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讲,父亲即将采取的改革措施,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堪称古往今来最为全面最为彻底最为成功的社会改革,意义重大,影响千年。
首先是确立嬴家代代相传的皇帝制。
天下尽入大秦囊中,父亲好不得意。
他认为,秦王的旧称号,已经不足以充分表达本人四海为家的天大喜悦,以及那吞吐宇宙俯仰千古的万丈豪情。
所以,父亲召开国务会议,专题研究他的官帽问题。
会上,父亲急不可耐抛出吧希望得到新头衔的想法。
百官异口同声,表示坚决支持誓死拥护,建议父亲接受“泰皇”称号,因为那是三皇五帝中第一神圣第一尊贵的官帽。
眼见四海一家,父亲志得意满,认为自己是抢得大肥鹿的开天辟地第一伟人,功劳比著名的三皇高,地盘比传说的五帝大,复杂问题简单化,两顶官帽合二为一,浓缩起来就叫“皇帝”。
百官闻言,无不对领袖的英明大表叹服,替父亲一手创造的“皇帝”头衔鼓掌欢呼。
那兴奋劲,看起来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小老婆帮他们产下独苗时的激动样。
于是乎,父亲发明的这顶古往今来最大的官帽,从此响彻咸阳,走向全中国,沿用二千年,成为官场中经久不衰魅力十足的超一流畅销品。
为了这顶超级华丽的高帽子,后人不惜相互伤害,聚众斗殴,血战不退,九死一生,皇冠不到手绝不罢休!
当然,后人的事我管不着,我只想继续眼前。
一个将军一套令,一个帝王新规定。而父亲的新动作,就是在中央政府一把手的官帽上大书“皇帝”二字。
根据最新规定,我今后就该尊称父亲为父皇了。必须及时改口呀,否则会犯政治错误,再也当不成始皇帝的儿子。
天上没有两轮太阳,国家不容两人作主。父皇在发明新官帽的同时,还将朕、诏等字眼收归皇帝专用。
不仅如此,为了守住来之不易的既得权利,他认为有必要让全体国民明白:皇帝屁股摸不得!
为此,父皇恶声恶气做出配套规定,禁止人们继续使用那些尊贵的字眼,否则请拿人头做交换。
此外,他又叫停儿子给已死的老子、官员给升仙的帝王起绰号的陋习,明确宣布:“我就是大秦王朝的开国领袖,也就是始皇帝,你们叫我秦始皇也行。”
父皇还郑重宣布:“既然本人已经升格为始皇帝也就是第一个皇帝,那么我的子孙就从二世三世依次称帝,万世而不朽!”
换言之,皇帝这顶大官帽,从产生之日就是世袭制的,一直要由咱老嬴家的人戴下去,异姓想戴皇冠只能做白日梦。
所谓皇帝,说白了就是国家政权这个私有集团公司的大老板,而始皇帝,也就是我们大秦集团公司的第一任大老板。
既然是私有企业,既然父皇是第一任老板,那么从此以后这个超级企业集团的资产和盈利,我嬴家就该人人有份的。
欣闻父皇的开国宣言,我和哥哥姐姐们兴奋不已:“从今儿个起,我老嬴家的好日子,一定会像滔滔东去的河水,绵绵不绝,地老天荒,千年万年不变样!”
台下的文武百官,那堆人渣,一边暗暗思想“姓嬴的,你就高高在上做清秋大梦吧”,一边跪地山呼“吾皇万岁”。
现在想来,所谓万岁,其实好比戏台上唱着好玩的台词一样虚幻不实,谁信谁就会被麻醉,直至忘记我是谁!
虽说嬴家天下一万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永远不知满足为何物的父皇,他可管不了那么多。
他始终信奉操劳可以兴国,享受一定会败家亡身。
自打天下姓秦以来,为了皇图永固,父皇以勤修地球的农民为榜样,长年累月起早贪黑,枯坐冷板凳看破竹简。
最过分的是,父皇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必须翻完一定重量的竹简公文。
为了完成这一工作任务,哪怕累得头昏眼花,他也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或者工休假。
很快,父皇的第二项举措应运而生,那就是叫停分封制坚持郡县制,正式确认全国地方政权大框架。
关于这个问题,后人多有误会,认为我朝是在统一大业完成以后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的。
事实并非如此。
统一之前,父皇每次成功解放一个诸侯国,都会根据新解放区的大小,设立不同的郡县政府机构统治当地。
等到最后解放全国的时候,我大秦已经有三十六郡,每一郡下设若干县。
尽管如此,统一之初,我朝高级干部们,还是因为继续郡县制还是改行分封制争得不可开交。
换言之,针对地方政权机构,当时客观存在高层大争论。
这是为什么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不得不先谈谈诸子百家问题。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兼并他人。
体现在外交上,是今天联合明天散伙。
表现在军事上,是今天友好明天动刀。
反映在思想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言而总之,诸侯们是各吹各的号各找各的调,纷纷扰扰一百年,吵得不可开交,追得落花流水,砍得血流成河。
当时的思想界,真是思想解放,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言论自由。后世所谓的三教九流,大多已经成形。
而思想文化,在夏、商、周时期,是贵族阶层的专利,平民只有被动接受的份。
所以,不管你什么思想派别,最初的源头均在于贵族阶层,也就是官僚集团。
例如儒家,其主要思想源头是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员。
既然是主管教育者,那骨子里天生就有训人的冲动。
而思想教育,自然是只有宣讲仁义道德之类的阳光面,才能起到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提升人气的作用。
至于现实中本人能否做到正人先正己,那要另当别论,反正谁先讲出来谁畅快。
儒家的另一思想源头是行政官员。
既为行政官员,处理的就是行政事务,其中难免没有上下尊卑的意思。
而贵贱有别,日常生活与工作就必须各行各的礼,特别是遇上婚庆、丧葬、祝寿、祭祀等重大活动的时候,更需要小心翼翼格外讲究,不得差迟半步。
否则,会构成违法犯罪,轻者要被打屁股,重者会被视同造反,而造反是要消灭九族的。
列位若不相信,请到儒家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以及儒教圣经《论语》里面走马观花一番。
六经是由孔子收集、整理、删繁就简而成,体现了作者思想;《论语》并非孔子著作,而是其徒子徒孙根据回忆整理而成。
前述七书中的大部分,二千年后仍在各大书店摆起,所以容我偷一回懒,不一一举例说明。
仍有质疑者,欢迎查阅封建时代十恶不赦的大体名目是什么。
十恶,既是佛教用语,也是我国古代的法律术语,又名十罪,即十宗不可赦免的重罪。
又如法家,其思想源头点击此处继续阅读》》》
日期:2013-07-29 10:22:2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