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道,带给你更现实立体的三国,讲述不一样的国道权道人道》
第16节

作者: 名剑扬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此可见,曹操不怕天(奉供的祖宗),不怕地(宦官权贵)。后来战青州黄巾时,黄巾军势大,兖州刺史刘岱都被打败战死,却主动向名声和实力尚不高的曹操投靠,是不是就是因为看中这两点。要知道济南国就属于青州。
  这样做的结果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但带来的宦官权贵的忌恨。
  后升迁为东郡太守,曹操却选择了激流勇退,托病罢官去了乡下,春夏读书,秋冬弋猎,也如很多名人士族那样隐居。
  在另一个地方,袁绍已隐居很久了。
  温馨提示:国难当头之际,总有英雄儿女挺身而出,让人可歌可泣!但国难时,发国难财的却总也少不了,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就是人的境界相差。古人常将国家比作庙堂,庙堂破烂,有人抽梁藏瓦占为已用,有人修砖补瓦,有人以身顶柱,有人想推倒重建。哎,原来古人也早就知道建设国家就是搞房地产么......
  日期:2013-07-02 21:57:07
  九 你在隐居啊,真巧,我也在隐居
  如果说影响曹操一生最重要的人是谁,袁绍当仁不让。

  小时是最铁的伙伴,发展时是最重要的伙伴,最后又是最重要的对手。一起玩过,一起共事过,一起并肩战斗过,最后拼斗相杀。
  两人其实有很多相同点,都是世家门阀子弟,两人都爱结交游侠,都为奔走之友,都恨宦官图灭宦官,内地里两人也都受了宦官的荫护。曹操的养祖父是大宦官这个自不必说了,袁家也受了宦官中常侍袁赦的很大支持,袁逢与袁槐都官至三公跟宦官也脱不了关系。还有两人都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入仕,起点都不低。袁绍最初为县令,曹操为京城一区公安局长,很快也迁为县令。
  不过,不同的地方也非常多。
  首先,袁家地位更为显赫,而袁家的立业人袁安是当时士族领袖,袁家与士族的渊源更深。其二,袁绍长得帅,仪表堂堂,而曹操五短身材。这个真的很重要,只是最终被曹操逆袭了。其三,袁绍完全没有宦官关系的负面影响,而曹操却甩也甩不脱。有人说,曹操出仕就棒杀蹇图是向反宦官联盟交的投名状。但即便如此,士族不肯与他结交,许邵就曾以此鄙其为人。其四,在曹操在仕途上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袁绍早早的去隐居了,而且是长时间的隐居。

  隐居不是袁绍的专利,很早的时候就有名士罢官不做选择隐居了。他们有人为了避世,有人却以此沽名钓誉。因为朝廷以推荐为选拨士族当官的方式,很多假学士也搞起了这一套,钓起当朝的胃口,等到朝廷给的官阶差不多才出来。一时成了一种风气。
  袁绍是哪一种呢,我看是后种了。
  起先是母亲病故服丧,百善孝为先,这个是应当的。有人不服丧是要会被弹骇的。这一服丧就是三年,这可是最重的服丧,通常是三种情况才这样,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但服丧期满,该出仕吧。不,他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而这位父亲不是他亲父,袁绍的亲父是袁逢,后来被过继到三叔袁成。这位继父也官至中郎将,但去世的早。六年期满,该出来了吧,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国家也很需要这位才俊,多次征召。又被他拒绝了。他要继续隐居。

  是真的要隐居吗?假的。他一直就没停止暗中交结士族游侠。况且他所居住的地方是京城,能算哪门子的隐居吗?袁绍还搞声势很大,很多人争相与之结交,常至门庭堵塞,跟深圳的梅林关有得一比。一度引起了宦官张让的不满,他愤愤然地警告说:“袁绍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这话很露骨也很恐怖,直指他图谋反叛,这可是了不得的大祸!袁隗听到风声,连忙以长辈的身份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但袁绍根本就不听他的。

  牛人总是能特立独行。
  这样一直到了黄巾起义了,取消了党锢,袁绍才应了何进的召辟。多年的隐居没有白费,所积累的人脉让他迅速打进了权力的核心位置。先是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向何进建议,要壮大实力,消灭宦官势力得需招揽人才。何进一听,是啊,就咨询招揽哪些人才呢,于是袁绍被郑重推荐,如同头牌介绍。此时的何进除了宦官,就数他的势力最大了,外戚身份更兼位高权重。在袁绍之后,才又继续招揽了何颙、荀攸及河南人郑泰等人。

  而曹操又不同了,他隐居既不属前者,也不属后者。
  他的隐居有目的,但不是为名。他在学习,他在思考,他在观望!

  温馨提示:以退为进,这也是一种权谋,古人搞隐居,民国蒋介石搞下野,结果有人把官搞大了,结果到处呼声拥护蒋总统,不当还不行,不当国家大乱。日常工作中,有人也会这样搞,比如请假不上班,闹辞职,以谋加工资受重用。当然这样做你必须得有恃在手,要么非你不行,要么失去了你会造成公司非常大的损失或打击。否则,很容易得不偿失,假辞职变成了真离职,请假不批被辞退。

  日期:2013-07-03 22:29:30
  九 学习和思考,人生两大法宝
  曹操退居乡下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任顿丘县令时,受妹夫宋奇案的牵连被免官。
  那一次是被动的,却给了他一个好的机会去反思。在顿丘任上,他干的很爽快,在后来给儿子曹植信里,谈到这段经历让他引以为豪。突生变故被罢免,想想他的内心会怎样翻腾。更何况这个宋皇后及家族的案件,很冤枉很无风起高浪,牵涉非常深,非比寻常,很令人深思。
  这一次罢官的原因,已经无法考究。但他绝对是有心来让自已静一静,闭上门来学习,好好思考的。曹操不是爱静之人,他也不是爱学之人,相传小时候他可是整盅了许多老师,而他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是辩论,辩到老师无语以对。
  但这个时候,各地起义正风起云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季,四方人心浮动。

  风不止,树能静吗?
  曹操做到了。选择这个时刻静下来。后来伟大领袖毛主席年青故意选在闹市里读书,是否就是锻炼这种能力?要知道,主席很推崇曹操哟。
  而极有可能就在这段时间,他熟读了孙子兵法。为后来创作《孙子略解》打下了基础。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
  冀州刺史王芬让许攸来劝说曹操加入他们刺杀灵帝的计划。原来那位曾以道家学说谋劝桓帝的法术家襄楷,这次同陈蕃的儿子陈逸与王芬密谋。襄楷以他高深的道术,道:“从天象来看,不利于宦官,那些黄门、常侍们真的要被灭族了。”这预言真的印证了,可时间稍稍晚了大约一年。王芬听从,就与各地的豪杰互相联系,另一边上书说黑山地区的盗贼攻打抢劫他属下的郡、县,想以此为借口起兵。可见此时已是贼中有我,我中有贼了。正好灵帝想到北方来巡视他在河间的旧居,王芬等计划用武力来劫持灵帝,杀死那些常侍、黄门,然后废黜灵帝,另立合肥侯为皇帝。有了这个计划,便想拉拢更多帮手,于是想到了曹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