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16年,从月薪285到年薪30万的人生轨迹》
第2节

作者: 情绪点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三开始,我家人就在操心我的毕业去向问题,毕竟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事情。父母肯定是希望我能端上铁饭碗,吃上公家饭。那时候父亲一直以为学汽车工程的,出来起码是个穿制服的(交管站)。暑假里托了个城里的转折亲,拎了两只土鸡和一篮子鸡蛋,带着我去找一个远方的长辈,在城里做地区行署副专员,想托他给弄个进交警或者交管的门路,后来不记得什么个说法,总之没成。然后他又不知道怎么听说,像我们这个学校,是交通部部属高校,是系统内培养的(这个是真的,我一个学长自己找了个公安局刑警的缺,还花了8万块培养费赎身),各省交通厅应该录用本省的毕业生。于是,在父亲的左催右催下,我和另外一个同级的路桥系的同乡,瞎蒙蒙跑去省城找交通厅。可能那时候大学生的身份还有点光环,传达室的大爷没咋为难我们,还给我们指路总算找到了厅里毕业生安置办,一说交通大学的毕业生来联系毕业分配,里面的办事员倒很热情,要呀,欢迎呀,我们正要人呢!同学,你什么专业呀?我还蛮自豪说:汽车工程,然后就听到了我辈子永远忘不了的一句话,他先是愣了一下,打了个哈哈,然后有点俏皮的说:学汽车的呀?那21世纪再来吧。我就这样被家乡省给拒之门外了。但这一次也不是完全白跑,那个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的同乡,毕业后倒真是分配回本省了,我想应该多少与那一次蒙擦擦瞎闯有关。

  既然本省不要我,那我就听天由命吧。说实话,那时候贪玩疯了,人又不成熟,还很自以为不可一世,还真没把毕业分配当回事,迷信“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心眼里还真有点看不起分配去公门里仰人鼻息。心里总觉得应该去一个“海阔凭鱼跃”的地方沿着比尔盖茨的道路出人头地。再说那时候虽说已经试行“双轨制”,但组织上最终还是要兜底的。于是忙着贪玩,也就把毕业分配的事情放到九霄云外了。其实自己当时不想想,当时正值大搞精简政府机构和国企改革的时候,政府人员分流,国企职工大片下岗,很多国企都揭不开锅,就业形势本来就差到几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尚且难以找到合适工作,何况我呢?还不知道着急!

  你说我这个本来就不讨人疼的家伙,自己又不尽心,毕业分配能有什么好机会轮到我?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有了去处,我却一点方向都没有,心里也开始急了。最后还是系里一个好心的老教授,帮我弄了一个指标,去本市的一个汽车制造厂,虽说大家都知道这企业好多年没有造过一辆车,企业处于90%停产状态,随时都会破产,但这里却是接受我们学校毕业生,完成组织上兜底任务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的好多学长都在这里的车间里面扛钢材打杂呢。

  不管怎么说,总有单位要我了,起码组织关系、户口啥的有着落了嘛!说到户口,需要吐一句槽,那时候毕业生毕业留在大城市,要交“户口增容费”,我也被通知,要交3万,妈呀,3万,那时候简直是天文数字,家里实在拿不出,怎么办?只能拖着,反正我手上拿着鲜红公章的毕业生派遣证,他们不能不收我。(估计就是这户口增容费的问题造就了后来我户口迁移上的大问题,后面章节叙述)。于是,我拿着派遣证,收拾我最简单的私人物品,跑去报到了。办完入职手续,分派了简单的毕业生临时宿舍(4个人一间,起码比大学8个人一间好多了),照理先休1个半月的探亲假,我就正式开始我人生第一个工作了。一个月后,我拿到了我人生的第一笔正式工资——据说当年教育部规定本科生毕业后最低工资是284元——我还不错,拿到了285元。

  (未完待续,等有时间再补充)
  日期:2013-07-21 01:52:43
  到了工厂,经过层层调拨和安排,被安排在一个分厂的钣金车间工作。那个时候,工厂效益很差,据说总厂已经多年没有早过一辆车了(工厂本来是生产大巴车的)。各车间也就勉强接点活,现在看来,产能的20%都没达到。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也大受影响,可能是每个月的工资实在太不能令人满意吧。感觉大家上班都懒懒散散的,车间里面大家的情绪也都很沉闷的。
  我们车间当时的生产任务是有2项长期的活,一是帮一个冰箱厂加工一些冰箱后部的铝衬版,也就是剪板机先剪裁一下,然后是油压机压花。另一项是帮一个民营的防盗门企业生产防盗门。

  我先被安排在车间里做实习工,分配给我一个师傅。师傅45岁上下,姓啥这么久忘记了。只记得比较沉默寡言,简单给我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并演示了机器操作程序之后,就安排我做剪板辅助工,做了大约有2个多月。然后安排我做台钻,负责给防盗门的防盗插销联接曲轴赚?0.8的销孔。我记得第一次给我300多个工件,师傅简单说,1个星期做完就好了,没有太着重强调。结果我差不多一下午,就把一堆工件给钻完了。实话说当时不懂事,钻的歪歪扭扭的比较多,好在不是关键部位的孔,勉强对付着也能用,但搁在今天如果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话,这应该算批量质量事故了。晚上下班前,师傅来验收,看我洋洋自得的样子,忍了很久冒出一句话:看你后面5天做啥呢?果然后面五天没有了工作任务,我只能在车间里晃荡了。

  车间工具室保管员是个姑娘,记得应该比我大个2-3岁,据说是车间主任的侄女还是外甥女,反正车间里其他的实习生都说她脾气不太好,用现在的话说,叫比较嚣张。但对我似乎还比较和颜悦色,可能我负责钻床工序的第一天,就断了10几根钻头,找她更换时说了不少客气话有关。后来常常下午没啥事干的时候,2点多钟她就叫我私下溜出去,帮她去电影院买电影票,她和她男朋友要去看电影。现在想想,当时我们厂里年轻大学生成群,她能挑上眼的估计条件不差,用今天话说不是高富帅,起码也不是矮矬穷。但她那个男朋友什么样,我倒一次都没见过。

  那时候厂里人心涣散,科室里的人员尚且来不来上班还两说,车间里面更是每天都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请假不来,当时流行摆小摊,赚点钱。厂里工资每月就那么点,有时甚至一拖几个月发不出来。人人家里都要吃饭生活,因此职工偷个懒请个假啥的,厂里也没管那么严,反正车间里也没啥大的生产任务可干。正式职工尚且如此,我这实习生偷偷跑出去个几个小时,貌似也没人管过。
  在此期间,苦倒也是吃过的,最辛苦的要算卸钢材,钢板一般用叉车和行车,但很多时候钢筋、圆钢、角钢什么的,都人手来卸的。记得往往一车10吨左右的钢材,我们2-3个人2个小时左右也就卸到库里了。当时也没啥劳动防护用品啥的,手套磨破了手就跟着破,夏天一出汗就铁锈涂满全身。另外就是维修设备,车间里的150吨的冲床有4台,我先后拆修过2次,每次一个师傅带2个实习生,很多200-300斤的零件,都是我们手抬下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