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职场成长手稿:职场笔记》
第4节作者:
萧_东楼 周日我带着问题的脉络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那时候互联网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概念,查点资料真是难啊,但是作任何事情之前多做功课成为我在日后职场工作的每个阶段所向披靡的杀人利器之一,在这里我想对很多求职的人说,到任何一家企业面试之前,多了解行业甚至多了解该企业的特点,一定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因为至少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对自己企业一无所知的应聘者,起码说明来人毫无诚意。
于是经过了几轮面试和笔试,我顺利地收到了该企业的offer,我还记得对方在最后一轮面试问我对薪资的要求时,我毫不犹豫的回答说一切按照企业的规定即可,对方微笑后当场签了offer给我,我拿到后看到上面的薪资福利远远高于我现在的收入。
以我在今后职场的经验来说,我在无心之中做对了。
我带着这张薄薄的纸跟父母摊牌时,他们才大惊失色,本能地反对。在我阐述完我的想法后,父亲改变了他的初衷,给与了我最大的支持。
也许是父亲打了招呼,也许是人刚走茶未凉,陈局不仅顺利放行甚至还给我办理了挂职手续,办手续的那天,局里所有人还给我吃饭饯行,陈局在酒酣耳热时跟我说在外面不开心随时回来,只是要趁他还在位的时候。
我连连点头,却在心里知道,无论自己未来的路是宽是窄,我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我在DYS上班期间,除了最初的培训期之外,就是跟着马姐去跑各种繁琐的手续办理。马姐就是当初接待我报名的那个人,后来她告诉我她曾在我的报名表上做过标注,因为她觉得一个年轻人在来应聘时问那么多关于企业和职位要求的事情,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八字还没一撇就喋喋不休问薪水问福利,令她感觉很不错。
这件事告诉我,在你的职业道路上,每一次举动都有可能遇到贵人,也可能随时会遇到绊脚石,但是你无法判断,那么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笨的办法,就是始终如一地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当时企业成立之初,尚处于筹备期,部门也不完备,基本上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大家都需要做许多分外的事情,这时,我在机关所锻炼的那些本事就全用上了,马姐曾经说我一点都不像机关出来的孩子。
我也曾在忙忙碌碌中茫然过:为什么进了外企,还是在做杂事呢?
在我的迷茫逐步加深时,公司的筹备期终于进入尾声,又开始在各个部门设立新的岗位,重新招人,马姐的职务也从最初的办公室主任转成了人力资源经理,在马姐的要求下,我被借调过去协助她招人,这个大概算是我接触人力资源工作的最初雏形。
人员基本到位后,我们进入了各自岗位的专业培训,总部的鬼子们也都陆续露面,办公室也装修完毕,我开始真正感受到外企的气派和风格。
可惜好景不长,这些气派很快也就不存在了。
日期:2010-06-23 08:55:30
09
【其实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你真的坐着等,只能等来铁饼】
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这家刚刚在中国站住脚的美资企业做出了跟国营企业合资的决策。而且更蹊跷的是,我们的投资方也做了更换。
原本这家企业的投资人是个鬼佬,但是这次的更换法人变成了一个叫做杰克的美籍华人,原先的鬼佬法兰克在我面试的时候和公司筹备期时见过一面,这次他带着我们的新老板杰克罗过来,算是第三次,这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人。
合资的事情似乎谈得很顺利,我在这期间跟着马姐跑了几次政府相关部门,其中还包括我原先的单位—招商局。
合资的中方是一家国有的印刷厂,我第一次过去那边取资料的时候就吸了口冷气,工厂的残旧和办公环境的简陋都令人难以置信。我不知道美方究竟看中了对方的什么,这样的合作到底又会有什么前景。
不过,这也许不该是我这种级别的小喽啰所应该担心的。可是,合资之后没多久,我们就不得不担心起来了,原先签下的合同被通知要废除重签,新的合同里我们的薪资和福利都大大缩水,有半数的人都因此放弃了这个企业选择离开。还好,公司按照规定给了他们合理的补偿,我经过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留下。虽然,我父亲和陈局都表示我依然可以会员单位上班,但是我还是决定留下来试试看。
接下来涉及到核心设备的引进,有许多商务工作要到省城的海关以及商检部门办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出差标准也比以前差了很多,之前我们这个级别都可以至少入住三星级以上的酒店,现在的差旅费只能选择招待所了。
在接受报关员的培训期间,因为海关指定的酒店住宿标准超出了我们的制度规定,我和另一个同事只能找借口另寻住处,还令得海关的工作人员颇为不满,也令得其他来学习的企业人员对我们多了几分鄙视。
没多久,培训还没结束,我的那位同事也辞职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坚持完了培训和考试,拿到了证书。我曾经对自己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住酒店的,但是这样的理由我自己都不那么相信。
我记得那时候每天上完课,我就自己独自找个饺子馆吃碗面或要份饺子,然后在招待所旁边的书店租本小说,晚上复习完当天的培训功课就看小说打发时间,因为招待所的条件太简陋,我住的房间甚至没有电视,而且因为是四人间,每天也许都还要面对不同的伙伴。
我在培训期间看完了整套的《卫斯理传奇》,整整八十多本。
我出色的成绩给海关的一位老师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后来这位担任着征税处要职的处长还曾经游说一家不错的民营企业挖我过档,被我婉言谢绝了,但是这件事情令我知道,如果你是优秀的和努力的,即使你比别人穷,也不会被人看低一眼。
若干年后我曾经对一名来应聘的大学生说过,企业用人不会单纯看你的成绩或你的专业,更不会单纯凭你的学历和学校名字来判定你的价值,对企业来说,应届毕业生或是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我的标准只有两条:综合能力和人品。前者是决定你能否培养,后者是决定你是否值得培养。
2002年我在一次大学讲课时做过模拟面试,我在总结时告诉大家:如果你自己瞧不起你的母校,我怎么可能瞧得起你?对企业来说,当你要的工资高于你的价值,不聘!当你的工资等于你的价值,考虑!当你的价值高于你要的工资,留住!这个标准不好听甚至很残酷,但是很现实。
当我培训完毕回到公司时,我发现当初一起应聘的人又走了不少,这个发现令我有些沮丧,但是我依然决定继续做下去,原因很简单,我不想回到那条喝茶看报做杂务的路上,梦想的种子在我心里已经开始发芽了,我希望坚持下去,并且尽我的努力去灌溉它。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在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有些好的事情发生来回报你的。
很快我便因祸得福,得到了一个本不该砸在我头上的馅饼。
日期:2010-06-24 09:36:27
10
【在职场上,有人喜欢你才意味着有人愿意帮你】
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一种特种印刷技术,而设备则需要全套从美国引进,包括油墨和特种纸张的涂料,于是从商务角度来说,设备的技术掌握和进出口的一些前期事宜都需要出国到总部培训,当然还有行政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培训。
本来这些事情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我这个外聘的无任何行政级别的新人,但是偏偏这么个好事儿就掉到了我头上。也许在今天来看出趟国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动静,甚至我有时候都会觉得是个辛苦事儿,无论是长途飞机的跋涉还是倒时差的痛苦。但是在那个年头,出国实在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去美国。
美国总部一共就给了我们四个名额,而中方的国企领导们自然需要去两个,技术负责人是不能不去的,剩下的行政人事、财务、商务就只能去一个,要命的是,前三位必须要去的领导除了技术负责人略懂点哑巴英语外,其他人几乎是只会说yes和no,那么翻译是必须要去一个的。也就是说,这个剩下的唯一名额要身兼翻译、行政人事、财务、商务的身份和接受培训的重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