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第15节

作者: 御风楼主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初中的时候,我用两年时间横扫了学校的图书馆,读遍了所有外国名著。其实,我并不喜欢外国的文学作品,在我看来,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充满冗杂的语言,夸张的表达方式,虚假的情感以及毫不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完全可以归纳为一个模式,个人主义加变态爱情。
  当然,其中也有少数能够引起我内心激烈的反应,但可惜都是负面的。诸如《悲惨世界》、《王子与乞丐》、《哈克贝利分历险记》、《巴黎圣母院》、《笑面人》、《雾都孤儿》、《呼啸山庄》、《所罗门王的宝藏》、《基督山伯爵恩仇记》、《飘》、《红字》、《苔丝》等作品以及众多莫泊桑和欧亨利的小说,它们无一不让我对人生和社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敌意,许多年后,我仍对《巴黎圣母院》中道貌岸然的主教和《悲惨世界》里凄苦悲惨的冉阿让记忆犹新。

  我之所以读外国名著并不是因为个人爱好,而是因为我的英语老师,他是校图书馆的管理员,为了培养我对英语的兴趣,他独断专行地限制了我的借书范围,所有中国的古典作品都不不在借阅范围,至于我深深向往的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图书馆里则根本没有。
  英语老师对我借阅小说持一种极端反对的态度,他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浪费生命、对自身不负责任的行为,许多年后,当正慧成为他的学生后,他还不止一次对正慧表达了他对我误入歧途的感慨。
  我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涉猎,最初完全是建立在购买盗版书籍的行为之上。我读书的爱好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支持,因此我只能靠课余打些零工赚钱,然后再到盗版书市上淘换自己喜欢的书,《三国》、《说岳》、《隋唐》、《杨家将》、《史记》、《汉书》、《三言两拍》都是在那个时期阅读的。
  当步入高中之后,我每月从生活费里克扣一半的钱,用于购买课外书,父母则为我的饭量大增而感到欣喜。在上高中之前,我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只有三十五公斤,到高二的时候,我已经疯长到一米七八,因此我有充足的理由向父母要大量的生活费。
  整个高中时代,我读的最多的书是类似于《平凡的世界》、《人生》、《活着》和《穆斯林的葬礼》这一类作品,它们让我对纯洁的爱情以及理想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向往。
  等到了大学,我忽然发现我已经无书可读了,放眼整个图书馆,文史方面的书籍不但少得可怜,而且均破烂不堪。许多天之骄子在看书的同时,在上面钩钩点点,或者随手抿上鼻涕或口水,或者撕下精彩的页面,让我们这些后下手的读者痛心不已。

  许开也抱怨图书馆的书太少,他曾经在贴着“中国古典文学”标签的书架周围徘徊不已,但每次都空手而回,我问他找什么,他总是神秘地摇摇头。忽然有一次,他欣喜若狂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然后萎缩在一个角落里纵览,我悄悄地过去瞥了一眼,然后发现那是一本《金瓶梅》。
  当我们离开图书馆的时候,许开又把书放回书架,我问他为什么不借,他愤然地说:“关键部分都被撕了,拿回去看什么?”
  在图书馆难以吸引我们以后,我们便开始频繁地出入校外的各大书店,而开封的好书店大多数集中在鼓楼广场以北的书店街上
  日期:2011-7-3 12:17:00
  第二十章买车与偷车

  我和许开决定买自行车。
  之所以要买自行车完全是考虑各方各面后的结果。
  众所周知,挤公交车很不方便,而且每次好不容易坐上座位后还得给各种老弱孕残让位,坐出租又很伤钱,而坐摩托三轮既不安全又会被骗。
  记得某次我和许开坐摩托三轮去宋都御街,一时不查坐上了一个醉酒老汉的车。老哥一路上兴致极高,一边跟大街上各种出租车飙车对骂,一边放声高歌,各种红色经典歌曲层出不穷,还不时扭头问我俩:“老汉我唱得怎么样?是不是很有阎维文的风格?”
  我和许开一边忙不迭地点头,一边小心翼翼地提醒他说:“大叔,快看前面,有车。”

  当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后,我和许开衣服都已经湿透了。许开心有余悸地说:“我还以为自己不能活着下来了,真他妈坐车惊魂啊!”
  另一次,我和许开坐摩托三轮去鼓楼,车费通常都是三块钱。回来的时候,我和许开领了几大袋东西,急着坐车,遇到一摩托三轮,我问司机:“多少钱?”
  司机说:“老价钱!”
  我说:“老价钱是多少钱?”
  许开嫌我啰嗦,说:“问什么,都是那么多,快走吧,东西沉死了!”
  于是我不再说什么,翻身上车。
  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给了司机三块钱,司机说:“不够,还差两块!”

  我诧异道:“不是三块吗?”
  司机嚷道:“都是五块,啥时候也没三块!”
  许开大怒,说:“你刚才不是说老价钱?”
  司机也大怒,从车上跳下来,站在大路中间,指着许开说:“你想赖钱是吧,这事儿门儿都没有!老价钱就是五块!你们给不给?!”
  许开也站到大街中央,叉腰骂道:“老东西!你——”
  我一把拉过许开,说:“你别骂了,大街上都是人,还这么多学生,要是有咱们认识的人看到,你我就都臭了!”

  许开瞪着眼说:“那怎么办?”
  我说:“算了,就再给他两块。”
  许开骂骂咧咧地从口袋里摸出来一个钢镚,丢过去说:“就一个,算我赏你的,接着吧。”
  然后我俩义愤填膺地走了,司机虽然没再闹,但我俩的心情糟糕了一天。
  这也促进了我们俩买自行车的决心,为此,我咨询了买车达人刘峥嵘,他在短短半个学期以内,买了两辆自行车。

  最初,峥嵘曾花了四百多块买了一辆崭新的车,预备带着潘雪去兜风。他把车停在公寓楼下面,去宿舍换衣服准备给潘雪一个惊喜,结果下来后车子已经神秘失踪了,只剩下一条被剪断的自行车锁。潘雪没有收到惊喜,先收到了一个惊吓。
  有峥嵘的前车之鉴,我和许开便在旧自行车市场买了两辆二手车,一辆一百块钱,还算是比较新的那种。然后我俩骑着车回来,许开很兴奋,不住地狂飙然后猛刹车,结果还没走到公寓,许开已经把刹车装置给弄坏了,然后许开终于开始小心翼翼地骑车,这也让我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不必再和他一起丢人了。
  公寓楼下有一片划定的地方专供停放自行车,但学生们从来不按规则办事,怎么方便怎么停,楼管很生气,便在公寓前放了一块公告黑板,上面写着:“禁止乱放自行车,违者放气!”
  大家都很无视这个公告,因为自行车并非天天都用的,所以不管楼管放不放气,我们几乎每次用之前都要打气,打气筒在楼管那里放,一毛钱打一次,办个打气卡,十块钱可以打无限次,所以大家依然是爱怎么乱放就怎么乱放。
  楼管见不奏效,便出了一个更狠的公告:“禁止乱放自行车,违者用车拖走!”

  这个很有城管的风范,城管大家都害怕的,于是自行车的乱摆放问题便解决了。
  日期:2011-7-3 12:55:00
  买了自行车以后,我最大的用途就是去西校区找峥嵘或是带着谢琳琳去逛街,去找峥嵘倒无所谓,去逛街最痛苦,我得推着车子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随走随停,后来才发现原来广场有收费停自行车的地方,顿时感觉自己很笨。
  但存车的恶果便是有好几次我和谢琳琳买好了东西便坐公交车各自回校,然后是路上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等到站后才发现忘了骑自行车,于是只好又坐车回去取车,最后再骑着自行车回学校。有一次,我回到寝室后很久才想起来,那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我赶紧下楼坐出租去广场存车处,那个看车的老太太见我后大怒,说:“说过九点下班,你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就你这一辆破车,三毛钱,让我多看了一小时!我还没吃晚饭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