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10 03:52:52
当年秦文公带领秦族健儿下山,七百骑七百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秦人已经有骏马万匹以上,骑兵达三千,步卒更是多达五千。
秦人的骑兵,还是以秦人为主,补充了少了周朝遗民中擅长骑射的男儿,而步兵则以周人遗民为主。
通过这几十年的大发展,秦人已经完全立足于关中,秦文公给后人留下的遗产不可谓不丰厚。
秦文公是一位伟大的国君,他与周朝的周文王一样,配得上“文”这个谥号!
不过,秦文公在位长达五十年,他的太子已经先他而去。
按照高原民族的习俗,兄终弟及,秦文公如果过世,他的弟弟可以即位,或者由已故太子的弟弟即位,都是可行的。
不过这一兄终弟及的习俗,与周朝礼制格格不入。按照周朝礼制,太子死了,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即位。
秦文公一生都努力让秦人融入中原文化,在这种继嗣问题上,他毫不犹豫地宣布立太孙秦立为新的国君。
稳妥起见,秦文公弥留之际,托孤三位顾命大臣,弗忌、威垒、三父。
虽然秦文公大力学习周礼,弘扬文明,但是秦国还是保留了不少戎人的习俗。
这弗忌、威垒、三父三位顾命大臣,官职都是大庶长。而大庶长一职,也只有秦国才有,东方诸侯并没有这种建制。(秦国的很多官职都是特有的,楚国也是这样,可见秦、楚融入中原大家庭的路程相当漫长。)
大庶长,三个字可以分开解读,庶,是相对于嫡来说的,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其他妾所生的叫庶子。长,有长子的意思。庶长,最初是妾所生的儿子中最大的那个,其身份颇高。
庶长后来演化为一个官职,说明这一职位的重要性,通常是公子身份的人才能担任。
大庶长,大就是高级的意思,与大将军类似,凸显这一职位的权利。
大庶长,也是春秋初期秦国最高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后来战国时期秦国的20级军功爵位制,又演化出左庶长(10级)和右庶长(11级)两个爵位,而大庶长则高居18级,仅次于关内侯(19级)和列侯(20级)。
这弗忌、威垒、三父,既是宗室重要成员,又是权倾朝野的大庶长,秦国的朝政和军队,就控制在这三人手里,至于新即位年仅十岁的秦宪公,还不能发号施令。
公元前715年,秦宪公在三位顾命大臣的辅佐下即位,秦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秦宪公即位之初,弗忌、威垒、三父这三位大庶长虽然把持朝政,控制军队,但是他们三个还是能继续秦文公的遗愿,向东拓展领土。
公元前714年,三位大庶长向东迁都一百余里,到达平阳。这次迁都的目的,是方便军队向东调遣,可以预见秦人下一个动作就是东进灭荡社。
迁都平阳之后,三位大庶长便马不停蹄引领大军,沿着渭河而下,准备与荡社戎一较高下。
秦军三军,这弗忌、威垒、三父各领一军,十一岁的秦宪公作为监军也参加了此次行动。
大庶长威垒领兵沿着渭河而下,他的任务是作为先锋,一探荡社军力。
威垒是三位大庶长中性情最为急躁的一位,他勇猛善战,不错过任何一次战斗的机会,这次他便是主动请缨要打先锋。
大庶长威垒引领骑兵五百,步卒一千,作为先锋先行,而另两位大庶长弗忌、三父则引领大军,相隔五十里跟进。
渭河河谷,密林之中,大庶长威垒领着一千五百步骑,迅疾地往东进发,沿途渭河美丽的风景,丝毫没有吸引秦人的主意,他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紧张和兴奋。
密林中,小鸟的鸣叫声、战马的得得声、微风的呼呼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弹奏高低音的一首乐曲,当然秦人只顾赶路,他们无暇感受自然的乐章。
“哎呦!”一声嚎叫中断了秦军先锋军的进程,打断了美妙的乐曲,众人竖起耳朵,急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啊!哎呦!”一声声嚎叫不绝于耳,大庶长威垒立即判断,自己中了埋伏。
只见那密林深处,高树上,山坡上,巨石后,只要能藏人的地方,一支支冷箭呼啸而来,接着一个个平日生龙活虎的老秦人倒下,没有了主人的战马不知所措,喘着粗气急哄哄不知道该往哪里奔,现场的气氛一片混乱。
“贼他娘,中埋伏了,给我撤。”大庶长威垒咬牙下令道,这位作战极为凶悍的秦将,也深知能屈能伸的道理,中埋伏了快速撤退,这是不幸中的上策。
“嗖”的一箭,大庶长威垒只觉大腿一阵剧痛传来,“贼,快撤!”大庶长威垒一边强忍住被弩箭射中的剧痛,一面指挥秦军先锋撤退。
大庶长威垒不愧是老秦人的宿将,他镇定自如指挥秦人撤退,待到退出密林,他才折断箭矢,清点人数。这一次中伏击,秦人损失超过一半,而他们却连对方的人影都没见到几个,战斗的过程和结果都令人沮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