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残稿:走进美丽西湖,残稿背后隐藏的秘密》
第5节作者:
笑残年 白堤、苏堤、杨公堤、阮公墩,在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西湖有那么多景点,为何单单挑选这四个呢?接着就想起了白居易、苏轼、杨孟瑛和阮元。白居易外放杭州为官,写下很多咏唱西湖的名篇;苏轼也是如此。而杨孟瑛和阮元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那么为何把他们四人列在一起呢?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翻到一半的身体突然僵硬了,一个念头击中了我:四公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在为官杭州期间,都致力于疏浚西湖,而留下了白堤、苏堤、杨公堤、阮公墩。这不是最大的共同点吗?
日期:2011-08-06 13:08:57
据史书说,四公疏浚西湖,是为了蓄水灌溉。本是为民谋福,民感其德,遂以其名,用之于景,自唐至清,佳话不断。这一脉相承下来,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如果如百姓一样,也是为了歌功颂德,为何诗中会出现诸如“杨公岂惜眼前美”、“白发无果书空留”的诗句?这明显是别有用意在里面。难道是在怀疑四公疏浚西湖的目的不是蓄水灌溉?如果是批评四公为了西湖美景的恢复而劳民伤财,那就不应该出现“杨公岂惜眼前美”这样的话。杨公们所惜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决定去杨公堤走走,看能否发现一些线索。这时班长打来电话。我立刻滚下床,穿着裤衩走到阳台上,压低声音接电话。班长自从跟男友分手之后,就喜欢打电话,不用飞信了。我说:班长,这么早,怎么不发飞信?班长笑着说:嘿嘿,我就是怕飞信吵不醒你们。我知道她说的你们是指我跟郭大才子,她每次都通知我,让我转告给他。这下她想错了,我就说:郭大才子早就出门了。班长这一吓可不轻,忙说:那我们今天的班级活动他不参加了?我这才想起,昨天说好了今天全班去浙江省博物馆,举行主题团日活动。
浙博不就在西湖吗?我心里想着,就对班长说:你亲自跟他说吧。
日期:2011-08-06 14:11:47
卷八:
去浙博的路上,途径曲院风荷,岳王庙,苏小小墓,西泠桥,秋瑾像,俞樾故居,西泠印社,楼外楼,孤山馆舍,到达浙博用时40分钟。郭大才子和陈小説已在浙博门口等候。进入馆中,陈小説给我们在不同的展品前拍不同的班级合照,计时5分钟左右,其中大部分时间花在讨论队形上了。
离开浙博,本想直奔杨公堤而去,班长和团支书都一再强调还有一个活动,叫做环保从我做起,通俗说就是捡垃圾。个人只好服从集体。我们便浩浩荡荡,沿着白堤,经过望湖楼,一路说说笑笑。白堤两岸,近水是桃,路边是柳,一到春天,桃红柳绿。不过现在是夏天,正是断桥边荷花怒放后的时节,莲蓬都成熟了,可惜今天的已经卖完。一位乞丐装扮的老人为了摘莲蓬,不慎落入湖中。很快便在断桥内侧站满了围观者,纷纷出谋划策,而老人是挣扎得越来越慢了。
西湖的水最深不过5米,但是淤泥不可小视,往往比水更为危险。眼看老人往下沉了,我顾不得许多,跳了下去,所幸是夏天,水温尚可,不至于小腿痉挛。这下子人群轰动了,很多人喊着加油,另外一些人把拍风景用的照相机来拍我。我讨厌那些闪光灯,但是救人要紧,我使出全身力气,把老人往桥下推。谁知老人头刚露出水面,呼了一口气,他便挣开我,依然向着身边的莲蓬奔去。桥上的人都大笑起来。
好不容易把老人连同那只刚摘下的新鲜莲蓬一起拉上桥,行动迅速的记者已经赶过来了,团团围住我们。老人无所畏惧地剥着莲蓬,嘴里只反复念叨着一句话:莲子心中苦。便把莲子塞进嘴里,唯独留下莲子心,等到一只莲蓬吃完了,才把莲子心一把放进嘴里,眉头便皱起来了。估计是担心老人故技重施,来了几个保安,要把老人带走。老人自然是不肯,耍赖、蹲地,都没有效果,他便求救一样看着我。我爱莫能助看着他。
老人对保安说了一句话,保安就放开了他。他朝我走过来,把我拉到人群外面,想要凑近说,可是他一靠近,身上的臭味便刺鼻,我就下意识后退。老人生气了,说:刚才救我的时候抱我搂我,也没见你现在的模样。我无奈地笑了笑,长吸了一口气凑近他,听他在我耳边悄声却清晰地说:湖底埋着财宝,我刚下水试了试,没有找到。我一口气憋得满脸通红,赶紧点了点头,扭过头去呼吸。
老人走远了,还回头看我,这让一群猎奇的记者更加好奇,不愿放过我。我无法拒绝,只好向我的同学求救,便指着他们,对记者说:这些是我的同学。话音刚落,一部分记者就调转炮口,轰炸他们去了。我觉得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就跟一位美女记者开玩笑:你知道此桥为什么叫做断桥吗?美女记者笑得一脸灿烂,说:一般认为是积雪化后,远看就像桥断了一般,故名断桥。我说:我以前也这么认为。但是刚才的老人偷偷告诉我,此桥名为断桥的真正原因,在于桥下的湖底是裂开的,直接通向一个神秘的地宫。
这话一出口,所有的记者都更加兴奋起来,连采访我同学的那部分记者也全都倒戈相向。他们坚决要求我提供更多细节。本来就是疯子的传言、傻瓜的玩笑,有什么细节好说?我就指着老人离去的路说:我建议你们去问问老人,他虽然行为不羁,像个乞丐,的确是世外高人。等他们蚂蚁一般退去,我们一班同学才有机会立马溜走。
杨公堤自然是去不成了,我们就一起回学校。路上谈起此事,大家都是一脸快乐,唯独我高兴不起来。老人说的话是真是假?他又是从何得知?我心中正如此想着,便来到西湖东岸。一位老者用长竿做笔杆,毛笔头上绑着一只塑料瓶,倒悬着,装满西湖水做墨,沿着岸上石板练习行书。我读了一段,说:是李白的《将进酒》。老者停了笔,看着我,说:这不是见义勇为的青年吗?我摇着头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老者说:包括我在内,那么多人也没有谁愿意跳下去,惭愧。说起来,我还跟那位落水的老人有过一些交往,他虽然是个乞丐,却无拘无束,知识非常之渊博,我这杆笔还是他帮我出谋划策做出来的;有着如此的友谊,依然没有跳水救他,哎,我虽然在西湖边练字多年,这心还是没有练出境界。老者说完,看着石板上慢慢干涸、若隐若现的字迹,从西湖里舀了一瓶水,继续挥毫泼墨。
照老者如此说,那位乞丐老人定非凡品,生在当下,更是极品。下次若有机会相见,定要问个明白。只是老者也不知道老人何时出现。他总是来去自如,没有半点规律。
日期:2011-08-06 17:17:31
卷九:
我终于不再去思考老人的事情了,却发现回来的路上氛围有些怪怪的。主要表现在郭大才子和陈小説身上。班级的女生都为我的行为感到自豪,这些从她们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作为当时也在场的男生,郭大才子的无所作为似乎因为我的有所作为而变得有些不够男子汉气概,这直接影响着他在陈小説面前的自信。我不会傻到连这个原因都不明白。可是这种事情也可以在做之前跟他商量吗?况且在做之前,我也一直不确定自己真会那么做。
陈小説自然也能体会郭大才子的心情,越发小心,不敢多看我一眼,怕他多心。偏偏是这样小心翼翼,偏偏伤害着他的自尊心。我想找个借口先离开,就对班长说:我要去浙图一趟,你们先走吧。不想班长却说:你这样浑身湿透,还要去哪里晃荡?跟我们回学校换了衣服爱干什么干什么去。这话说得温馨,我只好点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