而射)的素质和战场的地形优势。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赵匡胤自己主动接替了冲锋陷阵的任务,却将爬坡放箭搞偷袭的工作交给了张永德,前者的危险系数和难度系数可比后者高得多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同志不畏生死的大丈夫气概。
主上死了的话,我们这些做臣下的还有脸活着么?为主尽忠的时候到了!
相信这就是张永德当时真实的想法。
在那一刻,张永德彻底平复下来,看着眼前这个令他醍醐灌顶的人,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出击!
赵匡胤率领两千士卒,长驱直入。他并不是那种叫“兄弟们上”或者“大家一起上”的人,相反,他在这次冲锋中身先士卒,骑马冲在最前方,手持一根通天棍(齐眉棍),杀入敌阵。他的打法非常不要命,见人就杀,有杀人的契机就使出致命一击,教人心惊胆寒。
这哪里是杀敌?简直就是找人拼命。赵匡胤所率领的两千士卒也被其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染,纷纷发挥了死也要拉人垫背的精神,无不以一挡百,杀得汉军毛骨悚然。
赵匡胤的冲击立刻有了效果,张元徽的部队开始陷入混乱。
而在刘崇身旁向周军搞偷袭的汉军领略到了赵匡胤的厉害,意识到若是不杀死此人,必有后患。于是他们把弓箭和垒石向赵匡胤身上招呼而去。
但这完全不能妨碍赵匡胤拼命。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那他还怕什么呢?
赵匡胤依然奋勇杀敌,就算手臂被箭矢贯穿,仍然不能令他停下。在汉军眼中,赵匡胤就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机器和野兽。
另一方面,此时张永德也领着弓弩手在关键时刻冲上了高坡,向汉军的专属放冷箭搞偷袭的权威发起挑战,下令直接瞄准了张元徽部队放箭,汉军士兵应声而到,汉军右翼中产生了更大的混乱。你以为只有你们可以放箭么?我们也可以。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完美的开始!
它为周军开了一个好头。
皇帝亲自出阵督战,将领誓死护驾,周军的士气在这一刻开始暴涨。
马上,周军中的内殿直马仁禹也率领士卒发起了进攻。
此人使用的武器是弓箭,他一出手,可谓气势惊鸿,颇有成吉思汗跃马弯弓射大雕的风范。他一声长啸、振辔跃马而出、开弓、射箭,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而且此人有个恶癖好,就是尤其喜欢瞄准了敌方的将领来射,在充分发挥他通神弓术的基础上,边走马边开弓射箭,射完一箭换一个方位,搞得像打游击,令人防不胜防。转完一圈下来,竟然有好几十位汉军将士成了他的箭下亡魂,而且此人放箭例无虚发,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战场上的“小李飞刀”。
马仁禹的出场使得周军的士气更为振奋。
刘崇的额头上渐渐冒出了冷汗,战场上的形势实在太出乎他意料了。然而,没等他继续想下去,一阵惊人心魄的声音惊扰了他的思绪。
他定睛望去,周军的李重进和白重赞领着左翼军、向训和史彦超领着中军,潮水般地向己方的右翼军挥杀过去。
这是来干嘛的?——都是来拼命的!
刘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士气萎靡的周军竟然在短短时间内变得生龙活虎一般,见鬼了!但是他并不畏惧,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胜利之神依然站在他这一边,他的右翼军并没有被击溃。
而且,这时候他看出了击败周军的关键所在。
这个关键就是柴荣。周军士气因的柴荣而存在,因柴荣的消亡而消亡。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于是刘崇马上派人向张元徽传话,承诺给予他丰厚的褒奖,命他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擒住或者解决掉柴荣。
张元徽在被寄予厚望的情况下,自负地对柴荣发起了进攻。估计这位仁兄当时兴奋过了头,忘了叫“兄弟们上”,竟然骑着马冲在最前方,没躲在军中,以至于周军的弓箭手很轻易的瞄准了他,射倒了他的战马。值得庆幸的是张元徽同志并没有坠马而亡,但紧接着向他招呼过来的是蜂拥而至的、手持雪亮钢刀的周军士兵。
身为汉军主将的张元徽同志就这样因为意外的坠马而被围着乱刀砍死,可见畜生在关键时刻不一定可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