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轻松一下,来聊聊武侠吧(十二年武侠乐与路)》
第44节作者:
大脸撑在小胸上 日期:2008-7-19 6:02:08
续:
(b)太极剑的境界
如果一门武功只有招式的话,那它的发明者注定成不了宗师级人物。令狐冲虽然发明了冲灵剑法,但是除了他自己和岳灵珊以外没有第三个人学了吧(——至于他敢不敢再教给自己和任盈盈的儿子来学呢?那就看任大小姐的手段了!!!);也没有人尊称他令狐宗师吧,人家都含情脉脉地叫一声“令狐公子”,比宗师不知道爽多少倍!!!——咦,我在说什么???我本来要说什么???……
象九阳神功、九阴真经……额……的上半部、葵花宝典这种级别的东西,都是集武功招式、内功心法、宗教和哲学于一体的,才能让后人服气,才孜孜不倦的学习实践、争来夺去、发帖讨论、八卦不休……
张三丰创立的太极功夫完全符合上述要求!!!——所以武当才能和少林并驾齐驱,成为江湖冷战的两极。
我觉得,张三丰对武功的理解,经历了独孤求败一样的过程。
张三丰年轻的时候在少林当火工头陀觉远的徒弟,精通少林五拳十八式。后来觉得少林功夫过于刚勇,弃之不用,发明了内家拳。其实我觉得,内家拳虽然不如太极拳那么有名,但是张三丰的精神感受和人生哲学已在其中初露头角。内家拳的动作沉稳含蓄、力量雄厚悠长,已经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前身。——这和独孤求败“弃利剑、用软剑”那个阶段的体会很相似。
张三丰晚年常常用一把木剑,而且对武功的运用炉火纯青,——在爱徒惨遭飞来横祸的时候,痛彻心扉,凭空写一副丧帖,竟然也能顺手发明一种功夫。——这种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境界,不就是独孤求败的“木剑”阶段吗??!!
张三丰百岁以后创立的太极拳和太极剑,“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跟传统的格斗理念已经是相反的了。——我前面说太极拳是老年广播体操,主要就是因为它动作舒展、节奏缓慢,我本来以为这是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造成的,后来看了《倚天》才知道,“以慢打快”才是高明的上乘武学。
太极剑的动作非有非无,将展未展,行云流水只是外延,无穷无尽才是内涵——越想越觉得牛B,super牛B!!!——其实也就是独孤求败的“无剑”阶段。
要我说,张三丰境界比独孤求败还高。
独孤求败虽然在武功上已然“无剑无招”,但是心中对胜负还是颇为在意,对武功的高低也是耿耿于怀。所谓“求败”,其实也还是争个“不败”。起那种名字,还真是挺矫情的。
张三丰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天人合一,心无外物,哪里还去计较什么输赢、得失、武功打榜排名NO.1 之类的事情。
所以独孤求败虽然武学修养深不可测,但内心终归还是你我一样的凡人;而张三丰深得道家精髓,心境和胸怀已然不是一个档次了。
我记得张三丰传太极剑给俞岱岩的时候,招式也就是我大学里学的那几招——当时我的体育老师跟我说——这太极拳里面“阴阳合一、奥妙无穷”,每天用心打上一遍,心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唉,老师啊,可怜我一个妙龄女尼,脸大胸小已是重大缺陷,再每天打一遍太极拳???——靠,你还想不想我找得到男朋友啊??!!
当时我只觉得,太极拳,就其本质,就是划圈——“起势”画个大圈、“手挥琵琶”搁耳朵旁边画个圈、“开合手”画个小圈、“双峰贯耳”在头顶抡个圈,“上步七星”回眸一笑又划个圈……东海一个圈、北海一个圈,在中国的南海边又划一个圈……大圈套小圈、里圈套外圈,圈圈圈……
……
唉,木有办法啊,人跟人就是有差距啊!!!——同样是圈圈,人家张无忌就能越看越入神,犹如“初闻大道”,喜不自禁;——俞岱岩就只能领会个三四成,还在强记招式,打算回去慢慢领悟——唉,老俞啊,贫尼虽然也悟不了,但是总还知道记下来也还是悟不了。圈圈人人都会划,拳意哪里是个人就能领会的啊……
——太极拳浓缩了“道生一、……什么太极生两仪、生四相、生八卦、生万物……”的道理,招数看似有限,实则变化多端、永无止境,靠记招数???——老俞你真要把三丰急疯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