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残稿:走进美丽西湖,残稿背后隐藏的秘密》
第39节作者:
笑残年 簌簌声却越来越响,越来越近,几乎要窜到我们脚下了!罗琳已经无法安全地躲在周易背后了,她的癫狂让我不得不以为我们将要面对的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可怕的生物,或者是一条眼镜蛇?或者是某个幽灵?或者干脆就什么都不是,却能致人死于非命?更要命的是,这生物似乎对女性更感兴趣。眼看着脚下的花丛簌簌着绕过了我们,直接撞在罗琳腿脚上。罗琳就跳跃起来,那声音似乎要把整个地面掀开似的。我们都被再一次吓到。奇怪的是声音过后,没有一次又一次的高丨潮丨,反而宁静下来。我跟周易回头,看见罗琳脸上虽然残留着不曾消退的恐慌,却浮起了微笑,伸手轻轻拍着面前支起半个身子,有着兔子的耳朵却不是兔子的某种灰色动物。这动物许是从没有遇见过人,不知道人的可怕,居然敢靠这么近而不逃走;又许是一只雄性,对罗琳的女性气息特别欣赏,竟直奔她而来!
罗琳说:乖乖。那动物就摇着头,在她的手掌下摩挲着。罗琳越来越开心,扭头对我们说:好可爱!又怂恿我们说:你们也来试试吧。周易就蹲下身,那动物的耳朵闪了一下,罗琳赶紧说:还是别了,它怕。周易并没有放弃。对他来说,紧跟罗琳的习惯无疑有利于他们的相处,就眨着眼睛,看着它。小动物的眼神滴溜溜着,随时准备跳开的样子。周易却半天不动。它慢慢放松了警惕。周易就一把伸过去,抓住它的脖子,捏在手中,拎了起来,笑着说:果然很可爱,摸着很舒服,肉也一定很好吃。罗琳骤然变色说:你敢!周易说: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食物。罗琳说:你这样不是欺骗它吗?周易说:你是想饿死我们,还是想放了它?罗琳没有言语了,转过身,眼泪就吧嗒吧嗒掉下来。
趁着罗琳没有下最后通牒,周易非常熟练地掏出瑞士军刀,利索地杀死了这只动物,剥皮清洗,让我去花丛中搜集残叶,点燃了,就抓住一只腿烤了起来。看着周易忙活的身影,我突然觉得可爱不可爱已经不重要了,而我们真真切切上演了一幕守株待兔的场景,尽管这不是兔,罗琳的腿也不是桩。而我们杀了它将会带来的灾难,也在渐渐飘起的空气中变得无所谓了。
日期:2011-10-27 17:09:13
卷八十八:
据说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地方在于学会了使用火。为此普罗米修斯在西方的文明史中日夜受着恶鹰的啄食。而在中国的文明中,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更倾向于实用和经验,显得比较可信。火之作用极大。除了可以在夜晚驱赶猛兽,也可以取暖,更重要的是能够把食物烧熟。而在烧熟的食物之中,尤其以肉食的作用最大,能够促进脑容量的发展,使之扩大。人类的智慧由此超越了动物,获得了人性——其前提是在杀食动物的时候不留一点人性——这个悖论似乎刚好解释了一切。这些已经无法考究,或者不是我所能考究的,但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个理论的正确。吃过烤肉之后,罗琳似乎变得特别聪明了,在两条道路之间站了一会儿,说:我觉得左边这条是小动物跑出来的,你们看,上面的花叶无损,下面的茎杆却有点弯曲,这正跟它的体型一致;右边这条,虽然上面的花叶遮盖起来,但是颇有撕毁的迹象,而下面又有大面积踩伤茎杆的凌乱景象,无疑是人走过后留下来的。周易立即说:对!罗琳听了,看着周易微笑。
没想到他们之间的转变如此之快。刚才似乎还在为食物闹得不可开交,罗琳哀怨又愤怒的眼神还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却在饥饿有所缓解之后,马上和好如初,似乎根本未曾发生什么,反倒让我觉得自己有些小鸡肚肠了。我不能理解。除非这意味着人类解决温饱之后,总是需要超越温饱的东西,比如精神,比如爱情,才能活得开心一些——这并不意味着当温饱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必须像孔融让梨那样谦恭有礼:事实是每个人都是凡人,儒家的道德理念的前提,是建立在人性本善之上的,好像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君子;而西方的法律是建立在人性本恶上面,先设定每个人都是小人,然后用法律去约束,从而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周易和罗琳看来,为了食物翻脸本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或者就算丢脸又如何呢?可是我们中国人就喜欢面子,丢脸比去死更难以忍受,仿佛面子真的是一种尊严一样。因此,要么是君子,要么是小人,中国人很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未尝不是君子的寂寞、小人的悲哀。
我们信服了罗琳的看法,选择右边的花径。走不多远,人为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花枝折乱。一些花瓣或者花叶都被踩进泥中。仔细察看,一些朦胧的脚印上覆盖了花叶,尽管如此,还是能够看出一些轮廓,而这些轮廓交叉纵横,看来不止一人。是这条路无疑。可是如果真的追上他们,我们又能如何对付他们呢?我指的是那些无情殴打赵老师的武夫。在八卦风那里的追兵虽然被我们甩掉了,也算是一种运气,否则后果真不敢设想。而王局长既然能够调动这样的警力来追讨我们,那些名为陪伴袁华他们实际上是监视他们的人,又怎么会是等闲之辈呢?赵老师的死无疑证明了他们的凶残。就这样去找他们,合适吗?我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周易看着我,又看看罗琳。罗琳看看周易,又看着我,说:那怎么办?我正不知如何回答,这时路的尽头跃出一条浑身伤痕累累的长毛狗,好像在逃命一般,却突然在我们面前不远处停了下来,鼻子嗅了嗅,恶狠狠地看着我们,眼里射出仇恨的光芒。
日期:2011-11-10 08:21:28
卷八十九:
这一路结伴走来,我们遇到不少挫折和困难,每次都是以罗琳的剧烈反应程度来衡量事件的危险性,对我们来说已成家常便饭。可是这次罗琳并没有在长毛狗面前战栗,更没有直接躲到周易身后,捂起眼睛,嘴里发出令人烦躁的恐惧声音。罗琳的反常举动让我们误以为这次遇到的不过是一般的危险,或者根本不算危险,因为罗琳很镇静地对我们说:你们仔细看看,它像什么?我跟周易傻瓜一样跟着她转,盯着看去,还真觉得有点像什么。想了一想,原来是尨,即一种多毛的大狗,《诗经•野有死麕》中云:勿使尨也吠。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劳作,女孩很漂亮,皮肤白皙,男孩是个勇敢的猎人,打了很多猎物。男孩追求女孩,把她引导到林间,开始动手动脚起来。女孩看来也是喜欢他的,只是说:慢点,我都是你的,不要这么猴急,别扯坏了我的围巾,别让我的大狗叫起来——那样就让人知道了。这条狗当然不是《诗经》时代的那条狗,只是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并且还受了很重的伤,否则我们这么无理地注视着它,而它那样愤怒地看着我们,为何不扑上来呢?
周易看了很久,表示看不出来它像什么,问罗琳:到底像什么?我刚准备说出心里的答案,罗琳却语气低沉地说:我想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这条狗是那条小狗的母亲。周易问:哪条小狗?罗琳说:我们吃掉的那条。周易说:不可能啊,我亲手杀掉的,看来根本就是一只兔子而已,怎么会是一条狗呢?话没有说完,那只大尨就仿佛听懂了我们的对话一般,勉强支起身子,恶狠狠地朝周易迈来,每个步子都沉稳,周易一看不对头,拔腿就往书屋跑去。大尨并没有追逐。实际上我都在怀疑它是否还能走完下一步。我清楚地看见,它高大的身子每迈出一步都颤抖一下,而它那原本矫健的腿上,已经被鲜血染红一遍,还在不断涌出,以至于每一步经过的地方,几乎血流成河。有那么一刻,我不再当它是一条狗。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要回到这个地方,如果罗琳说的不错,那么肯定是来看自己的孩子的。除了母亲,世间还有什么能够承受这样的死亡负担?而,我们却……我想不下去了,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尨并没有去追周易。它也没有在我们面前停下来。一直往前走。在被它的孩子的血染红的花丛里停了下来。它一直在嗅着。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鼻子。它原本就因体力不支而显得过分沉重的身体转了几圈,把被周易撕碎的皮毛衔到一处。突然,尨在皮毛前站定,长吠一声,声振寰宇,花叶披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诗》中的女子不让男子吵到尨,这种吠声能够吓走人的魂魄!吠声未落,仿佛再也支撑不住一样,尨一下子躺倒在那堆皮毛旁边,前腿交叉着轻放在皮毛上,头枕在腿上。能够听见它的喉咙里跃动着热血,可惜它再也无力在这片原本无人的乐土上跟它的孩子一起奔跑了。尨眼里的神色慢慢跟大地融为一体。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