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被妖魔化的国企内部:国企记事》
第19节作者:
上官二少 日期:2013-08-13 22:26:22
黄欢知道,这件事情没完。
黄欢了解到,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李龙的处理方式是冷处理。就是遇到这样的事情后,一直拖在那里不办,一直等那些事情被大家淡忘,最后不了了之。李龙为此受到王猛的多次批评,但是李龙背后一直有赵怀银支持,所以李龙也就一直这么过来了。
黄欢这次对国保的处罚,也许算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面对这件事情。从最后赵怀银的态度来看,他明显是不想面对这件事情,而王猛的态度不明确。想起国环和国保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黄欢的背上突然有种凉飕飕的感觉。
难不成,自己真的是那头初生牛犊?
如果赵怀银因此事对黄欢有成见,黄欢以后的日子将很难过;如果王猛因黄欢的处理方式不满意,黄欢的日子将更难过了。
总之,二人只要有一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不满意,黄欢的日子都不好过。
只是,黄欢想不到在今后的日里,他要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国保。
但就是这第一次的处理方式,为以后处理国保的事件指明了方向。
而黄欢后来的上位,也很可能跟处理国保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这次处理国保,之后国保的质量明显提高。而且,随着之后一次有一次对国保的“敲打”,国保的水平也是不断的长进。
日期:2013-08-14 18:48:32
这样想来,也许王猛是真的想做一些事情,奈何被“掣肘”。而赵怀银,虽然有意维护国保,但在心里也不希望国保有问题。他们两人之间虽然是矛盾关系,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点:都不希望国保的质量有问题。
而黄欢以初生牛犊的架势闯入这股洪流,无形之中竟然找到了这个平衡点。
这本来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就这样过去了。
也许黄欢忽略了另外一点:
国保本身也不希望自己存在问题,但是最为国企,因为机构臃肿,很多事情难以解决,不到万不得已很难改变。而黄欢的出现是一种推动力。国保在阵痛之后质量的改观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家还是向往美好的事物的。
这也是我们的希望。
国保事件半个月后,国环下达了新的任命通知,任命黄欢为供应部副经理。
这个任命有些出乎黄欢的意料之外,因为当初王猛给黄欢的承诺是主任级别。
但是对于这个任命,黄欢也坦然接受。这么多日子的拼搏,黄欢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
任命下达的那天,黄欢刻意躲了出去,避开了这个风头。也没有找几个熟悉的人庆祝。接下来的几天,黄欢也是没事人一般。有人提起,黄欢也是淡然一笑。
在黄欢的眼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起来,他也不过是国环的一颗棋子,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在自己变得足够强大之前,一切还是低调为好。就是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其实也应该低调。
黄欢能够明显看的出来,林兴在这段时间变得有些沮丧。
林兴是一个自信的人,平日在公司里分析公司的形式和各个领导的性格,总是侃侃而谈。也许在他的眼中,他应该是运筹帷幄的人物。但是现实一直打击着他,数次任命,他一直以为自己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却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消息。他现在只能不尴不尬的挂着一个虚职。
看到林兴这个状态,黄欢只能尽量离他远些。
而黄欢也知道,林兴也会在某一个时刻,将自己“分析”一番。黄欢甚至能够感觉到,林兴对自己的定位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傻。
日期:2013-08-15 22:00:50
第十七章 :李巧
有一个很可悲的现象,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尽其才。
人之所以未能尽其才,往往跟自己有很大关系。比如,那些隐士;还有一种,他们不去努力争取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没有机会尽其才。
李巧就是这种人。
在国环,放眼望去,领导层清一色的基本都是外地人。这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也是有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人的不努力。
本地人往往因为衣食无忧,进取心就不是很强。如果有个机会要“拼命”,冲上去的往往是“外地人”。所以,得到机会的,往往是外地人。这倒不一定是因为本地人才能不行。
李巧曾经在外企工作过多年,正规的管理流程很是精通,也学到了外企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外文水平也不错。但是现在却只能在国环落魄成为一个仓管。
李巧曾经说过,之所以到国环,是因为国环离家很近,工作也很轻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