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第51节

作者: wowo6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12 21:53:07
  偏、裨将军:
  偏、裨将军官秩两千石,无定员,东汉时位同杂号将军。偏将军的“偏”字取旁侧之意,裨将军的“裨”字取补助、辅助之意。偏将军和裨将军应当是西汉末(新朝之后)更始帝时和东汉时所置。更始帝时刘秀曾任更始帝的太常、偏将军,东汉初“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的吴汉、景丹、盖延、朱佑等都曾任偏将军,东汉末有张辽、徐晃等人任裨将军,东汉以前的朝代则无偏裨将军一称。
  这里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偏裨将军不等于偏将、裨将。偏将、裨将指主将、大将以外的将领,副将。就如偏师指主力军以外的部队。如【《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时(更始帝二年),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这里的“前部”偏将只不过是指主将刘秀以外的前军将领,而非偏将军,不可断章取义地认为朱浮、邓禹当时担任的就是偏将军,朱浮或许是任前将军,但至少邓禹传中并没有邓禹担任偏将军一说。又如【《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更始帝二年)光武乃遣邓禹率六裨将引兵而西,以乘更始、赤眉之乱。”《后汉书卷十六·邓禹列传》:“(光武)乃拜(邓禹)为前将军持节,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令自选偏裨以下可与俱者。于是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欣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引而西。”】上面引文中的裨将是指冯愔、樊崇、宗歆、邓寻、耿欣、左于这六个杂号将军。宗歆的车骑将军在东汉建国之前,更类似杂号将军的性质。又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陆生(陆贾)因进说(尉)他曰:‘……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上面引文是汉高祖使者陆贾恐吓当时在南越称王、未臣服汉朝的尉他之说,即汉朝不用派大将军出征,随便一名偏将带十万兵马就能踏平南越。又如【老子的《道德经》:“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里的上将军和偏将军都非正式的军职,而是指主将和副将。又【《尉缭子·兵教上》:“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又【《史记·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蒙武为蒙恬父,蒙武的裨将军应该也不是正式的军职,而是主将王翦的副将。

  《宋书》和《太平御览》都把偏裨将军归入杂号将军一类。【《宋书·百官上》引鱼豢的《魏略》:“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宋书·百官上》:“凌江将军,魏置。自凌江以下,则有宣威、明威、骧威、厉威、威厉、威寇、威虏、威戎、威武、武烈、武毅、武奋、绥远、绥边、绥戎、讨寇、讨虏、讨难、讨夷、荡寇、荡虏、荡难、荡逆、殄寇、殄虏、殄难、扫夷、扫寇、扫虏、扫难、扫逆、厉武、厉锋、虎威、虎牙、广野、横野、偏将军、裨将军,凡四十号。”】上面引文关于四征将军为魏武帝(曹操)所置的记载不尽准确,这会在后文四征将军部分说明。之所以引用这段引文,关键还是在“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可见东汉的偏、裨将军地位并不低。重庆三峡博物馆有一枚东汉偏将军印为金印龟纽,具体的图见上文朝官篇“七.一些补充”下的印章部分。东汉的九卿不过银印青绶,不过九卿的地位应该还是高于偏裨杂号将军,九卿官秩中两千石也高于杂号将军的两千石。【应劭的《汉官仪》:“度辽将军,(西汉)孝武皇帝初用范明友。(东汉)明帝八年以中郎将吴常行度辽将军事。安帝元初元年,置真。银印青绶,秩二千石。长史、司马六百石。”】印章的规格和官制随时间或有些变动。三国时偏裨将军的地位则要低于杂号将军,而裨将军的地位要更低于偏将军(见下面的任职者列表于禁一条)。【《三国志·吴书七》:“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张)休、(顾)承(顾雍子)并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偏裨(将军)而已。”】

  日期:2013-08-12 23:37:15
  偏将军:
  一八七年左右,马腾为偏将军。《裴注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典略曰:……灵帝末(一八七年),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马)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马腾)为军从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拜军司马,后以功迁偏将军,又迁征西将军,常屯汧、陇之间。”
  一九零年左右,徐琨为偏将军。《三国志·吴书五·妃嫔传第五》:“吴主(孙)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祖父(徐)真,与权父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徐)琨。琨少仕州郡,汉末扰乱,去吏,随坚征伐有功(一九零年左右),拜偏将军。”
  一九六年左右,曹操以糜竺为偏将军。《裴注三国志·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一九六年),后曹公表(糜)竺领嬴郡太守,【曹公集载公表曰:‘泰山郡界广远,旧多轻悍,权时之宜,可分五县为嬴郡,拣选清廉以为守将。偏将军麋竺,素履忠贞,文武昭烈,请以竺领嬴郡太守,抚慰吏民。’】”
  二零零年,徐晃因击破袁绍的偏师文丑部,而被曹操封为偏将军。《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二零零年),拜偏将军。”

  二零零年,官渡之战中,张郃背叛袁绍投降了曹操,被曹操封为偏将军。《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二零零年)太祖得(张)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拜(张)郃偏将军,封都亭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