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亡宋兴一百年……激荡的五代史》
第1节

作者: 帝乡王彦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8-21 22:15:00
  写在前面的话
  历史可以远去,但绝不能忘记!不管这一段有多复杂。
  ————题记
  大家好,小生关注天涯已有不少时日了。大约是在高中时听说的“煮酒论史”,当时尚没有电脑,只是听说,却不曾有机会浏览各位前辈的作品,但觉得这个版块的名字起得特别古典,让我联想到了三国里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于是我记住了这。

  三年高中生活,紧张而忙碌。漫天飞舞的试卷似片片雪花,无情袭来,这倒还在其次,最令我苦闷的是,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却一点都不喜欢理科,反爱文史!于是每天都过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穷匮也………终于,高考来了!我跳出了苦海!那一刻,鱼入水,鸟出笼……
  考上大学后,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看课外书,尽情遨游在文史的海洋中,乐此不疲。而学校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书籍,更令我欣喜若狂,坐拥资源,来之不易啊!我恨不能化为饕餮神兽,一张口尽吞吾腹中。(诶……掐指算来,我也没读几本)
  后来我又开始关注天涯论坛,尔来一年有余,还算个新人!(求罩~求关注哈~嘿嘿)窃以为,看历史有时候就像看大戏,看多了心里就痒痒了,要忍不住唱两嗓子才过瘾,于是我开始酝酿着一部属于自己作品……
  90后写史,压力山大啊!一介书生,三尺微命,解析正史,谈何容易。自己也是第一次操刀,怕最怕得不到网友和前辈们认可,甚至招来“脑残”的骂名。思忖良久,我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理想,好好写下去。我觉得,每一代人都权力来挥洒自己的才情,与诸君分享,而不应该被武断地贴上某种轻蔑标签!
  那就从今天开始吧!希望我能坚持下去!
  两千年封建史,五千年文明史,从何入手?我的决定是:五代十国!从唐亡跨越到宋兴。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呢?原因很简单!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是一个英杰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这里有朱全忠,虎狼之师,四方争霸,布衣称天子。
  这里有李克用,乌衣独眼,金戈铁马,父子迭称雄;
  这里有钱鏐,盘踞江东,富国强民,“人人尽说江南好”,乱世之中竟创乐土。
  这里有孟昶,独秀巴蜀,纸醉金迷,“十四万人齐解甲”,天府之国拱手让人;

  这里有李存勖,励精图治,戎马纵横天下,三箭报父仇,再续唐统。
  这里有石敬瑭,认贼作父,割幽云十六州,甘为儿皇帝,遗臭千古;
  这里有李后主,花前月下,莺歌燕舞,可怜一旦归为臣虏,故国难舍,徒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奈何错生帝王家。
  这里有周世宗,雄心壮志,南征北战,只欲十年开拓天下,可惜流年,只恨苍天偏要妒英才,一统霸业终成梦。
  呜呼!乱哄哄五代十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唐人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捷足者先登。各路诸侯,占山为王,遍地军阀,悉数登场!

  一百年风云变幻,鹿死谁手?
  十三王交替称雄,何人胜出?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繁华过眼,谁主沉浮。
  多少豪情,多少惊叹,
  多少感慨,多少哀怨。

  都付这一纸奇谈!
  日期:2012-08-21 22:44:48
  第1章【枭雄降生】
  ————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好吧,先从一个神奇的故事说起。
  公元852年,即唐懿宗大中六年,在距离长安城千里之外的宋州,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

  宋州砀山午里沟一家普通农户家失火了,浓烟滚滚,光耀霄汉!老远就可以看见。于是,四方的父老乡亲都赶紧过来救火呀,拎桶的,拎罐的,端盆的,端夜壶的,都跑来了。可是到这家院前一看,傻了!
  哪有什么火嘛,根本就没有,连个火星儿都没有!晴空万里,白云袅袅,一切平静如常。大家不禁面面相觑,一个个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此时,一串清脆的婴啼声打碎了这一切的平静——这家妇人生下了一个男孩!嚯!敢情这巧事都赶一块儿了哈。于是,乡亲中一个长者了站出来,捋一捋胡子,抖了抖衣袖,然后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地指着这家屋子,像算命先生一样断言:“天降异象,此儿日后必当富贵!”这话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啊。
  此言一出,群众一哄而散,大伙对这似乎一点不感兴趣,老头说话云山雾罩的。
  好了,故事讲完了,但有一点需要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须惊讶,史书之上,比比皆是。最终解释权归大宋薛居正先生所有。

  这个故事正是薛居正先生讲的,记载于他的《旧五代史》中。古代大凡帝王将相出生,都要伴随些异象:有冒红光的,有冒白光的,有梦见燕子飞入怀中的,有被神龙摁倒在地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之就是标榜君权神授,天生贵子。
  如今我们已经不再相信这些附会之谈了,其实不光我们不信,古人也有不信的,大文豪欧阳修先生就不信!所以,当他在修《新五代史》时,果断地抛弃了这一桥段。
  欧阳先生好像不大看得上薛先生的著作,觉得它不符合春秋笔法,于是又偷偷修了一部五代史,这属于是私修史书,但因为修的太好了,得到了官方认证,和《旧五代史》并列二十四史之中。所以欧阳修不仅是文学家,还是史学家。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繁琐,后者简约;前者内容丰富,后者文采飞扬;前者便于我们体会人物性格,后者利于我们探究历史真相……两者有一个的共同点——都是五代史!(废话!)
  一个孩子的出生,当然不会引起朝廷的关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大唐王朝,江山万里,一天到晚都不知道要降生多少孩提,谁去理会他。
  可就是这个孩子,一个穷人家里的苦命娃,一个平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似的男孩,却有着绝不平淡的一生!谁也想象不到,若干年后,就是他,终结了大唐王朝三百年的煌煌基业!历史为之改写!

  他的名字叫——朱温。
  家里排行老三,小名朱三。大哥朱全昱,二哥朱存。父亲朱诚,一个本本分分的教书先生。母亲王氏,不知道名字叫做什么。封建社会男女极不平等,历史的主角向来是男人,女人不过是昙花一现。即使后来她被追封为皇太后,史书中也不记载她的名字,这可真的是“名不见经传”了。
  一家人靠着朱老爷子教书勉强度日,大哥朱全昱勤勉好学,为人憨厚,颇有“乃父之风”。这朱二、朱三就不同了,俩人不学无术,力气一大把,就是不干活,好吃懒做,不事生产。一家的重担全靠父亲扛着。
  这个家庭就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仅仅靠着父亲这个发动机勉强地吱咛吱咛地转着。
  不过,发动机也不是永动机。终于,有一天,发动机熄火……

  老父亲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坍塌了,一母三子一下子没了着落,孤儿寡母,坐吃孤帐,想想都感觉悲伤逆流成河。
  幸好朱老先生生前人缘好,还有不少人接济他们,可是总靠别人接济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呀,于是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投靠到萧县大户刘崇家。(注意:五代十国时期有好几个刘崇,重名了,以后会一一登场。)也许是朱老爷子生前跟刘崇有交情吧,刘家慷慨地接受了他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