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什么章,我看你在这样贪财下去革委会要给你盖章了。你叫他们来的意思,不就是平时咱们帮了人家那么点,现在要人家过来干嘛,明摆着啊,人家能空手来。别耍那个小聪明,真有人给举报了,咱俩都等着挨批斗吧。”胡立强小声的说着。
日期:2013-05-28 10:41:17
“挨什么批斗啊,今天来的这些哪个不是斗别人的。和他们走近关系有什么不好的。只要你站正确队伍,你在坏也是好。站错,你在好也是坏。汉奸在抗日胜利后,都能被说成什么什么曲线救国,那是汉奸有可用之处。
到什么时候大家都得吃喝拉撒,我们管着这个,不学会运用这个,在好也没人说你好。人都说是以心换心,其实就是以心换实惠。别看你读书比我多,为人我真不服你。你还看不清形式啊,现在造反派的这些,也不是前几年那么热衷毛主席了,现在他们自己都说自己在瞎胡闹。哪个不是想着填饱自己,让家人舒服自在的活着啊。行了啊,别叨叨了,赶快给大家准备饭去。”
黄桂花拉着胡立强向屋里走去。胡立强的怕老婆很大的在于,今天的一切是老婆创造的。
日期:2013-05-29 13:08:45
送走客人,收拾完毕。两个人搂着孩子躺在床上。
“唉,咱俩都30了,总算有自己的孩子了。你说咱俩结婚这都快10年了,怎么就没个孩子呢。要不去看看,我听说王屯公社下放来一个北京的老中医。哪天去看看。”黄桂花躺在床上说着。
“要什么要啊,有胡杨就行了。春生他两口子也都说了不会和孩子相认。这孩子脑袋这么大长大了肯定聪明。”
“胡杨,这个名字挺好,咱俩的姓。孩子是真不错,不过毕竟不是亲生的。他们说不认就不认啊,根里管着呢。还有什么不能光听他们的,嘴是两张皮,什么不能说啊。我交代你的让春生给写个字据你让他写了吗?”
“春生那人你还不了解啊,写什么字据啊,都是自己家人,他还能反悔啊?”胡立强嘟囔着。
黄桂花猛的坐了起来说“什么,没写。你怎么想的啊。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300块钱可不是小数,到时候两口子把眼看好了,不承认了,来抱孩子,我们怎么办。春生为人怎么了,人心隔肚皮。”
“要去你去,我是开不了那个口。谁把孩子送走不心疼,人家心疼着呢,你在让人家写这个。”胡立强反击着。
“你不去我去,就你那脸值钱。什么时候吃亏都吃在死要面子的份上。就说这次,春生都说了,有个200多就差不多够了,你死活的说给300。人家说以后用粮食慢慢还,你又说算是过继孩子的补偿吧。你冤大头啊,还是钱太多了啊。我们俩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不到60块。”
“行了,你有完吗,这是个命。是人家身上掉下来的肉,300块钱多啊,别说什么工资,我们家靠工资吗。你倒腾抠把出来的钱少啊。”胡立强扭过身,背对着黄桂花说着。
“我倒腾,我抠把,那是为了谁。为了我自己吗?我要不这样,你还能天天顿顿肉,餐餐酒的造。我告诉你,明天我就去。”
“你去归去,别让立强他媳妇知道啊,这事可是说好了的,只能咱三个知道。对家里那些人就说,是立强嫌弃孩子给咱的。”
“也就你那么傻吧,她曹熙萍能不知道,家里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给她看眼睛,她能不知道。也就是怕人家说她是卖孩子看眼睛装不知道吧,有那二两墨水的,都没什么好东西。”黄桂花因自己没文化,讽刺着他认为心眼多的文化人。
“你能不能不用你那小心眼想别人。就算人家知道,但是咱答应了,也得去做。还有你别去了,过几天我在回队里的时候,我让他写吧。你去了还不知道在裹什么乱呢。”
“行,那要是他写不来,我就自己去。”说完黄桂花躺下,不再说话。
日期:2013-05-29 23:09:56
“杨帆,杨帆。”胡春生抗着打铁锤,在杨帆家门外叫着。
“哦,春生啊,有事啊,进来说吧。”杨帆从屋里出来让着胡春生。
“不进去了,就是有个事想和你商量一下。”胡春生放下铁锤。
“哦,什么事,你说吧。是不是让我搬过去照顾熙萍啊,行,这孩子送走两天了,我正想着今天搬过去呢。”
"不是这个,是熙萍看眼睛的事。”
“哦,熙萍同意去看了啊,那太好了。我这就去公社给我爸打电话,我都劝了几个月了,都不听。你怎么劝通她的。真是太好了。”杨帆极度兴奋着。
“不是,你听我说完啊。现在还没和熙萍说,所以来找你商量。上次你不是让你爸问了吗,说需要住院治疗。熙萍是担心钱,也不愿在给你添麻烦,所以一直不肯去。这不现在,四哥把孩子抱走了,借给300块钱。我想带她去北京看眼睛,可是不知道怎么和她去说这个钱,要说是四哥借的,怕她在想成这是孩子换的钱,更不肯去。所以想来和你商量,商量。”胡春生蹲在树边说着。
“哦,钱到不是很大的问题。我和我爸和我两个哥哥也说了,都能借点。主要是怎么让她同意去看。这都大半年了,也没能做通她的工作。也怪上次那个下放来的周医生,要不是他说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痊愈,熙萍也不会坚持着不在去治疗。“杨帆愤愤的说。
”现在还说这个做什么啊,得赶快想个办法,这个拖的越久不就越难好吗。”胡春生抬头看着杨帆,期待着能在她嘴中给自己个良策。
日期:2013-05-30 12:09:32
"你别看我啊,我能怎么办啊。你说她害怕回北京,我们都劝说去别的地方。害怕花钱,什么办法都劝过,害怕治不好,也又让那个周医生去说现在有新技术可以痊愈。所有能劝的都劝了,她还是不去。能说的语言都说了,以死相逼也用了,还能怎么办啊。要不你去屋里坐会,我去知青点,叫刘冉。那丫头鬼点子多,咱仨一起想。不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杨帆无奈的说。
刘冉,1955年出生于北京,父母同为部队宣传干部。71年被运动波及,也因此刘冉失去了参军的机会,与72年下乡。因从小体弱多病,从未从事过重体力活。来到这广阔天地,新鲜感褪去后,经常会用一些小聪明逃避劳动。在这个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集体中自然也受到多方排挤。杨帆作为知青干部,对这个鬼灵精怪的小丫头甚是喜欢。也就经常给予一些特殊照顾,刘冉打心里也就拿杨帆当成了自己的大姐姐。
在路上杨帆把事情原由告诉了刘冉,刘冉一边走一边想着各种办法。到了门口看到正蹲在门口愁容满面抽着卷烟的胡春生说:
“姐夫,这主意我想好了,也绝对管用。但是咱得说好,以后我要是有什么分派任务完不成,你可不能袖手旁观。小女子的智慧是要你用体力来换取的。”
“行,只要能让熙萍去医院看病。你有多少活我都帮你干。”听刘冉这么说,胡春生赶快掐灭手中的烟,许诺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