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明星大腕儿们》
第23节

作者: 闲云逸鹤1990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的爷爷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自然靠几亩薄田为生。俗话说,穷不过三代,还没轮到他,在他老爸哪儿,这句话就应验了。根红苗正的包灵仪终于光宗耀祖了。中了进士。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与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同供职阁中,遂结为世交。所以包拯与文彦博“方业进士,相友甚厚”,后来还结为儿女亲家。父后来致仕返回原籍,赠太保。母宣氏,赠冯翔郡太夫人。

  这个刑部侍郎相当于什么官呢?也就是刑部的副部长.刑部又为六部之一.至少正三品以上,那方现在怎么说也是个省部级领导了.
  这个文彦博是哪位?前面说司马光是保守派领袖,文彦博也是保守派领袖之一.可以说,包拯的老爸给他提供了一个好环境.虽说他老爸同样是不喜欢给他走后门,没有正面的提拔,可这毕竟为他在日后的官场提供了软环境.
  要不老包这么一个正直的人,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我们在影视剧中也多次看到八贤王,寇准,为他求情.多次救他于危难之中,我想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他老爸以前哥们关系好的,要不然不会这么死心塌地地保他.
  日期:2011-6-11 15:07:00
  可以这么说吧,包拯出身于现庐州的一个官宦家庭.而我们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可见人民群众的智慧是可以掩盖历史真相的.总是希望把他塑造成一个悲情人物,身世越差,越凄惨,获得成功就更让人激动一样.
  而在著名的关于包拯的小说《七侠五义》中,包公的来历却颇富传奇色彩。宋朝真宗无后,玉皇大帝命紫微星下凡延续赵氏国祚,并派文武曲星跟随相助,岂料太白星君误将两位星君躯壳掉换,以致原本俊美的文曲星投生成为黑面包公,为免将来包拯杀戮之气太重,太上老君唯有替他打开天眼,令他日能审阳、夜能断阴。

  也有人们把包公当做阴间的审判官年轻时候的包拯估计确实蛮黑的,按照我自身的经历看哦.我妈说我生下了的时候很黑.我也看了小时候照片,确实够黑.可经过我20年的努力,已经从黑种人过渡到了正宗的黄种人,所以我想人是可以有黑变白的.他又不是下地干活的农民,所以也不会出现晒黑的情况.所以我感觉把他小时候称作”包黑炭”确实没什么不可.

  这个黑炭头,从小学习还挺努力.可是聪明的孩子多得是,小时候他并不是被冠以神童的称号.估计不少人看到他断案都会想到这孩子是不是从小一神童呀.放现在直接考中科大少年班呀.
  他最出名的还是他的孝行.别看现在不注意这个.在古代这个可是比才学更重要的事,一个人要是不孝,别说当官了,干什么都会被人看不起.一个儿媳妇不孝顺,哪怕是公公婆婆看了不顺眼,都可以把她休了.如果把这个标准放到现在,估计无数人傻眼.
  就连欧阳修都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可想,这样一个孝子自然是忠君爱国之人呀.
  28岁那年,包拯考上了进士, 比起欧阳修,苏轼他们。这个进士的确实属于大龄青年赶考了。可是要是联想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蒲松龄一辈子也没考上,语文课本里的范进父子都白了才勉强中了进士。这个进士也不算晚。那时候的进士可比现在的博士值钱多了。也没见多少人30岁之前博士毕业的。
  这中了进士,朝廷就给安排了。这下被分配到了建昌县(今江西水修)任职。这时候包拯已经快30岁了。可是他直到37岁才当了一个知县。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理说30多岁正是官员努力向上爬的时候。可是他却选择了放弃。

  这还是牵扯到“孝”这个问题。按理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没有几个父母不希望儿子功成名就,能为国家和百姓做事的,所以一般都会随儿子一起到上任的地方。那时候可不像现在,上个任都得好几个月才能赶到。要是父母出点小毛病,传个书信快马都得十多天。如果是两个儿子的话必须留一个在父母身边。就像前面说过的苏轼到地方任职,苏辙就在京城陪着老父亲。可包拯是独子。他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 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随自己上任又经不起车马劳顿。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

  这在现在看起来真的是有点愚不可及了,可在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也许是对故乡一往情深,也许是难以从父母去世的打击中走出来。可是眼看着这么有才的人不去当官,也是家乡人民的损失。经不起父老乡亲的劝告,包拯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故乡。
  日期:2011-6-11 22:02:00
  第一站是安徽的天长县,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了。差不多是一个人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才刚刚步入官场。刚刚过了一年,就被调到了端州。)。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公元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馈待制,担任了谏官的职务。这才是他自中进士后第二次回到京城。谏官这个职务,我们前面也反复说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这些鼎鼎大名的文人无一不把谏官这一职务看的很神圣。可以说,谏官是伟大政治家的必经之职。
  而他也把唐朝的魏征当做自己的偶像。希望自己和仁宗能像魏征和李世民一样君臣惺惺相惜,再造一个辉煌的大宋王朝。
  包拯在做谏官时,对朝政发表许多意见,让皇帝在许多重大的决策中避免了严重的失误。包拯对于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曾做过十六字的总结:「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可见他正直,嫉恶如仇的性格。
  而这也可以从如下事例中看出来;
  1.三弹张尧佐

  张尧佐是宋仁宗宠妃张美人的伯父,没有什么才干,却凭借张美人的关系,官运亨通。最初,张尧佐被委任为「三司使」。包拯极力反对,向皇帝谏议说,像张尧佐这样的人,就连小官也没有资格做,更不用说「三司使」这样显赫的大官了。但是,仁宗不但不理会他的谏议,反而又加封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非常痛心,继续上谏,坚持怒责张尧佐,可是仁宗仍然置若罔闻,到了第二年,更加封张尧佐出任宣徽南院使。包拯第三次向皇帝进谏,痛加陈词,甚至在朝廷上跟皇帝当面辩论起来,终于迫使皇帝罢了张尧佐的官。

  2.抨击宋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