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寺后一家人》
第1节

作者: 四胖子4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都市郊区一座宁静的小镇
  一位有过四次婚史的市井小民
  生养五个性情迥异的子女
  三个小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今几本经书凑做一本
  没有勾心斗角的阴谋算计

  只有家长里短的热闹磕绊
  没有惊心动魄的跌宕起伏
  只有柴米油盐的温馨细碎
  在这个感情逐渐淡漠的社会
  用文字勾绘传统的亲情、爱情、友情
  谨以此文向我崇拜的xxx编剧致敬
  ------------------------------------------------------------------------------
  一、 父亲的心愿
  1、聚餐
  长乐镇共有三百来户人家,紧挨着东部最繁华的大都会,过去只是个宁静的小渔港,最近十几年借城市化进程的光,居民换了城市户口,田地征收了,家家盖起小洋楼,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街道是新的,房屋是新的,镇上的年轻一代也和当下中国各地的新人一样新鲜、新潮,总之离乡多年的人归来难觅旧迹。至于这里为数不多的老人们,仍固守旧习俗旧传统,如同镇西那座百年历史的古寺,历经风雨依旧是从前的风貌。

  古寺坐落在长乐老街上,寺名也为长乐。清道光年间,一位蕃僧云游至此,正遇时疫横行。僧人念经祈福设诊施药,救人无数,当地乡绅感念恩德,捐资建寺供其修行,寺内供奉地藏王菩萨像,并请来当时江南著名的书画家陈漫生书写碑文,据说十分灵验。可惜位置乡僻,香火不旺,百余年下来,殿宇破败,土地流失,如今只剩了不到半亩地,小小的一间佛堂,幸亏十年前市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否则早被如火如荼的新城市建设湮灭了。

  长乐寺背后有户姓赛的人家,历史与这古寺相当,祖上是青海一带贩卖皮货药材的维族商人,晚清时南下江浙各商埠,其中一支扎根于此。数代通婚,几十年功夫便摘掉小白帽入乡随俗了。
  现在的户主名叫赛多喜,今年68,是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小老头。说他普通,是因为比起他那富于传奇色彩的家族史,他所经历的故事太过平庸,然而,从横向了看,又远比寻常人波折离奇,写成市井见闻八卦小说由说书人道了去,也足够看客喝一壶,只一点就令生在五星红旗下的男人们羡慕到死——多喜打29岁上娶第一门亲,之后十多年共结四次婚,前后生养五个子女,不知道的人以为他艳福非凡,可若把这话当他面去说,他铁定拿长烟杆儿照头敲:

  “见鬼哦!四次婚都是短命场,算命的说我命犯阴差阳错,就没碰到比我更惨的!有福没福只看尾巴上这几年了。”
  多喜过去惨不惨不好说,但现在确实蛮福气的。长子赛秀明高中毕业便协助他搞工程,且娶妻贤淑,育有一双儿女家庭美满,一直住在老家侍奉父亲。老二赛亮、老三塞贵和学业有成,数年来也都事业顺遂,四女儿赛千金是多喜的心头肉,早早选了乘龙快婿,就是自幼与秀明厮混的老同学,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恰恰又和秀明的儿子英勇做了同学;老幺赛胜利只比秀明的长女赛珍珠长一岁,和侄女念同一所高中,多喜五十得子,自然比对大的那三个儿子宝惜得多。

  今年夏天,赛家屋檐下住了七八年的一对喜鹊被猫扒了,多喜当机立断——盖新房!
  他说:“我老早就想这么干啦,之前没动手是怕坏了喜鹊窝。反对强拆自己也不能搞强拆,现在喜鹊没了,是时候了。”
  赛家他的话是圣旨,秀明第一个鞠躬尽瘁。盖房子是他们家吃饭的营生,干起来熟门熟路。不出俩月,四层楼房拔地而起。乡亲们问秀明:“你爸爸盖那么大一座房子,是不是准备给胜利娶媳妇用?”

  秀明只答:“不知道。”心里和他们一同瞎琢磨。
  这天清晨七点,他被院子里的鸡鸣唤醒,大约一年前,珍珠偷偷将用于生物解剖课的小鸡仔带回家,出于对这种善举的肯定,全家一致决定收留这只可怜的小公鸡,取名柯南,并特意在花园的西红柿架下搭了个窝。得妻子精心照料,柯南茁壮成长,也许是报答赛家的救命之恩,它每天早晨都会昂着鲜红的鸡冠准时报晓,不早不晚正是秀明平时起床的时间,倒省了定闹钟的功夫。
  已是仲秋,早晚的清凉教人略感不适,枕边搁着叠放整齐的薄针织衫,是妻子准备的。秀明扯过来罩在睡衣上,一边挠头发一边踢开棉被踩上铺满桧木清香的地板。
  新家面积比之前足足扩大三倍,有五百平米,加上花园和屋后的停车场,规模堪比中型旅馆,由卧室前往卫生间也比以前耗时不少,秀明禁不住再次嘀咕:“爸爸葫芦里卖什么药,增加这么多空间究竟想干嘛?”
  洗漱完毕,穿过院子来到厨房,他的肚子适时叫唤起来。早餐早已铺设停当,这点倒一如既往,可坐在四公尺长两公尺宽的特大红松木餐桌前,他顿感冷清孤单,右手边还摆着一份早餐,看餐具是小儿子英勇的。
  “英勇,英勇!”
  他不轻不重呼喊两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屁颠屁颠跑来,胡乱扎好的裤子显示他刚从厕所出来,于餐桌前站定,对着手指小心翼翼看着他。
  “早上好,爸爸。”
  “吃饭还上厕所,早干什么去了?”秀明又张望一番,“怎么就你一个,其他人呢?”
  “妈妈说爷爷天不亮就出门了,姐姐和小叔叔去图书馆了。”
  “那你妈妈呢?”
  “妈妈刚才还在呢。”
  秀明猜妻子在后院晾衣服,便叫儿子吃饭,等英勇爬上椅子,他才发现早餐里没有豆腐乳。
  当年跑工地拿豆腐乳顶一半口粮吃出感情,如今对他来说缺少豆腐乳的早餐犹如没放盐的汤寡淡无味,他顿时减了胃口,连带对大房子造成的不便所产生的烦乱,一股无名火就此跃起。
  不巧的,妻子闻佳音恰好提着购物袋匆匆赶来,正撞枪口上。
  “你跑哪儿去了,碗都没刷。”

  秀明阴沉脸责怪有些焦急的在橱柜里寻找塑料保鲜盒的佳音,其实他说前半句时才看到躺在水槽里的碗盘。
  “对不起,出去买豆腐乳了。”
  “知道家里没豆腐乳昨天干嘛不买?临时磨枪怎么能过好日子!”
  佳音知道丈夫生气了,加快速度将收拾好的豆腐乳端上桌来,见父亲瘪嘴,英勇忍不住替母亲分辨。
  “本来还剩了些,被小叔叔吃光了——”
  “闭嘴!”

  秀明像被按了什么开关似的嗓门一下子飚高:“长辈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好好吃你的饭!”
  英勇吓得脖子一缩,埋着小脑袋,眼眶反射性变红,使劲扒了几口饭,溜下座位出去了。
  佳音怜惜的望望儿子仓惶的背影,轻声埋怨丈夫:“别在吃饭时吼他,回头又该肚子疼了。”
  秀明满腹不快:“这孩子怎么总是一副窝窝囊囊的德行,动不动流马尿,跟个娘们似的,看了就来气。”
  “他还小嘛,小孩子都那样。”
  “谁说的!灿灿就很好嘛,上次送他去打流感疫苗,笑嘻嘻的比大人还勇敢,而且又聪明又活泼,我要是有那么个儿子,每天喝白水也开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