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是演义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第34节作者:
我若崇祯 针对这个推断,东晋的虞喜在《志林》中反驳说:天子六玺,分别刻的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这六玺加盖时因事而异,所以文字不同。《汉献帝起居注》说的“天子从河上还,得六玉玺於阁上”,说的就是这六玺。而传国玉玺,则是汉高祖刘邦所佩的秦朝的皇帝玺,由于世世传受,所以叫传国玺。因此传国玺不在六玺之内,怎么能一概而论呢?但!是!根据记载,刚才所说的六玺上的文字,刻的都与记载相吻合。只是在记载中汉宫的传国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与孙坚得到的比较,其中两个字有出入,也不知道哪家是对的。这种国家的神器秘宝,见得人少,不容易说真切,武断地下结论说假,是很不负责任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为孙坚作传的时候也没记载他得玉玺的事,也许是疑惑六玺与传国玺的原因。吴投降时送的是天子六玺,以前所得的玉玺,是古人的遗印,根本不能用!
虞喜在上一段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孙皓有自己留下玉玺的嫌疑。这下可惹恼了一位壮士,他就是刘宋时期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裴大人则认为孙坚是兴义讨逆之中最有忠烈之称的英雄,若得了大汉神器而藏匿不说,这就是暗怀异志,岂是所谓的忠臣呢?裴大人认为吴史想给自己国家增添些光荣,不料却有损孙坚的美德。如果真在孙氏手中,传国玉玺也不是常人所能留的,孙氏亡国时,也得献出;倘若尚窝藏在孙氏家门,嘿嘿!有句话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况是怀藏传国玉玺呢?——灭门之祸啊!
传国玉玺的事就到此为止,下面继续说正题。
日期:2011-03-06 11:05:01
可以,在这方面有求必应!以后多多交流吧
日期:2011-03-06 11:25:46
看见右上角蓝灰色的一大块了么?上一半是夫余,下一半是高句丽,我在后面会详细介绍的。
我写的所有事件、情节和文书,都严格按照《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以及有采信价值史料的记载写的,没有一点点夸张和想象。如果有我个人的推断,我会用上“也许”、“大概”、“可能”、“可以想象得到”等等字眼儿。
谢谢你们这些回帖顶我的人,虽然你们人数不多,但仍是打消了我的一部分灰心,因为我一直觉得我的东西没什么人看,我还天天没日没夜地翻译。
唉!也许现在不少人喜欢修饰过的东西吧!那个更让人会感到热闹!就像爱看二战电影的人比爱看二战记录片的人要多,可我属于后者,寻求钟子期啊!
日期:2011-03-06 13:13:55
三国不是演义 030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2011-02-20 10:54:15)
标签: 刘焉益州董卓皇甫嵩张修文化 分类: 三国不是演义-原装《三国志》
就在各地讨董的同时,益州的刘焉却拥兵坐观成败,暗藏自立之心。
一开始,早在汉顺帝的时候,有个叫张陵的人客居蜀地,在鹄鸣山(一作鹤鸣山)中学道,弄些道家的书籍和符菉来诳骗百姓,跟从他学道的人都要拿五斗米给他,所以外面称他们“米贼”。张陵死后,儿子张衡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行道骗人,或者说骗米。
后来到了熹平年间,各地邪教、贼军大起,关中三辅之地有骆曜。而到了光和年间时,东方又有张角,汉中则有张修。
那个骆曜教授人家缅匿法,所谓缅匿法,就是传说中的一种隐身术。而张角传的是太平道,张修传的则是五斗米道。不过张修行的五斗米道和张陵的不太一样,似乎更接近太平道。
所谓太平道,就是张角行的那个道,说是可以治病,具体方法是:师父拿着做为符咒的九节杖,让病人叩头思过,然后将施了符的水喝下,得病的人倘若短期内痊愈了,就说这个人诚心,如果这个人病没好,则为不诚心。
张修治病的方法也略与张角的太平道相同,方法是:把病人安放在安静的房间里,让病人在里面思过。
张修在道会里又让人充当奸令祭酒,主讲老子的《五千文》,也就是《五千言》。他设置的奸令,则负责监督习道的工作。而道会里的鬼吏,主要是做替生病的人请神祈祷。
具体请神祈祷的方法是:先写下病人姓名,并说明服罪之意,然后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上呈于天,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下,还有一份沉到水里,称之为三官手书。所谓三官,就是指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大家都听过天官赐福吧,其实还有下面两句,就是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因此张修搞的这些东西,本是源于由我国上古神话演变为的最原始的巫术,现在张修又拿来给人治病,最终达到敛财以及建立私人势力的目的。就这样,张修给人“治病”,并制定下让病人家交五斗米的规矩,所以被称为“五斗米师”。
其实张修这一套根本对治病就没什么帮助,只是个十分荒唐的行为,但是就有那么一帮傻瓜,头脑又不够用又愚昧,纷纷竞相追随侍奉他。后来张角被平定,张修也逃走了。
另外还有前面才说的张衡那一支五斗米教也要继续介绍一下:自从张衡死后,张陵的孙子张鲁又接过衣钵,继续行道加行骗。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先是张鲁的父母在益州行道时,和刘焉打上了交道。刘焉这个人相信鬼神,加上张鲁的母亲又有几分姿色,所以经常往来于刘焉家。因为这层关系,刘焉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指使他到汉中去隔绝益州和朝廷的通道。
张鲁奉命与别部司马张修(此张修是不是彼张修?不得而知)领兵偷袭攻打汉中太守苏固,随后张鲁又袭杀了张修,兼并了他的部众。然后张鲁按照刘焉的意思阻杀汉使,于是刘焉假惺惺地上书说通道被“米贼”阻隔,无法再通,以此为由不进贡了。
这下,弄得那个送刘焉入蜀的吕常,也没法回去。
接着刘焉又借口别的事诛杀州里的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来树立威信,来加强统治。那个被杀的李权,字伯豫,担任的是临邛长。
此时各地讨董,刘焉则拥兵自守,于是犍为太守任岐就自称将军,和从事陈超举兵反攻刘焉,却被刘焉击破,二人也被杀。
日期:2011-03-06 13:21:51
同时,董卓派司徒赵谦带兵接近益州,劝说校尉贾龙反对刘焉,正好贾龙也因刘焉捕杀豪强的事不满,于是他就领兵回攻刘焉。
刘焉派出青羌兵镇压,青羌很能作战,因此他们最后攻破贾龙,并杀了他。前面的那个任岐和贾龙都是蜀郡人。
刘焉在益州站稳脚跟后,自立的想法渐渐强烈,就造了一千余辆专供天子乘坐的车辆,超出了自己应该遵循的制式。后来荆州牧刘表又上表告发刘焉的行为“就好像孔子的学生子夏在西河教书时,被人家当作圣人一样”,言下之意是刘焉图谋自立为皇帝。
刘焉有四个儿子,分别叫刘范、刘诞、刘璋、刘瑁。刘焉任益州牧以后,由于平常跟随他的小儿子刘瑁已随父亲赴任,因此董卓就征召其他兄弟三个人,可刘氏兄弟都不肯前来,董卓就刘范兄弟三人抓了起来,押送到郿坞,关在私设的牢房里。
后来,估计他们兄弟被董卓的淫威所迫才就任,刘范任左中郎将,刘诞任治书御史,刘璋任奉车都尉,都跟着汉献帝在长安,只有小儿子刘瑁则随刘焉在益州任别部司马。
当时刘焉假托有病召刘璋来,刘璋也自己上表请求归省父亲,正好为了刘表告发刘焉谋逆的事,汉献帝就顺便让刘璋去益州向刘焉说明事理,教育教育刘焉。可刘璋一到益州,刘焉就留下刘璋,不让他回京师了。
刘璋,字季玉。看他的字,算起来可能是刘范和刘诞的弟弟。
再说袁绍虽然在废立的事上和韩馥联手,但他同时还垂涎韩馥的地盘,韩馥的手下麹义反叛,袁绍就趁机和结交麹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