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15 12:06:56
(5)事情的发展出乎张公粮的预料,昔日打打闹闹的弟兄三个,一个结了婚分了出去,一个出外打工,另一个整天东跑西颠,那个没有人守着的家,变得更冷清了!张公粮想起了过世的爹娘,想起了那个虽然贫穷,但曾经带给他温暖的家,眼睛湿润了!现在看来,把弟兄三个捆在一起已是不可能的了,没有了父母的孩子,心是凝固不在一起了,大树一倒,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都各自飞走了!
张公粮想着,看看到了下班的时间,提着二弟带来的那袋玉米面,放在自行车上走了出来!
“张主任,您下班啊!”
看大门的老李热情地给张公粮打招呼,张公粮想了想,提下那袋玉米面走进了传达室。
“你干什么?”老李问。
“我弟弟带来的!今年的新玉米面,您尝尝。”
张公粮环顾左右,看到一张还算干净的报纸,拿了过来,解开袋子,把玉米面往上面倒。老李阻拦不及!
“好了、好了!这怎么好意思?”
老李看不少了,抓住面袋,坚持不让再倒,张公粮笑笑,重新把面袋放在自行车上,走了!
“好人啊!对我老头子从来不摆架子。”
老李目送着张公粮转过一堵墙,才转身回到传达室。
冬日的黄昏来的格外地早,才六点不到,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刘杏从门市部回来时,看到张公粮已经先到家了,在厨房里做饭,进来找了个凳子坐下来,一面捶肩膀一面说,“稀罕啊!您亲自动手啦?”
“我就熬了些稀饭。老二刚送来的玉米面,闻着就香。你过来看看?”
刘杏起来到锅前看,金黄色的玉米糊糊冒着热气在汤锅里翻滚。
“老二什么时候来的?”刘杏问。
“他来这里办事,顺便捎来些玉米面,放在我那里就走了,没有来家。”张公粮说。
刘杏不说话了!自从老二结过婚,好像故意躲着她似的!与他们两口子的关系,好像也疏远了!
日期:2011-11-16 08:23:27
(6)“你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老二没见你,你心里不高兴了?”张公粮看刘杏脸色不好看,解释说:“你就不要怪他了!人的心里都有杆秤,为了他的婚事你费了那么大的心,他不会不知道。只是他后来分了家出去,可能觉得辜负了你一片苦心,不好意思见你。”
“你别说了,我也不埋怨他什么,只要他过得好就行了!只是——,他来看你还有什么事吗?”
刘杏一面问,一面到水龙头前洗手,准备炒菜。
“还说了三弟放电影的事,让我管管。”
刘杏叹了口气,道:“你那三弟,还真是缺个心眼。他如果不缺心眼,怎么能白白给人家干活而不要报酬呢?”
“我三弟这是在学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张公粮逗笑着说,“按说也不是不要报酬,人家不是还管饭管烟抽吗?我看这就不赖!”
“那他以后咋办?就这么过一辈子?老了干不动谁管他?”
刘杏拿着一棵白菜洗好,放在案板上,转身对张公粮说:“你赶快把他弄过来,他不愿种地,你给他找个活儿挣俩钱,就是以后他结婚不够用,咱也可以减轻些负担。”
“怎么?你还不死心?要给老三说媳妇?”张公粮说。
刘杏道:“我这个人,明知干的是吃亏的事,可还是不忍心!上次回娘家和我妈妈说起,我妈也劝我不要再瞎猜心了,顾顾咱自己的时光吧,可我的心里就是放不下!你说说,这老三没个家,多孤独啊!”
“你呀——,是菩萨转世的吧?怎么心肠这么好呢?可是,你就是有这个心,谁嫁他呢?他可不像老二,不耐打听。”
“这你就别管了!上次给老二说得那个四川姑娘我看就不错,也见过咱家老三,我抽时间问一下人家有主了没有。”
张公粮不说话了!看着满脸疲惫的妻子,想,我的几个弟弟,哪辈子修来的福气,遇上这么一个好嫂子,我这个当哥哥的,也自愧不如啊!
日期:2011-11-17 13:21:45
(5)有人说,男人和女人看问题的差别是,男人更趋于理性,女人则更把情感放在第一位。
其实,哪有当大哥的不愿自己兄弟成家立业的?只不过在老三婚姻的问题上,张公粮考虑得更多些。一个流荡惯了的人,你就是给他成家立业,他能不能负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张公粮对自己的三弟没有信心。但妻子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老三如果就这样糊糊涂涂地混下去,以后怎么办?也是个难题。他心里纠结啊!再说了,老三现在把地包出去放电影,对于老三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张公粮也有他的看法。地包出去,人家每年还可以给老三几百斤口粮,如果这地让老三种,就他懒样子,说不定连口粮也顾不住。至于名声,老三那懒名在张家湾早就人人皆知了!
却说张公粮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刘杏可不管那么多,整天催促他给老三找工作。
“老三现在这个样子我怎么去提亲?”刘杏说。
“知道了!我正在想办法.”张公粮敷衍道。
怎奈张公粮终于受不了媳妇的絮叨,开始在脑子里搜索着所有的信息,为老三找活儿干。他突然觉得,像他这样级别的干部,要想安排个人,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难怪那个赵大旺看不起他。苦恼了几天,突然,一个人的身影在他脑子里蹦了出来!
“有了,我找找我那战友去。”
张公粮说得他那个战友,是附近车站上铁路工区的一位工长。
“那个小于你记得吧?于得水。我们结婚时他来过咱家。”张公粮对妻子说:“我们一起入伍,后来他退伍到铁路上工作,现在是铁路工区的一位工长。我给他说说,让咱家老三到他那里,当一名临时工。如果他能办的话,一定会帮忙的。”
刘杏把个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你家老三哪能吃了那样的苦?整天砸洋镐?不出三天他准跑了!”
“他就是懒才需要锻炼。这事你别管,我给他说去!等我办好了,你赶快给他说媳妇,捆住他的心。有个媳妇管着,或许就变好了,也有可能。”张公粮说。
刘杏斜了丈夫一眼,站了起来,活动活动手脚去做饭,心里想,你那三弟如果能抡洋镐,那太阳就得从西边出来,咱走着瞧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