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的边防军虽然吃了败仗,主力部队却不给五国面子,战斗欲望最强烈的魏、韩、赵三国一旦受挫,联军军心就更加动摇,比军心更动摇的是将心。魏国损失最大,野战部队损失了一半之多,魏襄王连忙派惠施去楚国找合纵长楚怀王商量议和之事。魏国不想单独议和,因为那样成本最大,不但要遭受秦国的盘剥还要承受同盟国的压力,所以想让楚怀王出面搞个集体议和。楚国本想将惠施转送到秦国,让他直接向秦国表示议和。杜赫却阻止了昭阳的这个愚蠢的行动,道:“惠施从魏国而来,本来是希望楚国能首先提出议和,而楚国却将他送往秦国,这不是明摆着让秦国人认为魏国是真心议和,而楚国还想打么?您不如表面上不听惠施的提议,悄悄地向秦国表达议和的意思。”
昭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对惠施道:“曾经力挺攻秦的是魏国,如果魏国跟着楚国与秦国议和,好处将归楚国,吃亏的是魏国,您还是回去吧。”
惠施回国之后,魏襄王的心情非常沉重,深刻体会到了弱国无外交的窘迫,现在魏国战也不是,和也不是,战,打不过秦军;和,要被楚国利用。
杜赫又对昭阳道:“魏国为了打败秦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你现在让他们进退不得,一旦魏国投入齐国或者秦国的怀抱,该怎么办?到时楚国连一个盟友也没有。东边有越国的觊觎,北方无三晋的帮助,和齐国的关系还没有改善,又失去了秦国。不如趁着咱们没有和秦国开战,抢先一步议和,以便结好秦国。”
楚国人的小算盘算得很明白,这下可苦了三晋的兵哥哥。秦军见联军士气为之夺,在樗里疾的指挥下像疯狗一样冲出函谷关,压向修鱼的三晋联军,一顿削瓜切菜,砍掉了三晋联军8.2万颗脑袋,秦军士兵拎着脑袋喜气洋洋地回国领赏,好像猎手捕到了猎物,或者农民获得了丰收,留下山东诸国在一旁瑟瑟发抖。
战场形势严重影响了公孙衍在魏国的地位,魏襄王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他,田需也与他处处为难。公孙衍有心再搞一次反秦同盟,但自身在国内的地位都不稳固,哪有精力再搞国际运动。公孙衍终于忍无可忍要与田需摊牌。公孙衍对魏襄王道:“我竭忠尽智,想让魏国重振雄风,但田需总是从中破坏,大王您又总是听他的,这样我就会一事无成。现在我与他必须有个了结,如果他侍奉大王,我就走。如果我侍奉大王,让他走。”
魏襄王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就算我杀了他,又能怎么样呢?我保证从今以后不让他干涉你的事情就是啦。”
公孙衍获得了魏襄王的保证,便开始张罗他的第二次反秦同盟。公孙衍听说齐国的田婴在齐国非常吃香,齐国的大小事情都他说了算,还听说他的那个著名的小儿子孟尝君田文是个狂热的抗秦分子,便向田文发出邀请,请田文来魏国共同组织抗秦大事。当田文在魏国的地位稳固之后,公孙衍又去韩国为相,这样韩魏两国为了抗秦又一次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当然他们还要张罗更多的国家加入到反秦同盟的阵营当中。
惠施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不过他年纪大了,萌生了引退之心,于是鸟悄地离开了魏国,往宋国赶去,在那里庄子还等着与他进行学术讨论呢。
走了惠施,张仪和公孙衍的故事还没有完,不过也快接近尾声了。纵横家们斗来斗去,精彩过后,不知为什么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日期:2008-6-2 22:13:27
第八章各有所求
1.扫平后院
打败了公孙衍组织的合纵联盟,张仪又回到了秦国的相位。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再次将扩张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群臣纷纷献计献策。
司马错认为秦国应该向南发展,先经掠巴蜀。一提到巴蜀张仪差点乐了,这个想法也太土包子了。
当时巴蜀生产力水平低下,位置偏僻,中华文明的春风还没有搅动那里的空气,华夏传统的细雨还没有滋润过那里的土地,那里的人民仍然生活在半原始状态。巴蜀地区四面环山,交通困难,只有有限的几个出口与外界相连,即便如此也是山路十八弯。到了唐朝,李白走了一回,遂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张仪满脸不屑,提出了自己设计的宏伟蓝图。“秦国的出路在东方,秦国的目标是韩国。秦国应该联合楚魏对韩国用兵,让楚国攻取南郑,魏国占据南阳,秦国攻取新城和宜阳,这样秦国东出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而且还可以顺势吓唬一下周国。周天子一害怕,就会乖乖地将象征周朝统治权的周鼎乖乖交出,秦国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秦国的王业就成功了一半。那是多么广阔的前景,那是多么气派的鼎,那是多风光的举动啊。与此相比巴蜀之地简直是荒芜之地,向巴蜀进军真是费力不讨好。”
张仪说完,满有把握地认为秦王将采纳他的建议。司马错说话了,虽然没有张仪的滔滔雄辩,和富有感染力的现场说服效果,但句句在理,字字服人。他说:“攻韩国,临二周,夺九鼎,挟天子令诸侯虽然很有看头,但是不如占据蜀地来得实惠。国家的富裕是以宽广的耕地为基础,军队的强大靠得是大量财富,如果想成就王业,就不能树敌过众。现在蜀地政局混乱,秦国正好可以以解放者的面目出现,如此则广地、富民、树徳。如果按张仪所说出三川,临二周,攻韩国,韩国周国必然会联合起来抵抗秦国,魏国楚国也会做他们的后盾。秦国将陷入无休止的苦斗。因此,伐韩不如图蜀。”
秦惠王听完两人的辩论,最后采用司马错的建议。张仪这才发现自己低估了秦国人的务实精神。秦国人不像他所熟悉的山东人那样喜欢追逐虚名。秦惠王的考虑则更为长远。前年,秦国与三晋联军交手之际,义渠人在后花园放的那把火至今仍让秦惠王心有余悸。司马错的提议正好符合了秦惠王心中的想法:攘外必先安内。秦国只有在函谷关以西树立起绝对的权威才能放心大胆地与山东六国周旋,而且占据巴蜀便可以实现对楚国的包夹之势,为以后进攻楚国提供便利。
司马错,没有错。据司马迁讲,司马错还是他的远祖。
于是一个新的门罗主义成被列入秦国的发展纲要。两千年后的美国也几乎走了同样的道路,美国在与欧洲列强在世界范围内争霸之前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确保对美洲的决定控制。
秦国开发大西南计划正式启动。
第一步,军事占领。
在这之前,巴蜀地区发生内讧,蜀国攻打巴国,巴王抵挡不住,只好采用引狼入室的下策,向比他们两国加起来还强大的秦国求救,秦国乐不得地披着解放者的羊皮向巴蜀进发。领军的将领是司马错和都尉墨。这支秦军沿着汉中石牛道向蜀挺进,走完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绕完了一个弯又一个玩,走得秦军士兵都急了,纷纷嚷嚷“说是让我们去打仗,猴年马月才能加到人头啊?”正说着呢,前面豁然开朗,看来是到地方了。蜀王领着他那点军队已经恭候多时了,地点是葭萌(四川剑阁附近)。一看到敌人晃动着鲜活的人头,秦军士兵眼睛都绿了,司马错一声令下,秦军迅速组织起进攻。
原始粗糙的蜀军哪里是训练有素的秦军的对手,秦军士兵轮起大刀一顿横砍竖剁,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秦军士兵抱着砍下的人头很解气地说:“能砍这么多脑袋,还真对得起咱这双脚。”蜀王扔下他的军队,落荒而逃,结果跑也没跑利索,被秦军在武阳(今四川彭山),追上杀死。蜀王临死还纳闷呢,我的军队很勇猛的,怎么今天这么菜啊。蜀国就此灭亡。
巴王满心欢喜地盼来了解放者秦军。没想到秦军却突然脱掉解放者的羊皮,露出了恶狼的本来面目。巴王好不后悔,但是已经迟了,只好乖乖地做了秦军的俘虏。巴国也宣告结束。
第二步,殖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