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的生死较量》
第4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吕不韦耐着性子,压低声音说:“年轻人,你不明白,我的好日子,需要先帮你过上幸福生活呀。”
  爷爷恍然大悟:吕老板是想先将我扶上台,再让我回报他以利。如此借鸡生蛋的天大好事,值得一试!
  于是,他低声邀请对方稍后到家小坐,得到吕不韦的欣然应允。
  卸货完毕,结清工钱,爷爷转身离去。
  不久,吕不韦按照爷爷给他的地址登门慰问员工,收下好处费的赵兵不再阻拦。
  宾主见面,开始密谈。
  期间,吕不韦侃侃而谈,认为我爷爷要想摆脱困境,必须离开赵国回到秦国;要想回到秦国,必须得到秦王与太子的共同批准;要想得到批准,唯一的可能是他们不得不批准。
  听到这里,爷爷一脸茫然,不明所以。
  吕不韦给出的解释是:“只要你能攀上秦国太子宝座,何愁你父亲不设法把你弄回秦国!”
  这番话,让爷爷更加困惑。
  他困惑是有道理的,不困惑反而不正常。
  毕竟,弟兄一大堆,自己排行又不靠前,母亲又不是太子爷爷的最爱,要想在竞争上岗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面对爷爷的困惑,吕不韦当即表明态度:“为了共奔美好政治前程,我愿捐出千金家产,全力资助你的太子事业!”
  吕不韦的慷慨解囊,让孤立的爷爷激动得热泪盈眶,表示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得偿所愿,一定会与对方共享富贵。
  因此,双方达成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君子协议。
  尔后,吕不韦并未食言,而是果断履行合同义务。
  他回到家中,变卖掉全部固定资产,然后拿出大笔钱交给我爷爷,让其结交赵国权贵保性命,广交朋友传令誉。
  之后,吕不韦亲自购买玉器古玩,携带到咸阳,替我爷爷游说太子大老婆华阳夫人。
  未能生育儿子的华阳夫人,爽快答应拉我爷爷一把。她的善心大发,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一,她意外得到大批珍宝,心花怒放;

  第二,她听送来厚礼的吕不韦一脸真诚,绘声绘色讲述我爷爷在国外把她如何如何当亲娘挂念,令其有所感动;
  第三,她放不下年长色衰失去太子爱的危机感,希望得到养子,巩固大老婆地位;
  第四,她相信,给予本无称王可能者梦想成真机会,对方一定会永远铭记她的好。
  总之,华阳夫人决意将太子椅赠予我爷爷点击此处继续阅读》》》
  日期:2013-07-22 12:51:43
  第四章 征服之路
  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我那伟大的父亲哇哇临凡。
  据说伟大人物的出生,会伴有各种异常的自然现象,好比地震来临前鸡犬不宁一样。
  我父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伟人,却只有赖在娘胎十四个月不肯落地的传说。
  当时,我爷爷考虑到身在赵国,需要搞好国际关系以保全性命,故与吕不韦商量以后,给我父亲改姓为赵,名政。
  之所以姓赵,一是我奶奶姓赵,二是赵王也姓赵。大家都姓赵,从此算本家。既然是本家,断无本家为难本家的道理。

  因此,我父亲最初姓赵不姓嬴。
  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降冰雹于斯人头上。
  公元前二百五十七年,希望逼疯太子的政治对手,居心叵测鼓动秦昭王出兵赵国。
  老糊涂了的秦昭王,竟然真的点了头,派兵一鼓作气打到邯郸城下。
  赵王像落进开水锅的虾米一样,急红了双眼,打算拉我爷爷到城头上威胁秦军:敢不撤军,就将此物推下城头!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吕不韦决定带我爷爷一走了之。

  二人果断驱赶马车,一路狂奔,来到城门洞下,却被守门士兵挡住去路。
  吕不韦当机立断,拿出太子和华阳夫人的私房钱,贿赂守门官员,谎称家中八十老母病危,急需回家去见最后一面。
  也许是吕不韦的伪孝之心感动上天,也许是钱能通神,总之我爷爷和吕不韦成功出城,一头扎进秦军大营。
  鉴于时间紧迫,他们来不及带走我奶奶和父亲,只能途中托人捎口信,通知我奶奶立刻带孩子回娘家避难。
  得知我爷爷擅自逃跑的消息,奶奶吓得魂飞天外,赶紧带着我那年仅三岁的父亲到娘家避难。

  托我父亲的齐天洪福,奶奶母子俩最终大难不死。
  只是,父亲大人经常陪着奶奶提心吊胆躲避搜捕,让他养成了怀疑一切敢于攻击的好斗性格。
  我爷爷回到咸阳,按照吕不韦意见,不顾鞍马劳顿,立刻改穿旧楚服,前往拜访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望见我爷爷身着她家乡的服装,喜极而泣,认为我爷爷太有孝心了,居然因为思念母亲而长期穿着楚服。

  激动之余,她给我爷爷改名为子楚。
  从此,爷爷不再是异人,而叫子楚。
  公元前二百五十一年七月,旧王去世,新王继任,华阳夫人如愿晋升王后,我爷爷自然接班为太子。
  升职的爷爷,趁着父母心情不错,赶紧提出迎接我奶奶和父亲回国的请求,吕不韦也在旁边猛敲边鼓。
  得到恩准以后,爷爷与吕不韦派员通知赵王送还家人。
  早已经被秦军修理得畏畏缩缩的赵王,为了讨好未来的大秦之王,赶紧将我奶奶和父亲礼送回国。
  同年十月,新王莫名其妙去世,我爷爷接班称王,父亲荣升为秦国太子。

  为了报答吕不韦的大恩大德,爷爷上任伊始,迅速安排对方担任丞相,晋级文信侯,尽情享有河南洛阳十万户人家应当上交给国家的土地收益。
  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五月,我爷爷去世,父亲接任为王。
  鉴于父亲当时还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我奶奶做主,将一切国务交由相国吕不韦代理。
  自然,为了工作方便,我父亲按照奶奶的严厉要求,尊称吕不韦为“仲父”,也就是继父的意思。
  于是乎,我奶奶与姓吕的旧情复燃,又滚到了一堆。
  其时,各地来来往往的三教九流人物,无不高声颂扬战国四公子的倾财好客之名。
  所谓四公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他们均为本国贵族,共同的特点是,以万贯家财做为经济基础,主动结识南来北往三教九流的人物。
  周游于列国之间的大小人物们,众口一词争相称扬四位贵族的好客之名,豪壮之举。
  此举,引来各国贵族竞相效仿。

  而发达时间已达数年的吕不韦,早就对英名远播的四公子之名垂涎不已。
  如今,他大权独揽,认定本人效仿、超越四公子的时机已经成熟,因而高薪聘请各国文人投奔其门下,人著所闻,集结成册,命名为《吕氏春秋》。
  随后,吕不韦将竹简图书悬挂在咸阳城门之上,欢迎天下有识之士提出修改意见。
  他公开承诺:“凡能增减一字者,一律重奖千金!”
  而这,正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
  自从“一字千金”四字出笼以后,迅速不翼而飞,传遍天涯海角,穿越千年流传至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