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道,带给你更现实立体的三国,讲述不一样的国道权道人道》
第19节

作者: 名剑扬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哎,底层民众他们争不到自已的权利,于是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无时不刻的幻想,幻想着包青天,幻想着名君降临,幻想着盛世大治。
  最后通观灵帝一生,十二岁即位,在位二十二年,不以残暴留名,却以昏庸淫乐宠幸宦官而列为历史最无道皇帝之一。
  温馨提示: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就像史书,虽让我们得以了解历史,但被后世很多弄权者作为教本,学得很多弄权之术。明明是独夫民贼,只要作事隐蔽再加上有意歪曲宣扬,竟能蒙蔽许多人,还将他们高高贡起。悲哉!
  另外号外,第二部完,将开更第三部《英雄群起》,敬请继续关注!
  日期:2013-07-07 20:20:28

  第三部 英雄群起
  一 诛阉行动
  何进大权在握,袁绍就开始献计诛阉了。
  第一次是在除去蹇硕之前,袁绍通过他的内线,何进的门客张津劝说何进将宦官一网打尽。但宦官很懂得生存进退之道,主动将蹇硕献出,示好何进。于是便没有了下文。
  在拨去蹇硕及董太后这两个障碍之后,袁绍这次亲自上阵,再一次向何进劝说道,“从前窦武他们想要消灭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害,只是因为消息泄露。五营兵士一向畏惧宦官的权势,而窦氏反而利用他们,所以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兄弟同时统帅禁军劲族,部下将领官吏都是俊杰名士,乐于为您效命,事情全在掌握之中,这是天赐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去大害,垂名后世,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袁绍这一说辞很有说服力,可行性已说清,打消何进顾虑,而更重要的是点出垂名后世,可是莫大诱惑!
  虽然袁绍后来的引外兵之策,很受人诟病,但这个建议最是适时之选,趁新帝新时期,打铁要趁火,除去大祸患,收到大名声,可谓是名利双收,一下子捞到厚重的政治资本。可见袁绍是一位搞政治的好手。
  但事情并没有所料那么顺利。何进是听取了,但何进有自已的小九九,他的想法是先削除宦官的权利,于是向同父异母的妹妹何太后建议,请求全部撤换宦官职权,委派三署郎官代替。何太后不答应,说:“从古至今,都是由宦官来管理皇宫内的事情,这条汉朝的传统制度,不能废掉。”这说辞跟当年窦太后的差不多。何进难以违背太后的意思,打算先诛杀最跋扈的宦官。袁绍认为宦官最亲近太后和皇帝,百官的奏章及皇帝诏命都由他们来回传递,现在如果不彻底除掉,将来一定会有后患。当年窦武诛阉时,就是先杀了几位宦官,致使其他宦官联合起来,发动政变,致使事败。何进只好继续做何太后的工作。

  可宦官从来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已做好了两个人的工作,一个是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一个是何太后的异父同母哥何苗。何苗因镇压一次叛变而封侯,官至车骑将军,握有部份兵权,也有一定实力。宦官的手法无非就是恩惠,为之办事,给之好处。这招屡试不爽,当然窦太后身边的人也是这样收买。而且不得不说女人就喜欢贪些小恩小惠。他们就在何太后身边劝阻,让何太后下不了决心。
  而何太后其实受了宦官非常大的恩情。当初灵帝想废她而立王美人为皇后,多亏宦官说情。更何况何太后在做皇后期间,凡有身孕者均遭其毒杀,只有王美人保全了孩子,但最终也遭鸩毒。何太后如此在内宫一手遮天,想必有宦官的协作。
  有这几层关系,何太后这里根本走不通。而何进原是屠夫家出身,在靠妹妹发迹之前,他整天无所事事,混于市井之中。显然他没有窦武那种决断的决心。虽被袁绍说的心动,想夺诛阉的美名,但无关切身利益,所以一遇到阻碍,事情就被搁置起来了。

  袁绍见状,再一次来献策,这一次是一剂猛药,就是召外兵来逼太后及宦官等就范。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次事情非但未办成,反让汉朝从此天翻地覆。
  温馨提示:上任之初,分民以利,很多弄权者擅于搞这一招,无非是笼拢人心,做做样子,以为是位好当权者。等到后来,他权力稳了,就不会顾及平民百姓的感受了,丑恶的本来面目慢慢显现,汉朝的王莽就是这样的。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手段更多。一些骗子的手段就是先给你好处,再放线钓大鱼,骗取你更多的利益。给你点甜头你做我的死党,送你一块糖把你骗走拐卖。我曾碰到这样一家公司,在面试时给与优厚的转正待遇承诺,等到转正时矢口否定,说根本没这样说过。所以我们要时时擦亮眼睛。
  日期:2013-07-08 21:17:26
  二 引狼入京
  这一计策一出,立马有人反动。最初是陈琳,这位后来为袁绍作讨曹檄文而扬名的人,此时也在何进周围。他劝阻道,以何进现在手握重权,完全可以一举诛阉,哪用得着请外兵。而一旦请外兵,这些手握重兵的人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曹操也是这样认为,更说的直接,要惩治宦官,应当除去首恶,只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更下了判断,此计一定失败。只是曹操是后来听说然后发的评论,可见他还不在何进的权力周围。

  但何进不听,下诏召董卓领兵入朝。这一下又有人强烈反对,其中一个就是何进为了壮大势力所招揽的名士郑泰。可见何进的谋策只局限于袁绍等人,有些人才招揽了却未用。郑泰在朝廷上进谏反对,直指不能召董卓,对他这样评述:“董卓为人强悍,不讲仁义,又贪得无厌。绝对不能召来董卓!”另有卢植等人也这样认为,但何进不听。

  郑泰于是辞官而去,并跟荀攸说道:“何进是个不容易辅佐的人。”
  从一件事就能评判一个人,可见郑泰的敏锐及坚决。但可惜后来他选择了投向袁术,袁术也重用了他,表他为扬州刺史,只是在途中就病逝了。
  而董卓呢,确实劣迹斑斑,除了前面的事迹。先前灵帝时,就想削其兵权,曾召他入朝担任少府。但董卓以兵将阻挠边境无法拉身拒绝。到灵帝病重之时,再次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命令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指挥。这可是非常大的官职并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董卓再一次不听调令。为此,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向皇甫嵩建议说,董卓违抗皇命,不听调令,是为不能赦免的大罪。叔父可以此为名,对上表示您的忠义,又为下边消除一个祸害,征讨董卓。年轻人总是偏于激愤,但皇甫嵩想的更周远,上书给皇帝,想听取灵帝的定夺。可是一向想削董卓兵权的灵帝却只是责备董卓。而董卓也根本就不听他的。

  很明显了,董卓有何进为内线。这也能解释董卓虽有黄巾之败而未受处罚以及后来不听上级张温及皇上调令的硬气所在。
  董卓这次非常听从调令,立马从凉州出发,出发前还作了一个正义凛然的讨宦官清君侧的上书。
  另一方面何进又派了手下王匡与骑都尉鲍信等回泰山老乡去召募军队。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皋,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这些行动都以消灭宦官作为口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