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以后,我发现,我的同学,都有了明显变化。这不单单体现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开始谈情说爱了。也不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玩世不恭,成熟和世故。而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思想方法,以及学习生活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想,这大概就是时代与潮流在影响着,改变着,塑造着一代年轻人。
日期:2011-04-17 16:16:24
第一天去教室上课,大家都在争相传说着我们班的团支部组织委员,最用功的那个陈天星转系了。
“他去了英语系,而且是直接插入了二年级。”
尚晓光坐在程璐瑶的座位上,他身边围了一群人,外围还有几名女生,也探着脖子在打听。
因为程璐瑶的座位在教室居中的地方,所以我和徐佳进门就看见教室的中央,众星捧月般围了许多同学。不用上去看,我就知道尚晓光是中心。他一贯喜欢聚众演讲,他讲话的声音,我进门就听到了。我敢保证,全班同学都熟悉他的声音,还好,他的声音还算浑厚动听。
平时我极少凑那份热闹,也不喜欢捧尚晓光的场,可是今天太意外了,刚才我和徐佳在走廊碰见马欣时,他见我们就说:“嗨,你们俩听说了吗?陈天星转走了!”
“转哪去了?”徐佳睁大眼睛,惊讶的问。
老实厚道的马欣笑了笑:“你们进班一问就知道了。”
“可惜!”我边走边说。
马欣已经走在我们前面,听我说这句话,马上回过头问我:“可惜什么?”
“烧饼店关张了啊。”
“哈,真的啊!”他摸了一下他的脑袋,憨厚的笑了笑。
我知道他平时没少吃人家烧饼才这样逗他。
我和徐佳刚进门,就听到了尚晓光对大家说的那句话,我俩对视一眼,一起上前围了过去。
尚晓光正说在兴头上,望了我一眼,装作没有看见我们,继续说:“人家是大鱼呀,我们中文二班水浅,养不住。走是对的,说不上以后毕业分配能去外交部呢,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当外交官呢。”
“我说他平时总是背英语单词呢,我常吃他烧饼,就发现了端倪,他把《许国璋英语第二册》都要翻烂了。这个陈天星,真不是池中物。”高飞在一边添油加醋的应和。
杨涛一言不发,不停的转着水汪汪的眼珠,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像心不在焉,又好像心事重重。
程璐瑶坐在桌子上,默默的看着尚晓光,眼睛里充满了迷惑。
吴丽丽大声说:“哎,想想我们二班,也真对不住人家陈天星,这一年的时间,你们男生吃了人家多少烧饼啊,大概是陈天星支持不住了,才躲到外语系去了。”
“他不至于,他家条件不错,他父亲是他们那里林业局的副局长,怎么也供得起他。”
潘世杰看看吴丽丽,在替她打着圆场。
我想,他大概是怕吴丽丽的话,引起男生的公愤。
“试问,你们手拍良心想一想,你们谁没有吃过人家的烧饼?”吴丽丽又不合时机的说了一句。
我捏了一下徐佳的胳膊,她笑了笑,看样子,她没有忘记她也吃过陈天星的烧饼。
潘世杰深深地看了吴丽丽一眼,眼睛里已有了几分责怪的意思,他大声说:“男生之间,这很正常。”
“是啊,有时他去食堂吃饭,我们男生谁碰见谁都会给他打一个好菜,大家心里都不空。”
孙伟抬起眼皮,傲慢的对吴丽丽说。
下午班会时,杨涛站在前面小心翼翼地说:“我们班委会有一个小提议,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我们每个人交一元钱,给陈天星买一件纪念品怎么样?”
“同意!”全班同学异口同声。
“嗯,一个人在一个集体呆到这个份上,也就够了。”尚晓光在下面大声说,之后他嘿嘿一笑。
晚上在食堂吃饭时,孙富强端着他的那份饭菜凑过来,“哎,我说老乡,听说你们班出了新闻?有人转系了?”说着,他大咧咧的把他的那份土豆炖豆角放在桌子上,把筷子上扎着的两个馒头放到菜盘上。徐佳往我这边挪动了一下,一条凳子正好可以挤三个人。孙富强笑嘻嘻的坐下,也不等我搭话,拿起筷子,对着上面的馒头就咬了一大口,噎得他直抻脖子。对面几名女生,一看就是新入学的新生,怯生生的看着孙富强,腼腆的低下头,偷偷的乐。
“别出洋相了,吓着人家小同学了。”徐佳板住笑,装出十分正经的样子。
陶正阳走过来,在后面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孙富强的后背,“下去了吗?”陶正阳笑呵呵的问他。
“嗯,谢谢班长。孙某差一点为一口馒头窒息。”
“夸张!”徐佳瞪他一眼。
陶正阳从邻桌拽过来一条长条凳子坐下,孙富强一见,立刻换到陶正阳的凳子上。“挤在一起吃饭我就急,不然能噎着吗?”
“谁请你了?”
“不请自来。”徐佳和孙富强一来一往的说笑着。
“你是怕沈云舒抢吧。”陶正阳调皮一笑,看了我一眼。
日期:2011-04-18 14:26:29
不等我搭话,孙富强就笑着说:“她才不会抢呢,她能把自己那份吃完就不错了。”说着他看了一眼我面前的一份鸡蛋炒黄瓜和一个馒头,然后他又对徐佳说:“你怎么不买这个菜啊!”他用筷子指了一下我的菜盘。
“嗯,云舒喜欢吃这个,我在没有炒豆芽的时候才买这个菜。”说着她指了指她面前的那份肉丝炒豆芽。
孙富强端起菜盆喝了一口菜汤,又侧过脸对陶正阳说:“学校允许转系的事,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学中文的,干嘛非要去学英文呢,早干啥来着,能跟上吗?”
“这个你就是看三国替古人担忧了。听尚晓光说,陈天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了,他以前打算考外专来着,阴差阳错学了中文,可能真的学了中文以后,还是难改初衷呗,所以又去学英语了。徐佳不等陶正阳搭话抢先对孙富强说。
“恐怕没那么简单吧,是不是他听到什么风声了,学英语将来分配方向能更好一些。”孙富强说完看看我们三个,一副试图得到答案的样子。
见我们俩不吭声,他又转向陶正阳。“正阳,你说。”
陶正阳沉思了一会,缓缓地说:“英语将来肯定是方向,现在国家的形式不同了,从小的方面说,不提倡“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也能当接班人”了。从大的方面看,就是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方不仅仅指国内范围,虽然眼下一些人解放了思想。但是要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奔小康,说来说去还是要靠人才。要真正改革开方,学习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懂外语怎么行呢?所以依我看,真正想学习外语,而且能学好外语的那些人,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证明他们有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他们是桥梁,是纽带啊,是未来的人才啊。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真不愧是一班之长,的确远见卓识。”我由衷的说。
陶正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还是省城的人比我们懂得多啊。”徐佳赶紧奉承。“不过 我们学中文的人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吗?”
当然能,我们现在不是说的陈天星吗,我联系到了当前国家的形势上了。说着,他笑着看了看徐佳。
“陶兄是受他爸爸的影响吧,你们还不知道吧,他爸爸是处长,能不了解国家政策吗?”孙富强笑嘻嘻的说。
“哦,原来是干部子弟,失敬失敬。”我边收拾餐具,边半开玩笑的看了一眼陶正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