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荣终于爆发了,将黄巢的使者全部推出斩首,宣布效忠唐廷。
这件事发生在广明元年(大齐金统元年,880年)的十二月,黄巢称帝的当月。
黄巢一听到消息,立即派部将朱温(即梁太祖朱全忠)率兵从同州,兄弟黄邺从华州进攻河中。不管黄巢原先怎么想的,他现在的目标是要拿下河中,占有盐池。
黄巢的贪得无厌,迫使王重荣只能正当防卫!最后的结果是防卫过当,不但打败了朱温和黄邺,还夺取了大齐军队粮草四十余船。
虽然取得小胜,王重荣并不感到轻松,在他眼里黄巢简直就是一个庞大的恶势力! 恶势力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随时采取报复行动。
面对这种恶势力,王重荣需要帮手,正好王处存军队也从河北赶到了!于是两人结成同盟,扎营在长安北面的渭水北岸,防备黄巢,也等待四方藩镇前来会师。
虽然王重荣的河中之战仅仅是一场战斗,并不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但其后果极其深远!河中之战是信州之战后黄巢军队第一次失利,使见风使舵的藩镇产生了动摇心理。最重要的是,河中倒向唐廷,使得后来沙陀军队得以利用蒲关津进入关中。
日期:2007-12-13 10:07:52
(12)**龙尾陂之战 **
广明元年(880)十二月五日,唐僖宗踏上了逃命之旅,第一站是凤翔(治所歧州,辖陇州)。凤翔是关中的主力军镇,安史之乱后为防御吐蕃所设,西距长安三百里,兵员三万,节度使是宰相郑畋。
郑畋要求唐僖宗留在凤翔指挥反攻,唐僖宗连连摇头:“这里距黄巢太近,我不能安心工作。”临别时,唐僖宗授予郑畋便宜行事的权力,让他阻挡黄巢追击。这真是一个细心的男人,对自身的安全,他一点也不马虎。
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十八日,唐僖宗到达第二站兴元(今汉中)。这里倒是安全了,但他还是不能安心工作,因为这里物质条件不够好,很快他决定前往富饶的成都。他好象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难,竟以为自己是在观光呢!
能负责任才能掌握权力。
唐僖宗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抛弃了唐朝。关中是唐朝的政治中心根本重地,绝不可以随便放弃。安史之乱时,虽然唐玄宗逃往成都,但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留在灵武主持大局,使忠臣良将团结在皇帝周围,唐朝得以中兴;朱泚叛乱时,唐德宗虽然不得不离开长安,但是仍然在奉天(今陕西乾县)指挥作战,不使臣下离心,最终转危为安。唐僖宗逃避了自己的责任,也放弃了唐朝的权力,此后藩镇们和黄巢的战斗,不再是为唐朝,而是为自己。在唐僖宗前往成都的那一刻,在某种意义上说唐朝已经灭亡了。
公元881年正月二十八日,唐僖宗抵达成都。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改元,改881年为中和元年,因为广明这个年号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第二件事就是号召天下藩镇勤王。在淮南节度大使高骈身上,唐僖宗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他封高骈为京城四面行营都统,催促高骈出兵关中勤王。
让你伤心的,往往是你喜欢的人;让你失望的,往往是你想依靠的人。
面对强大的黄巢,关东第一强藩淮南节度使高骈放了唐僖宗的鸽子,关中河南各藩镇也保持了可怕的沉默!绝大多数藩镇行动的准则,不再是对唐廷的忠诚,而是自身的利益。
对唐廷的沉默并不代表对大齐的服从,只是等待有利的时机。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王处存在定州举兵,王重荣在河中举兵!很快第三个人也站出来了——宰相兼凤翔节度使郑畋。
眼看着黄巢进入长安,郑畋的心情非常糟糕。做为宰相,结束黄巢之乱是郑畋最重要的课题,显然这个课题还没完成,不过这并不全是他的责任。郑畋比较了解民情,他知道没活路的农民非常可怕,轻易镇压不下去,最好的办法是收买他们的领袖,给他们官位,然后再设法翦除。 在黄巢围困广州时,他也反对用率府率(太子随从,芝麻官)去激怒黄巢。但是他的正确意见一直被压制,还被外调为凤翔节度使。不幸中的大幸,这也让他躲开了长安的屠杀。作为读书人,他非常痛恨黄巢在长安对官员和诗人的屠杀,黄巢进入长安时,他本想立即举兵,但是凤翔军将士们害怕黄巢,不敢第一个吃螃蟹,所以他也只能顺应大众,等待机会。
真正会做事的人,总是有事可做的。
在等待机会的时候郑畋开始做准备工作,他做了三件事,一聚兵: 将分散驻扎关内各地的神策军统统召集到凤翔;二散财:郑畋将全部家财拿出来犒赏军队,于是士气大振,愿听指挥;三联结邻近藩镇,偷偷建立同盟关系。
当王重荣河中之战胜利后,各藩镇人心不稳!郑畋终于等到了完成课题的机会,他立即传檄四方,讨伐黄巢。
郑畋的动作这么大,黄巢也不是吃干饭的。一个书生也敢和大齐叫板,黄巢决定先拿郑畋开刀,大齐政权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蠢蠢欲动的藩镇。
中和元年(881)三月,黄巢派大齐二号人物尚让率兵五万进攻凤翔,准备杀一儆百。
尚让成为大齐二号人物,并不是凭借军功。尚让是王仙芝亲信尚君长的弟弟,王仙芝灭亡之后,他率领残余势力投奔了黄巢。当时黄巢的势力也不是很大,尚让来得正是时候!尚让的支持使黄巢做上了第一把交椅,黄巢的回报使尚让成为二号人物。
尚让跟着黄巢转战中国,虽然军事才能并不突出,但多年的战场经历也使他增长了见闻,掌握了不少内幕消息和战场趣闻,比如天平军节度使薛崇和荆南节度使杨知温等儒将的可笑事迹。
郑畋是进士文臣出身,也是一个标准的儒臣。因此尚让很轻视郑畋,认为取胜将不费吹灰之力。 由于心态很轻松,尚让率领军队简直象赶集一样,三三两两不成队列,向歧州(凤翔治所)进发。
尚让对郑畋的估计的确不错,郑畋是读书人,打仗的确外行,但他似乎没有估计过自身。尚让确实经历过战争,了解了不少战场趣闻,但这仅仅达到一个随军记者的层次而已,离真正合格的将领还差的远呢!还有一件事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即将发生的战斗并不是郑畋指挥的。
举兵讨伐黄巢的第一仗太重要了,不能有半点闪失,所以郑畋找来了外援——原泾原节度使唐弘夫,朔方节度使程宗楚,这两个职业军官将指挥凤翔军队和黄巢军队对决。同时,由于召集关中散落的神策军,凤翔军已经超过尚让的五万军队。
龙尾陂(今陕西岐山东)是长安至凤翔的要害之处。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拐了不少弯并且地势较高的土坡。郑畋率领几千人在高冈上布了一个稀疏散乱的阵,而唐弘夫、程宗楚等人率领主力埋伏在龙尾陂两侧。
来到龙尾坡后,尚让很快就看到,对方不仅人数稀少而且阵型凌乱。尚让在军事上的不学无术立即暴露无遗,他立即擂鼓向高岗冲锋。坡高而弯曲又太多,尚让的赶集队伍队形更加散乱,东一堆西一堆,完全成了一盘散沙,尚让的军队已经钻进了圈套!
是时候了,等候多时的凤翔伏兵开始出击,高冈上的唐军也冲杀下来,血腥的战斗开始了。
尚让唯一的优点,就是反应很快。他冲锋很迅速,马鞭一指,全军进攻;他撤退也很敏捷,一看中计了,马屁一拍,自己骑马跑了。
战斗立刻一边倒,半天的战斗后,尚让军队土崩瓦解,两万多具尸体散落在长达数十里的大路上。
日期:2007-12-14 9:11:15
(13)**长安得而复失**
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是乱世的法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