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又都同时向秦国求救,秦王想乘机攻占蜀国,但担心进攻蜀国的道路崎岖狭小,关口狭隘多,不利于进军,同时又担心韩国的军队会乘机来进攻,一时犹豫不决。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张仪却反对说:“不如攻打韩国。”赢驷说:“说说你的理由。”张仪分析道:“我们应该亲近魏国,与楚国交好,发兵攻占三川,占领新城、宜阳,掌控周王室的首府,夺取九鼎,获取天下的地图,挟天子以令诸侯,各个诸侯国没有敢不听从的,这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我听说,争名要在朝堂上,夺利要在集市中,现在的三川、周王室,就好比的天下的朝堂和集市,而大王你却不想去争取,而想去攻占那些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你的行动反而让秦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司马错反对说:“不对,我听说要想使国家强盛,必须先扩张领土,想要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必须让老百姓先富起来,想要一统天下必须广施德政,获取民心,这三样都具备了天下自然就一统了,现在大王你国土面积还小,老百姓还穷,我希望你先从能做到的事情开始做起,先夺取蜀国,再考虑一统天下。蜀国,虽然是地处西南的未开化蛮族部落,现在国政却是一团糟,好比是夏桀、商纣般的乱政,我们秦国攻击他,就好比是群狼攻击羊群,可以轻松的获取它的领土,扩大秦国的地盘,夺取它的物质财富,让秦国富有,不要牺牲很多的军事力量目的就达到了,攻取了蜀国但天下人都不认为我们残暴,获得大量的财富天下人却不会认为我们贪婪,反而会为我们讨伐蜀国的残暴的统治而喝彩,是我们秦国名利双收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恶名是肯定的,实际的利益却未必有多少。秦国担着一个不义的名声,和全天下唱反调,那秦国就危险了。让我为你进一步分析原因:周王室,是天下各诸侯大义上的共主,和很多诸侯国都有血缘关系,和齐国、韩国历代相互通婚,周王室如果知道要失去九鼎,韩国如果知道要失去三川,两国就会联合起来,向齐、赵、楚、魏各国求救,甚至把九鼎送给楚国,把三川割让给魏国,大王将怎么办呢?所以我认为张仪的战略很危险,不如先攻占蜀国有利。”秦王听取了司马错的战略分析,认为有道理。发兵攻打蜀国,十个月后全面占领了蜀国,把蜀王贬为侯爵,派遣陈庄到蜀国担任总理,蜀国归属秦国之后,秦国变得更加富强,越发轻视各诸侯国了。
2、苏秦死了之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历,也靠游说诸侯,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混饭吃。
燕国总理子之和苏代结亲,想谋取燕国的政权。苏代出使齐国回到燕国后,燕王姬哙问他:“齐王能一统天下吗?”苏代说:“不能。”燕王又问:“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下属。”于是,燕王就放手让总理子之把持朝政。过了一段时间,之子又让鹿毛寿向燕王建议:“大家都说尧是明君,是因为他能够把天下禅让给舜,现在大王把燕国禅让给之子,大王就和尧一样英明了。”燕王听了后,果然把王位让给之子,子之的权位更加大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来向燕王建议说:“大禹表面上要把王位禅让给益,却提拔自己儿子启的下属担任要职,到大禹退休时,又假惺惺的说启不足以担任大王,传位给益。大禹死后,启率领下属攻打益,把益给宰了,夺取了益的王位,天下人都说大禹表面上把王位传给益,其实是想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暗地里老早就培养了启武力夺取王位的势力。现在大王你也表面上是把王位禅让给了之子,但是各个主要领导岗位上的人都是太子的,名义上是之子当王,其实暗地里还是太子把持朝政。”燕王听了这番话后,认为有道理,就收回了太子的权利,把处级以上干部的任命权都交给之子,一门心思想当英明的尧。于是,子之就高居王位称王,燕王姬哙年纪也大了,不愿意处理朝政,只愿意当之子的下属,国家的大事小事都由之子决断。
笔者感叹:张仪玩玩无间道是高手,如这种隆中对层次的战略决策就憋了。司马错不愧是整垮张仪的高手,战略眼光高张仪要好几个层面。秦国占领周王室和三川,就等于把自己摆在了火炉之上,四面都会受到各个诸侯国的进攻。蜀国和巴国地处西部,只和楚国接壤,其他各国都不可能与秦国来争夺,而且楚国也是一门心思向中原扩张,对于西部还没有发觉他的战略价值,秦国刚好可以闷声发大财,待到李冰父子建造了都江堰之后,巴蜀之地更是成了秦国的粮仓。对于姬哙真是只能无语了,这个老糊涂也只有宋襄公可以与他一较长短,不过笔者恶意揣测,难得子之是他的私生子不成?
日期:2011-06-27 15:54:05
公元前315年
1、周王姬定过世,儿子周赧王姬延继位。
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引火上身)
1、 秦国再次入侵义渠部落,攻占二十五座城池。(前面以把义渠部落纳入秦国版图,并把部落首领任命为县长,这次估计是义渠部落闹分裂而发兵。)
2、魏国背叛与秦国的联盟,(就是前2年被张仪忽悠结的盟)秦国恼怒之下派兵攻击魏国,攻占曲沃城,但把曲沃的居民还给魏国。接着又在岸门打败韩国军队,韩国只好把太子韩仓送到秦国当人质,请求媾和。
3、燕国的子之称王三年后,国家大乱。市被将军联合原太子姬平密谋攻打子之。齐王派人怂恿姬平说:“我听说你和市被将军要纠正君臣的地位,明确王位父子传承的制度,我们齐国将全力以赴的支持你们,你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姬平深受鼓舞,就聚集心腹下属,让市被带领去攻打之子,结果不但没有打下之子,反而连市被都被之子收买,市被窝里反,反过来攻打姬平,双方相互攻击,长达数月,死亡数万人,老百姓天天生活在死亡的恐怖之中。齐王乘机派遣章子率领大军进攻燕国,燕国的军队不但不抵抗,连城门都不关闭,齐军轻轻松松就深入燕国腹地,抓住了之子,把之子砍成肉酱,还顺手杀了糊涂老燕王姬哙。看到齐军入侵燕国的军事行动如此顺利,齐王野心膨胀了。齐王问孟子道:“有人叫我不要吞并燕国,也有人叫我吞并燕国,一个大国攻打另一个军事力量差不多的大国,50天就占领了全国,这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这是天意,如果不顺从天意吞并燕国,是要遭天谴的,我想索性就吞并了燕国,你看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吞并了燕国,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吞并好了,以前周武王就是这么干的。如果吞并燕国,燕国老百姓都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以前的周文王就是这样做的。一个大国攻击另一个大国,受攻击国家的老百姓却拿着好吃好喝的来迎接正义的军队,还能有什么原因?只不过是要逃避国内水深火热的统治罢了,但是如果这个所谓的正义之师,反而让水更深,火更热,老百姓就又会拿好吃好喝的去招待别的军队了。”
其他各国听到齐国入侵燕国的消息后,都在讨论帮助燕国,齐王告诉孟子说:“很多国家都在谋划讨伐我,怎么办?”孟子说:“我听说方圆只有七十平方里的国家却能号令天下,商汤就是这样。从没有听说方圆一千平方里的大国还有怕人怕得要命的。尚书上说:‘徯我后,后来其苏’,(我们都在等待仁慈的王,王来了我们就会复苏了。)现在燕国的执政者虐待他的百姓,你派遣军队讨伐他,燕国老百姓认为齐国会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所以拿着好吃好喝的来迎接齐国的军队。但是齐军吃了喝了之后就翻脸不认人,杀了百姓的父老,捆走他们的青壮,烧毁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的国宝,这么可以这样呢!各个国家本来就担忧齐国的强大,齐国吞并燕国后,国土面积加倍又不实行仁政,肯定会招致各个国家的攻击。你还是赶快下令,释放抢来的人口,送回抢来的国宝,和燕国的百姓商量,重新选举燕王之后就撤军,这样做,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齐王没有听孟子的意见。
不久,燕国百姓就起义了,齐王后悔的说:“我真是愧对孟子啊。”陈贾说:“我帮你去向孟子解释一番,没什么大不了的。”陈贾跑来向孟子说:“周公如何啊?”孟子回答说:“是古代的圣人。”陈贾说:“周公让管叔监督商国的遗民,管叔结果带着商的遗民叛变了,周公是知道管叔要叛变,还让他去监督商的吗?”孟子回答说:“周公事先不知道。”陈贾说:“这不就是说圣人也会犯错误吗?”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兄长,周公犯这样的错也是料不到的。而且古代的领导,犯了错就能改正,现在领导却是错了就按错走。古代的领导犯了错误就像天上的日食和月食,老百姓都看得见;他改正的时候,老百姓都很景仰他。现在的领导,不但错按错走,还要花言巧语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4、就在这一年,齐宣王过世,他的儿子齐泯王田地继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