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契约》
第7节

作者: 鄢晓丹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用说,此刻孟浩是去丈母娘家吃午饭的。两亲家邻着两个小区,杨敏华这里属六号区,与孟浩隔几栋楼。亲家吴玉芬住七号区。两个小区都是用铁栅栏围墙封闭管理,中间隔条水泥路,孟浩小两口回娘家必须从杨敏华这楼把头经过才出得了小区大门。
  远是亲近是瘟,当初杨敏华决定从小两口的对门搬走,她原想走得远一点。但孟浩不同意,说两边老人都离他近,有啥事他方便照顾,每天跑十趟八趟也不用担心天会黑,于是由孟浩做主将老两口的房子以大换小,用一套中户型的两居室才换来了这栋楼位于一楼的小两居。可是,杨敏华夫妇住到这里近六年了,除逢年过节,平常日子孟浩能来几趟?不是他不愿回家,从事记者这一行,除了单位里的常规工作,接到采访任务就得立即出发,因为忙,通常情况下,他来只在门厅站几分钟,或隔在窗户外面问一句“妈有事没?”,若没事,他问完抬脚走人。杨敏华觉得这不算,儿子回来没说几句话,没陪着吃吃饭,也叫回家?可是,丈母娘的饭他倒常去吃。每想起这些事,杨敏华心里就会生出不痛快。此时她将面碗往窗台上一搁,扭头喊老伴:“当家的,咱孙女多久没来了?我今晚做粘豆包,豆已经蒸好了,你这就给孟浩打电话,叫他们晚饭回来吃。”

  孟喜成坐在桌子那边吃面,没抬头,说:“现在企业考核严,管得紧,工作不好干,年轻人正事都忙不过来,为个豆包叫他们跑来跑去,添乱。你做好我给他们送过去。”
  杨敏华“嗤”一声:“你懂什么?儿子姓孟,媳妇可是姓唐,他们成天往丈母娘家跑,最后连儿子带孙女都成丈母娘的了,我白给人家养大个儿子!”

  “你那是老脑筋。”
  “老脑筋怎么了?你不想儿子难道还不想孙女?嫣然刚生下来那会儿巴掌大的一团小人儿,从医院抱回家就我搂着睡,半夜起来打牛奶,一把屎一把尿带她到六岁,现在跟我倒不亲了……”杨敏华说着开始抹眼泪。
  孟喜成无语,赶紧放下碗筷拨电话。
  孟浩的电话无人接听。
  不是孟浩故意不接电话,上周周末他跟随《砂城日报》社的几位记者去酒泉,是汉武御酒厂马总邀请的,人家打算在砂城建经销点,请砂城的笔杆子们写点东西放到报纸上做宣传,让砂城消费者对汉武御系列白酒耳濡目染,扩大这个牌子的影响,从而打开砂城及周边地区的销路。一干人到酒泉后,下榻在汉武御酒厂旁边一家五星级宾馆,逐一参观了酒厂从原料、发酵、蒸馏、储存、勾兑、窖藏、质检到酒瓶包装出厂的全套生产线,采访了酒厂的几位管理中层和正在作业的工人,当然主要是接受马总亲自出面的隆重接待,酒足饭饱还给每位记者奉送了一份精美礼品。酒厂的任务完事后,趁着出差机会,记者们直接杀向敦煌,返回时又去张掖看丹霞地貌,一路拍了不少照片。这几天孟浩上班呆在办公室里整理照片,又赶着写了一篇宣传汉武御酒的“命题作文”,忙起来就忘记给手机充电了,中午下班前两块电池全部用爆。

  事情说到底该怪唐嫣,她制定的家庭节支措施之一包括节电项目,细致到了两个人的手机充电器都放单位里,在单位充电,省自家电费。

  唐嫣当工人真真可惜了个人才,她适合搞企业精细化管理。孟浩暗暗自嘲一番,中午临出办公室门才匆忙将手机插上电,这会儿手机根本不在身边。
  但孟喜成夫妇不知道这个情况。
  “白白养大个儿子,心里只装着丈母娘家,没有亲生的爹娘。”
  杨敏华的眼泪又止不住了。
  “我再给唐嫣打试试。”
  孟喜成换了一个号码拨出去。
  唐嫣的电话却一直占线。
  “你看看,我说的没错吧?两个白眼狼,见不到人影不说,他们不来电话也都不说了,我们打过去,居然不肯接!”

  孟喜成想了想,安慰老伴道:“可能他们真有事脱不开身,我下午打。”
  一再的电话,结果碗里、锅里的面都坨到一起了,不仅老两口午饭没吃好,孟喜成还费了半天劲才劝住杨敏华的眼泪,心里也不禁埋怨儿子。
  日期:2013-06-13 08:28:39
  孟家人丁不旺,只孟浩一个孩子,最早那一代独生子女。也并非孟喜成特意要响应号召计划生育,开始计划生育的头几年单位管理松懈,计生干部睁只眼闭只眼,若出现超生的职工,对上面搪塞不过去了收收罚款了事,很多职工躲着生了二胎。可是杨敏华年轻时户口在陕西老家乡下,嫁给孟喜成后才来到砂城,在矿冶集团生活服务公司当家属工,工资虽低,工作却轻闲,每个月只在月末几天到住宅小区抄抄水表。那年孟喜成的老母亲病了,杨敏华主动辞去工作,带着仅三岁的孟浩回乡下照顾婆婆,正赶上生产队土地承包到户,责任田不能荒着,她像个男人一样种着娘儿俩的及婆婆的地,忙完田里忙家里,操劳过度,身体累垮了,而且孟喜成一年才探亲一次,她再没怀过孩子。等杨敏华把婆婆伺候终老返回砂城,孟浩都该高中毕业考大学了,她想继续当家属工,可是风气已不似当年,人人眼皮向上抬,抄水表那种好事,各级领导的三姑六婆还安排不过来呢,孟喜成一个出大力的工人,怎会轮到他的家属?其余的杂活,不是扫马路就是种草种树搞绿化,杨敏华已经没那体力,只好彻底呆在家里当家属,伺候老伴和儿子。后来孟浩娶了妻生了女,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杨敏华包揽下来,毫无怨言。

  现在孟喜成已经退休,每天逛逛公园遛遛鸟,打打太极下下棋,回家吃着老伴做的热汤热饭,生活惬意,又感念杨敏华多年伺候老母亲,大半辈子贤惠持家,他几乎事事依着她。而且,去年春上杨敏华突然患了癔症,情绪波动大,求医问药不见起色,为一点小事动咎哭天抹泪,他除了哄劝老伴,唯一凑效的办法就是打着吃饭的幌子叫儿子媳妇带孙女回来陪陪她。
  孟喜成夫妇的想法却不能代表孟浩的想法,更不能代表唐嫣的想法。老两口和儿子儿媳曾经门对门住了七年,隔阂早就埋下了,公婆能搬开,唐嫣暗念阿弥陀佛,她自己能少来便少来,最好不来。就说吃饭这件小事吧,那时候一大家子在一口锅里搅勺,唐嫣不止一次私下嘀咕,婆婆做的饭像猪食。孟喜成听见了只当没听见,不好责怪她,毕竟是年轻人,又在城市长大,不懂生活的艰辛。儿子刚结婚那段时期,杨敏华还能容忍,唐嫣不喜面食,她常常给她单另蒸一瓷碗白米饭,单另炒个菜,不久她就把媳妇的挑剔上升了一个高度,认为唐嫣不是嫌饭菜不好,是嫌弃她这个乡下来的婆婆,加之杨敏华总拿唐嫣和自己当媳妇的时候比较,看唐嫣哪儿哪儿不顺眼。比如,唐嫣嗲着孟浩一起去省城看电影吃馆子,没事买朵花插瓶子里,身上喷香水,等等,在她眼里都是乱花钱,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特别令杨敏华气愤的是,有时晚饭后看电视,唐嫣像年糕一样粘在孟浩跟前,甚或坐到孟浩腿上,小夫妻一边谈论剧情一边打情骂俏,肉麻得紧,还说什么追求浪漫,全不顾两个老的过来过去使眼色想要制止却欲言又止的尴尬。为此杨敏华常常感叹,不知道亲家母怎么教育女儿的,唐嫣看着温柔可人,却少了应有的矜持和内敛。上床的夫妻下床的客,对男人得敬着,这点道理她不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