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是演义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第2节作者:
我若崇祯 汉顺帝做了十九年皇帝后死去,刘家又往下传了两代皇帝,这期间,梁太后临朝,她哥哥梁冀做了大将军。梁太后同样从前面外戚的失败中吸取了更多的经验教训,她除了把邓太后同时任用宦官和外戚等等那一整套措施照单全部搬来,还招募了多达三万人的太学生,此举一来向官僚、士人示好,二来也好培植自己的党羽。为了缓和尖锐的矛盾,她还杀了直言过激的李固,任用圆滑玲珑的胡广。这个胡广既和有名的士人结交,又和宦官通婚,还举荐了陈蕃等人。就这样,梁家将国家大权一直把持了近二十年。梁太后做得还可以,而他的哥哥梁冀却专权凶暴,他毒杀汉质帝刘缵,鼓动妹妹梁太后立了十五岁的刘志为帝,即汉桓帝。汉桓帝一看玩翘翘板压不过外戚,就得找人帮他来压,皇帝久居深宫,最方便找的还是宦官。延熹二年七月,梁太后死去,时年二十八岁的汉桓帝与宦官单超、唐衡等人合谋,于同年八月向梁冀下手,兵围梁冀府邸。结果梁冀夫妇自杀,梁氏内外宗亲数十人被杀,还抄走梁家三十亿的财产,三公高官一个因罪免职,另外两个下狱,接着又赶走朝中官员三百多人。就这样,终于把外戚集团再次掀落在翘翘板下面。获得胜利后,汉桓帝封宦官单超、唐衡等五人为县侯,尹勋、曹腾、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为亭侯。其中汉桓帝因曹腾是先帝的旧臣,在忠孝方面都做得十分突出,就封他为费亭侯,升任大长秋,加位特进。曹腾在宫中掌权长达三十余年,事奉过四代皇帝,不曾有什么过失。他所推荐任用的人,都是天下的名人,比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当时蜀郡太守通过计吏向曹腾行贿,益州刺史种暠在斜谷关搜得他的书信,就上奏告发了蜀郡太守,并以此弹劾曹腾,请求把曹腾交付给廷尉问罪。可皇帝却开脱曹腾说:“书信从外面送来,不是曹腾的过错。”于是就把种暠的奏章搁下了。曹腾不因此事而介意,常常称赞种暠是个能干的官员,对皇帝有一颗赤诚之心,所以当时人都感叹赞美曹腾的为人。种暠后来做了司徒,他告诉宾客说:“如今我身为三公,是曹常侍之力啊!”曹腾所做的事,都是这一类的。
宦官们深受皇帝信任和依仗,于是他们的党羽都跟着鸡犬升天,这下亲天子的宦官集团权势更大了。外戚集团在地方上还有势力,不过这些人中很多是亲外戚的宦官党羽,他们也要被铲除。比如冀州刺史朱穆将上任时,该州挂印逃跑的地方官就有四十几个,一些没跑的又遭朱穆弹劾,以致有人自杀。后因宦官张让的父亲下葬时有可能逾越制度,朱穆为了查验,结果导致张让父亲的坟被掘了,汉桓帝大怒,把朱穆征回到廷狱里做左校工作。在往后的几年里,宦官势力遍布朝野,甚至有的刺史、太守都由宦官担任,宦官集团一手把持了国家的大权,也坐上了这块超级翘翘板。
外戚集团被打倒,朝廷里和地方上都被宦官势力所占据,那么官僚集团基本没有了前途,此时他们又没有实力来进行斗争,于是他们就动嘴皮子造舆论,争取煽动出有利于自己的局势。借着朱穆被征到廷狱,梁家当年设置招募的太学生充当了官僚集团冲锋队的角色。学生都是年轻人,满腔热情,社会经验少,做事顾不了那么许多,因此当国家有严重的弊病时,他们一被鼓动,敢先站出来说话。其实这种精神还是蛮值得肯定的,如果政府引导得正确,再加上国人从上到下都有像学生这样的热情和责任感,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有救了,可惜汉王朝却不是这种政府。以刘陶为首的太学生数千人聚集在宫门,为朱穆辩护,抨击宦官集团党羽在各地盘剥和鱼肉百姓。这些学生本身也有片面性,当年梁氏外戚集团也盘剥和鱼肉百姓,到最后光梁冀家就抄出价值三十亿钱的财产,也没见这些太学生们口诛笔伐个只字片语,只是因为梁氏对他们好,给他们仕进的机会罢了,而如今宦官集团阻塞仕途,不利于他们,他们就站出来反对。前有杨震的“白黑混淆,清浊同源。”,后有这些太学生的舆论声势,于是士人间就有了一个认同:把跟宦官一起任职看成是一种耻辱。渐渐地,这种认同又开始发酵,衍生出朝廷或官员有召命来而不去应征就任的行为,一些人士采用这种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节操,结果拒绝的官越大,这个人就越有名!不仅如此,这个社会人群还形成了一种对政府褒贬批评、对官员评头论足、对自己人互相标榜的风气。毫无疑问,这三万太学生也属于这个人群,他们以郭泰、贾彪为首,一起跟李膺、陈蕃、王畅等人相互褒奖推崇,另外还有公族进阶、魏齐卿都敢直言评论,不管你是不是豪门望族。因此公卿大臣都顾忌他们,为了免受恶评而争着和他们结交。州郡的官学和太学生又通气联系,形成了一个范围遍及全国的政治团体。已稳坐在跷跷板一端的皇帝和宦官集团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威胁,很快这个团体的祸事就来了······
三国不是演义 002-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通读《三国志》((2011-01-23 14:04:41)
标签:窦武北海唐衡孙宾硕赵岐 分类:三国不是演义-原装《三国志》
当时河内有个人名叫张成,他善于观测四方之风来占卜吉凶,他就靠着这个结交了宦官,连皇帝也常向他问卦。这个张成本身也多事,他预测将会天下大赦,就让他的儿子去杀人,结果吃了官司,被李膺逮捕。不久果然碰上大赦,张成的儿子被免罪,李膺因此更加愤怒,最后仍判决并诛杀了他。为了报复,张成的弟子牢修就上书诬告李膺等人豢养太学儒生游子,结交各郡学生门徒,结党诽谤朝廷,把社会风气搞坏了。于是皇帝震怒,于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逮捕了李膺等人,他们的供词又牵扯到陈寔等两百多人,汉桓帝把他们定为党人。手无寸铁的士人哪能搞得过国家机器,这些人有的通缉在外东躲西藏,有的下狱被蒙头毒打,惨不堪言。此时的宦官集团已经大权在握,常侍左悺、唐衡等人简直如同天子一般。
有一次,唐衡的弟弟任京兆虎牙都尉,级别参照二千石,而隶属于郡里。唐衡的这个弟弟才到官的时候,对京兆尹不恭敬,进门不手持笏板,郡功曹赵息在廊下呵斥说:“虎牙的礼仪和下属的地方官员一样,怎么能甩者膀子进入府门呢?”然后催促把唐衡弟弟的主簿给抓起来。唐衡的弟弟扭头让人赶快回去把笏板取来,自己进见了京兆尹,京兆尹想和唐衡搞好关系,就命人到外面去为他买酒菜。赵息又启奏说:“左悺、唐衡的子弟,来担任虎牙,不是以德行为标准选用来的,不值得为其特地买酒,应该府里有什么菜饭就给他吃什么算了。”等唐衡的这个弟弟到任后,就派遣官吏拿着书信去答谢京兆尹,赵息又对门官说:“不是常常见到这种没有下身的小子们的子弟,用他们的书信来结交官员么?”于是就很迟才把书信传递上去,还不把回信即使传递回去。这一切全都给唐衡的弟弟知道了,因此他十分怨恨,就想诛灭赵氏全家。唐衡的弟弟写信给唐衡,要求担任京兆尹,结果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唐衡的弟弟便做了京兆尹。赵息自己知道前面得罪了唐氏,就逃跑了。当时赵息的叔伯赵仲台被任为凉州刺史,而此时的唐衡把持大权,他弄个诏书和自己写信一样容易,于是唐衡就作诏书征召赵仲台,命令他回来,然后又诏令中都官以及郡部督邮,逮捕了赵家所有的男子,连小孩儿也不放过,再连同赵仲台本人一起全部诛杀,有敢窝藏赵家人的都与其同罪。当时赵息的另一个叔伯赵岐任皮氏长,他听说家里遭遇大祸,因从官署逃出,跑到河间,改名换姓,又转投北海,戴着絮巾,穿着布裤,常在街市中贩卖胡饼,胡饼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烧饼。当时有个叫孙宾硕的北海人,时年二十几岁,他有天乘着牛车,领着几个骑马的人来到集市。孙宾硕看见赵岐,怀疑他不是一般的人,于是就问赵岐说:“我自己有饼,你倒不倒卖啊?”赵岐回答说:“我倒卖。”孙宾硕又问:“买多少钱?卖多少钱啊?”赵岐的回答很奇怪:“买三十钱,卖也三十钱。”孙宾硕说:“看处士您的样子,不像是卖饼的人,肯定有原因!”孙宾硕所说的处士就是指隐士或未做官的士人。再说孙宾硕打开车子的后门,使眼色让自己带来的两个骑马的人下马扶赵岐上车。当时赵岐以为是唐氏的耳目,非常害怕,脸上都失去了颜色。孙宾硕关了车子的后门,放下车前的帘子,对赵岐说:“看处士您的外貌,一定不是贩饼的人,加上现在脸色有变,即使没有深仇,也该是个逃命在外的人。我是北海的孙宾硕,满门一百多口人,又有百岁的老母亲在堂上。看你的样子就能估量出你的人,终究不会负你,但你必须对我说实话。”于是赵岐就把事情都详细告诉了孙宾硕。孙宾硕听了后便把赵岐用牛车拉回家。到家后,孙宾硕把车子停在门外,自己先进家对母亲说:“今天我出去交得了一个至死不相负的朋友,现正在门外,该让他来进家拜见您。”说完后,孙宾硕就出去把赵岐请进了家,然后杀牛喝酒,一起作乐。一、二天后,孙宾硕用车载着赵岐离开田舍,把他藏匿在夹墙之中,好几年都没敢出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此时的宦官已经到了只手遮天、为所欲为的地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