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资治通鉴》
第25节

作者: 小飞象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德行还不够,仁义也有欠缺,但是通过推行律法,天下的事情都有了规矩,处罚和奖励都有据可循,取得了天下百姓相信,政府官员也都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国家的政策以得到实施,就算损害政府的利益,也不欺骗百姓。一旦外交盟约签订,就算损害国家的利益,也认真履行。能够做到以上这些,就算是地处偏僻的小国,也能够威震天下,春秋五霸就是这样的典型。这就是所谓的霸者之君。

  治理国家眼里只有功利,既不推行仁义的政令,也不树立政府的信用度,只是唯利是图,对内欺骗百姓谋求小利,对外欺骗同盟谋取大利。对内政府不讲道德、不讲信用,却要求老百姓讲道德讲信用,上行下效,政府的官员、平头百姓,也都欺上瞒下。上级骗下级,下级骗上级,上下离心离德。内政如此,在诸侯国,敌对的国家就会看轻你,同盟国就会怀疑你。如此长此以往,国家就会日渐衰退,立灭国也就不远了。齐泯公,孟尝君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齐国如果要强大起来,非得推行礼仪、非得重视教育,以国内政通人和为基础,在国际外交中,修好同盟关系,凭此强大起来。向南足以攻破楚国,向西足以抵挡秦国,向北足以击败燕国,中间足以吞并宋国。但是,现在齐国却自己把自己搞出这样子,等到燕国、赵国一进攻,就轰然倒塌了。田地不但自己被杀,齐国灭亡,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战争灾难,还在历史上留下了恶名。其实田地的下场,分析起来,源头是不推行礼仪,推行权谋治国带来的。第三,做为君王,选拔人才要慎之又慎,善于选拔人的君王运用人才,不善于选拔人才的君王被人利用。

  笔者感言:对田地这样的王,固然无话可说,但是从古到今比他更恶劣的王还多了去。荀子的一大堆话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可惜他没有活到秦始皇、唐太宗时代,更没有活到天朝盛世。荀子同志,靠王的德来自我约束,太渺茫了,老百姓太可怜了,制度的进步才是关键。
  日期:2011-07-14 16:52:30
  公元前284年下(乐毅怀柔克齐)
  1、乐毅听说齐国画邑的王蜀是个贤才,就故作姿态,命令大军不要进入画邑方圆30里之内,表示对王蜀的尊重。又派人聘请王蜀前来军中效力,王蜀谢绝了乐毅使者的邀请,使者自以为是胜利军,就威胁他说:“你如果不来,就把整个画邑都屠杀了给你陪葬。”王蜀回答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现在我们齐国,国破君亡,我不能为国出一分力,你们又派兵劫持我,我与其不仁不义的苟活于世,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就把用绳子把自己挂在树上,自缢殉国。

  燕国军队趁胜追击,长驱直入,齐国的各大城市全都望风而降。乐毅整顿军纪,禁止军队烧杀抢掠,还四处寻访齐国的贤人,用崇高的礼节加以接待,减轻赋税,废除暴政,重新实行便民的旧政。齐国的老百姓都很高兴。稳定占领区后,乐毅才展开新一轮的军事行动,派遣左军进攻胶东县、东莱县,前军沿着泰山一路进攻到东海,右军沿着水路,通过济水,住扎在阿县,和魏国军队遥相呼应,后军重兵把守北海县,中军占据齐国的首都临淄,乐毅亲自率人大张旗鼓的举行齐桓公、管仲的祭拜仪式。又在齐国的宫殿表彰贤者,还为王蜀修了墓,刻了碑。齐国人中封有燕国食邑的就有20多人,封有燕国爵位的有一百多人。乐毅通过一系列的怀柔政策,在短短的六个月之内,就稳定了齐国的民心,收服了大部分的齐国精英为其所用,所占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成了燕国的郡县。

  2、魏、韩、秦三国国王在秦国首都举行三国元首会谈。
  而立感言:看到这里,我觉得毛骨悚然,我想要是当初日本鬼子拿乐毅这一套对付中国,不知历史将会如何?
  日期:2011-07-15 14:06:37
  公元前283年(贾母力挽齐乱,卫怀君钓鱼执法)
  1、秦国一边和赵国在穰县举行两国洽谈,许下总总口头诺言,拖住赵国,不让他去支援魏国,一边发兵占领了魏国的安城,大军一直打到魏国的首都大梁才退兵。

  2、齐国在淖齿之乱时,齐泯王田地的儿子田法章怕被杀害,改名换姓躲到了民间,混到太史莒敫家里当下人,莒敫的女儿看田法章这个小伙子气度不凡,唇红齿白的,还知书达理,长得也帅,认为以后肯定会有出息,不由对他产生了好感,经常偷偷给他送好玩的、好吃的、好穿的,所谓女追男,隔张纸,一来二去,两人就偷偷的好上了。

  有个叫王孙贾的大臣,是齐泯王田地的随从,齐泯王死后,王孙贾的母亲看他若无其事的在家休养,就骂他说:“你以前早上出门,晚上回家,跟着大王效力,我天天在家靠着大门等着你回家,你如果你跟大王出差,我就天天跑到城门口等你回城。你是大王的随从,现在大王死了,你还有什么脸面回家,连我这个老太婆都强烈鄙视你?”王孙贾听了母亲的这番话,是羞愧不已,由愧生勇,一口气跑到集市上,振臂高呼:“淖齿祸乱我们齐国,杀了我们的大王,愿意跟我一起杀淖齿的,把右边的肩膀袒露出来,跟我上!”。集市上立马有四百多人跟随王孙贾,和他一起攻打淖齿,淖齿被他打得个搓手不及,还真被他给宰了。淖齿被灭后,齐国剩余的大臣,开始寻找田地的儿子,准备拥立他为新的齐王。田法章一开始担心表明身份后会被杀,过了一段时间,看大家是真心寻找他,才敢出来,田法章就被齐国的贵族拥立为新一任的齐王。齐国的新一届核心形成后,决心以保卫莒城,抵抗燕国的入侵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并派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布信息:“新的齐王已经在莒城继位了!”,以此凝聚人心。

  3、赵国的国王赵何,一不小心得到楚人的和氏璧,秦王赢稷听说后,也心痒痒的,想要这块和氏璧,就信口开河说要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赵王左右为难,不换,怕惹恼秦国,换,又怕拿不到城池。赵何就问蔺相如肿么办,蔺相如回答说:“秦国提出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开的加码不可谓不高,如果我们还不同意,那就太不上路了,秦国就算派兵来抢夺,别国也不会支持我们;反过来,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而秦国强取豪夺不把城池教给我们,那就是秦国背信弃义,各国都会站在我们一方,共同鄙视秦国。比较这两种情况,宁可让秦国理亏,我们先把理字站稳。我愿意带和氏璧出使秦国,具体经办交换手续,如果秦国不把城池给我们,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完整整的带回来!”。赵王就派遣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发现秦王果然没有诚意把城池换给赵国,蔺相如就把和氏璧从赢稷手里给骗了回来,偷偷派随从小路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而自己却留在秦国给和氏璧当烟雾弹。等到秦王醒悟过来,虽然大发雷霆,但也不得不承认蔺相如是个人才,不但没有杀他,还好好的把他礼送回国。蔺相如回国后,赵王立马封他为上大夫,以表彰他为赵国立的功劳,主要是让赵国保住了里子和面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