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力对比来说,周携王远胜于周平王,从宗法伦理上讲,周携王也要强于周平王。
周平王虽然是曾经的太子,但是弑父之罪,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罪名,在将仁义礼孝放在首位的周朝,弑父之罪等于也是给自己判了死刑。
如果没有天降神兵,周平王和申侯,很快就会身首异处。
不过历史就是如此奇特,除了军事战争,雷厉风行的外交手段同样可以左右一国的命运。
眼看勤王大军逼近镐京,申侯和周平王的脑袋搬家可以倒计时了,那么申侯到底用了什么外交手段,来化解火烧眉毛的危机呢?
光是哪郑桓公的太子郑突,就很不好对付。郑突不光是来勤王的,更多的是来为父报仇。况且压制郑国在中原的强劲对手申国,也符合郑国发展方略。
危机跟前,申侯立即派人前往勤王大军游说。
申侯给郑突开的条件是,只要郑突支持周平王,申侯给三个好处作为回报。一是将郑国的爵位从伯爵提升到侯爵,二是封郑突为辅佐周平王的三公之一,三是将女儿嫁给郑突联姻。
周朝的爵位提升,实际上是非常难的,像郑桓公虽然深得大哥周宣王厚爱,但也只封了一个伯爵(第三等),因此第一个条件,爵位提升一级,对郑突很有诱惑力。
周朝历来有任用姬姓宗室来辅佐周天子的传统,从当年周公旦辅佐周成王以来,这一传统就一直得以保留。三公也不一定是三个人,有时候是两个甚至一个。辅佐天子的三公,一般都能为自己的封国谋取不少利益,周公旦有七个儿子得到封国,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辅佐周平王这个条件,也有一定诱惑力。
将女儿嫁给郑突联姻,这一老套的招式历任申侯已经任用得游刃有余,这反而只是个锦上添花的附加条件。
于是,在爵位和权力诱惑面前,郑突的脑袋瞬间短路,忘记了父仇犹在眼前,向申侯屈服了。
日期:2013-08-04 12:55:22
对付卫国和晋国,申侯则简单得多,将卫国从侯爵提升到公爵,将晋国从伯爵提升到侯爵。
卫国,最早的时候是伯爵,当初镇压三监之乱有功,提升为侯爵。这一次卫国故伎重演,爵位再获提高,成为周朝第五个公爵国!
晋国,西周时代并不是大国,晋国正是从这一次爵位提升,开始了其中原霸主的征途。
三路姬姓勤王大军的条件开出去之后,还有一个周幽王的铁杆支持者秦开,申侯也开出了及其诱惑的条件。
只要秦人支持周平王,秦开可以立即得到伯爵的爵位!这还不算,秦人还可以得到岐山以西的土地!
关中岐山以西的土地,这时候还是虢国的领土,申侯将这里封给秦人,是希望秦人不遗余力去攻击周平王的敌人虢国。当然由于攻取这块地方也不容易,其他几个姬姓诸侯也不会眼红。
纵观申侯给这些诸侯的好处,以爵位为主,那么周朝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爵位,为何如此值钱呢?
我们将现代人的学历与爵位对应起来,就能明白周人为何如此看重爵位了。
如果将诸侯的爵位比喻成现代的学历,那么我们不难看出,卫国由硕士到博士,郑国和晋国由本科到硕士,秦国更是从小学直接升本科。
不割地,不赔钱,一通爵位封下来,申侯的这几个死敌,居然全都成了盟友!申侯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啊!
不过勤王诸侯虽然都与周平王合作了,但如果他们离开镐京,周平王能舒服地当天子吗?
恐怕不能,因为犬戎在镐京焚烧宫阙,大肆抢掠,镐京已经残破不堪,犬戎人还可能随时光顾关中,而关中东西两头都是那个立周携王的虢国所有,周平王绝对不安全。
镐京府库空虚,颓墙败栋,申侯决定将周王朝的都城东迁到洛邑,给外甥找个平安而富足的地方。
要说安全,四面都是敌人的关中,是最不安全的地方,周平王只有东迁,才是唯一的选择。
然而东迁,迁到哪里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也比用过多计较,周朝本来就在中原设有洛邑这样的陪都。
洛邑为天下之中,宫室规模与镐京相当,历任周天子常到洛邑,接受东方诸侯的朝贡和会盟。
迁都到洛邑,似乎就成为周平王唯一的选择了,但是迁都这个事情,还得郑国、卫国、晋国和秦国这几路人马护送。因为周平王东迁,必经之地就是虢国,若没有强大的军队护送,无疑是羊入虎口。
申侯开始组织东迁的工作,殊不知镐京左有瑴函,右有陇蜀,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
而洛邑虽是天下之中,但其势平衍,且处于四战之地。所以周成王虽建两都,但是历任天子仍然驻扎镐京,以振天下之要,留东都洛邑只是以备一时之需。
申侯只顾眼前的避难,弃镐京而迁洛邑,此后周王室衰弱而一蹶不振,申侯要负责任。
很快,东迁的大军就开拔了,九岁的周平王在卫国、郑国、晋国、秦国的护送下东迁。
日期:2013-08-05 09:35:40
护送大军到达很快就到达虢国境内,这回虢公鼓傻了眼,西进的勤王军这回变成了叛军天子的护送军,虢公鼓只恨自己政治经验不足。
函谷通道某处山峰,虢公鼓统领他的军队,眼看着周平王的大军浩浩荡荡通过。
虢公鼓颤抖的右手握着令旗,只要他一举起令旗,虢国军队就会杀向函谷,与护送大军奋力一战。
虢公鼓身旁一位将军催促道:“君上,莫失良机啊!”
虢公鼓身后一位老臣却劝阻道:“君上,骨肉相残不可为,且贼兵势大,若周氏同室操戈,必然壮大了贼人。”
虢公鼓脸色难看,犹豫间那周平王的大军已经全数通过函谷。
那领兵的将军叹息道:“君上,日后再无此良机!”
公元前770年,九岁的周平王在各路大军护送下,兵不血刃平安抵达洛邑,东周王朝开始了。
郑国、卫国、晋国,恰好离洛邑都不远,周平王的母国申国也在南部并不遥远的南阳盆地,周平王终于感觉安全了。
但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周平王还必须洗刷掉弑父污渍。
周平王弑父即位,后世文人墨客并未对这一恶劣行径口诛笔伐,究竟为何呢?
周平王成年之后,通过太史的文笔,艺术化处理了这段历史。他将周幽王描绘成一个该死的国君,将褒姒描绘成妖女,将虢公鼓描绘成小人。
大凡末代天子,一般都奢侈无度、穷凶极恶。夏朝末任天子姒桀,建造酒林肉池和长夜宫,杀个人像踩死只蚂蚁似得。商朝末任天子商纣王,建造摘星楼,发明各种酷刑,挖人心,逼人吃子女的肉。
可是周平王的父亲周幽王,显然并无这些不良嗜好。
周平王努力让太史营造一种周幽王时期,民不聊生,百姓痛恨周幽王的环境。
可事实上,真正造成镐京和关中地区民不聊生的,是与申侯勾结的犬戎下山之后,对关中镐京掠夺所造成的,或者说关中民不聊生是周平王造成的,而不是周幽王。
至于烽火戏诸侯,这完全是偷换概念,即便烽火戏诸侯是真实的故事,骊山上的烽火也不可能让关外的诸侯看见,而关内的诸侯已经没有几个有实力也愿意勤王的,有实力也愿意勤王的秦人,显然不是看到烽火而来,地处陇西高原的秦人,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烽火的。
总之,周幽王并不见得是什么穷凶极恶的国君,他没有周朝史书中描述的那么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