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29 08:30:04
一日,熊复与王超等人巡视西虎关,熊复指着北面,问道:“北去多少里可到梁河?”梁河是山令城与草来城的界河,也是上华国与大夏国的界河。
王超答道:“三百余里!”
熊复点头,目光直视梁河方向,问道:“你可知道梁河边上的鹄望城如今是什么样子?”
鹄望城本是山令城边关,建立在梁河岸上。二十多年前,嘉阑关之战以前,山令城强盛无双,鹄望城驻兵超过十五万,将梁河守得严严实实,夏军始终无法度过梁河一步。鹄望城与西虎关之间三百余里,设有十三个镇,各个都是富庶之地,是山令城依仗称雄的根本。但当年山戎出现了一代雄主,一统山戎各部,兵力强盛甚嚣尘上。华君怕山戎成了气候,对上华国不利,征集兵马兴兵征伐山戎,此战一打数年不分胜负,上华国后备兵力不继,不断从各城邦抽调人马,才险胜山戎。据闻当时仅从山令城抽调人马就超过十五万,致使鹄望城守卫空虚,夏军才抓住机会,攻破鹄望城,一路直下山令城,夺取河头城,直逼嘉阑关,才有了后来闻名天下的嘉阑关大战。而嘉阑关之战以后,夏国虽然兵败,却大肆掠夺山令城人口,烧毁城镇无数,尤其是鹄望城被破坏的最严重,再也无法驻兵设守。
王超叹一口气,道:“末将也从未去过鹄望城!”
熊复听闻王超此话,便动了北下的兴致,王超却以为过于危险,连称不可。
熊复笑道:“在我山令城境内有何危险可言?难道熊氏的人都不敢在山令城的土地上行走么?况且这也是我使命所在。”熊复是军中的监管校尉,巡视国土,的确是自己的职责。
熊复说走就走,王超规劝不动,而恰巧王杰当日回山令城公干,更无人能阻拦熊复。况且王超也是英雄心性,早就想一观鹄望城究竟。劝了几句,便也不再劝了。
熊复带了王超、阿牛刘氏兄弟共五人,出了西虎关,向北查看鹄望城。王超怕出了意外,秘密令人跟随,并派人通知父亲王杰,以备万一。
五人出了西虎关,沿着以往的官道,快马向梁河驰去。只见沿途已经是一片荒草,不见一个人影,唯见当初的村镇凄落落地立在原地,似乎昭示着山令城昔日的繁华与强大。
五人经过六日快马,终于远远地看见了鹄望城的身影。鹄望城城池高大雄伟,如同一只雄鹰一样,盘踞在梁河南岸,令人不敢直视。熊复等人心下大喜,难道鹄望城还可再用?尽管天色已晚,五人还是快马走近。走近鹄望城,五人才知道鹄望城现下的样子,鹄望城四面城墙,唯有南面城墙保存还算完好,其他三面早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断墙残垣。想是夏国自知很难越过梁河占有此地,又怕被山令城占据了,难以攻破,对自己形成威胁,所以下令拆毁了鹄望城。
熊复等五人沿着旧日城门走进城内,只见城内基础设施早已经被破坏殆尽,处处都是乱石遍地,荒草丛生。鹄望城已经无法再用。
还好有一个瞭望台保存尚算完好,五人登上瞭望台,向北望去,只见梁河波涛汹涌,从东向西滚滚流去,日夜不息。熊复不禁叹道:“昔日,山令城可以投鞭断流,今日却连国土都无军驻守!”四人皆长叹,唯王超道:“此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熊复哈哈大笑。
第二日,天色刚亮,五人简单用了些干粮。熊复便站在瞭望台上仔细观看周围局势,梁河河面宽广,水流湍急,很难渡过,唯有南北方向针对鹄望城的一段水流较为平缓,可以渡船过人,而鹄望城距离梁河南岸约有一里地,这个距离既可以避免夏军在梁河上以船做凭借攻击自己,又可以趁夏军过河之时击其半渡。想是当日修建此城之人必定是用了心思才定下的地址。
熊复向周围看去,鹄望城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地势较高的小山丘。熊复心下一动,忙带着四人来到小山丘,来到山丘脚下时,熊复才注意到脚下的界石,书写着小松顶三字。五人登上小松顶,此处地势较高,视野更为辽阔。熊复心道,如在此处再建立一个小城关,既可以观察北岸局势,又可以与鹄望城形成掎角之势。
熊复心中正在想着如何布置城池,阿牛忽然指着北岸,说道:“侯爷,您看。”
熊复沿着阿牛所指看去,发现梁河北岸竟然还有夏军的营帐。熊复刚才心有所思,没有注意到。
刘洪想了想,说道:“想必这是夏军用来监视我们山令城局势的。”
刘飞笑讽:“我们这里又没驻兵,他们观察什么?不知谁是想出来的馊主意!”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熊复心内一动,为何夏军要在此地设兵驻守?熊复转念一想,有了答案,难道夏军是怕山令城重新休整鹄望城么?夏军竟然如此重视一座空城,可见鹄望城对夏军的压制力量有多大。
日期:2013-07-29 17:36:36
熊复等人在鹄望城周围查看十余日,心中已经对地形烂熟于胸,便返回西虎关。熊复等五人进了西虎关,刚回营帐,还未来得及坐下,王杰就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王杰见了熊复也不行礼,只指着王超,骂道:“逆子!你也从军多年了,好不懂事,竟敢私自出关?万一陷了公子,你死百次也难恕其罪!”
熊复心知王杰不能直接责骂自己,所以才责骂王超警示自己。
熊复忙站起身来,向王杰深深一礼,道:“将军,都是小将糊涂,还请责罚!”
王杰看了熊复一眼,怒道:“责令你们五人禁闭十日!”说罢,甩手离去。
五人相对大笑!
******
前军有一将领,名叫杜会,身高不过五尺,却虎背熊腰,使一杆重八十斤的大斧,舞动如飞,人不能近。被前军军士称为力士。杜会自持勇力,全不把其他军士放在眼里,就算在王杰面前,也是常以你我相称。王杰爱惜杜会的勇猛,对杜会极其容忍。熊复见了杜会,也爱其勇猛,故收在身边。
熊复自上次探看鹄望城地形后,心中便对西虎关以外的地理产生了兴趣,时常带人到原来鹄望城下属的十三镇周围查看,所带人数或多或少,全凭心意。开始时王杰还管管,后来日子久了,王杰见也出不了大事,便不再理会。
一日,熊复等人带着兵马正在西虎关外游荡,查看昔日鹄望城下属村镇的情况。忽见前方尘土滚滚,马蹄声震天,熊复遥遥看见来军旗帜,知道是夏军兵马来袭,暗数了下敌军旗帜,估计夏军约有五千军士,而自己手中不过上不过五百军士。
熊复眼看着夏军已近,自己距离西虎关又有百余里,撤退是来不及了。熊复急切观看周围情况,恰好南方不远处,就有一处山丘,高虽不过百米,但也可以坚守一时。熊复当下命令军士到山丘上坚守,并令阿牛立即入关报急。军士急忙奔上小山丘,列阵坚守。
恰此时夏军也发现熊复等人的动静,忙来追赶。熊复等人已经上了山坡,夏军便令将山团团围住,四面攻打。幸好熊复所带人马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山丘又小,夏军摆不开阵势,一时攻不上来。
夏军本来是来突袭山令城的,抓些壮丁、妇女,抢掠点钱财。此时见了山丘上被围了几百名山令城军士,心中大喜,如果将这些军士抓回去,向山令城交换赎金,可比抢掠壮丁妇女合算得多了,因而,夏军只以活捉为主,不愿下死手,这也给熊复等人喘息的机会。
熊复等人被围了将近三日夜,直到第四日黄昏,还不见救兵,军士心下渐渐焦躁。虽然军士所带干粮尚且富足,但山丘上没有水源,军士所带水早已喝光,口渴难奈,怨声颇大。熊复等人听闻此事后,道:“何不就地掘井取水?”军士连掘了几处,都不见水源。熊复道:“我听人说过,蚂蚁居住之处常有水源,今乃是夏初,蚂蚁避热,必定在山阴处筑穴,你等可到山阴找到蚁穴处掘井。”军士依言前去,果得井水。军士饮水止渴,才暂缓了危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