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姑娘的秉烛夜谈——世间有灵,它们托我将故事说给你们听,一天一个》
第12节作者:
江姝渃 陈辰走上前,手搭在她的肩上,那素袍僧衣下的身子,冰凉。
“听蕊,别胡闹了,有些事情我要问问你。”
旁边传来窃窃私语声,陈辰回头,见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齐齐汇聚在他的身上。
念经的和尚走了过来,问陈辰:“这位施主,你在与谁说话?”
陈辰指了指许听蕊:“我女朋友。”
和尚看向蒲团,皱了皱眉:“施主,此处无人。”
“怎么会,她明明……”
陈辰愣住。
日期:2014-03-22 20:37:00
想到昨夜情景,那小姑娘对着身边的空蒲团念经,他也以为,那里无人。
一阵银铃般的轻笑,戏谑叫他:“陈辰。”
陈辰回头,看见背对着他一身僧衣的许听蕊,缓缓转过了身。
两点琥珀光。
利齿外露,面目狰狞,一身毛发耸立,正是猫被激怒的模样。
陈辰的许听蕊,现如今,变成了一只猫。
陈辰震惶。
霎时间,一双利爪已向他脸上抓挠起来。
却在这十万火急的当口,当头一盆水浇下,陈辰湿了一身,浓重的腥气扑面而来时,眼前的许听蕊,眼前的猫,眼前的利爪瞬间烟消云散。
而陈辰浑身上下,鲜血淋漓。
“算你幸运,白捡了一条命。”
有女人的声音,陈辰抬头,见偏殿门口站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冷清清的面庞,正似女王一般注视着他,而这姑娘的手中正提着一只塑料桶,桶沿还在淅淅沥沥滴着血。
“血……血……”
周围的人都尖叫起来。
“放心,这是狗血,荡煞的。”
姑娘笑着走近,对和尚颔首:“师父,不好意思,污了佛门清净地,不过这是为了救命,我想佛祖会原谅的吧?”
和尚含笑,点了点头。
姑娘这才看向陈辰:“你的女朋友现下应该是在藏经阁,不去看看她吗?”
她这话说得莫名,引得众人一起来到藏经阁,果不其然,庞大的书架间,有个女子晕倒在地,身边一片狼藉,都是翻开来的经书。
她是睡在了佛语中。
姑娘对一身狗血的陈辰说:“你女朋友应是得罪人了,所以有人将养了多年的猫魈放了出来,缠着她,要让她厄运缠身。先时那两人便是猫魈的警告,若不是被我发现,说不定你和你的女朋友最终都会没了性命,小伙子,我看你当真应去佛祖前上柱香,谢他保佑。”
姑娘语气老成,拍了拍他的肩,又说:“那只猫丢了便丢了,从今往后,再不要养猫了,否则我不敢保证你们还有今日的好运气。”
说完,姑娘笑了笑,由和尚引着,去了住持的房中。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
后来,在回家的车上,许听蕊仔细回想,却始终不记得自己得罪过什么人,倒是回了家后,父亲听说他们的遭遇,一拍大腿,激动的说:“前段时间,我们单位招标,是老李负责,签下的建筑公司是他家亲戚,施工时偷工减料,被我发现了,上报了领导,结果老李被单位开除,提前回家养老。临走时他曾发誓要让我好看,我还当他是气话,现在想想,可不是得罪他了嘛,难不成是他?”
许听蕊的母亲听了,也连忙说:“对了对了,我们单位刘大姐背地里接私活,我给领导提了个醒,被刘大姐知道了,到现在也没理我,你说会不会是她?”
陈辰和许听蕊听了,一脸苦笑,人生在世,不经意间,一句话,一个行为都可能触及了他人底线,得罪了他们,让其怀恨在心,你又从何得知究竟是谁不怀好意,打击报复?这是笔无头帐,算不清的,只能多谢佛祖保佑,往后为人小心,积德行善,也就罢了。
猫魈,南宋洪迈《夷坚支丁》卷八记临安女子为魅所祟,见一少年,状貌奇伟,凡饮食所须,应声即办,讴吟笑语,与人不殊。而旁人皆不能见。至后世有“金华猫妖”之说,即猫魈也。
明《说听》卷下亦有载,金华猫,人家畜之三年,后每于终宵,蹲踞屋上,仰口对月,吸其精,久而作怪。入深山幽谷,或佛殿文庙中为穴,朝伏匿,暮出魅人,逢女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每至人家,先溺于水中,人饮之,则莫见其形。凡遇怪者,来时如梦,日渐成疾。
想来应是许家人不知得罪了谁,让其怀恨在心,将养了多年的猫魈放了出来,诱着许家小女儿带回了家,趁着来到佛门清净地,吸月光之精华,读佛经之妙法,继而鬼魅现身,变男幻女,诱惑异性,引其入梦,疯癫成疾,终得报复之目的。
幸而遇到那不知名的姑娘,一桶狗血,灭了猫魈的形,这才救了受猫魈蛊惑的几人的命,如今回想诸事种种,犹叫人胆战心惊,后怕无穷。
所以啊,人活于世,还是谨言慎行,你不知道自己一句无心之话会得罪哪个小心眼的人,世间邪门儿事多了去了,若被有心之人利用,怕不是你一条命能买单的了。
日期:2014-03-23 20:34:00
第七谈、阴生
现在城市里的天桥下,或是建筑物下的墙角,多半是流浪汉的栖息地,每至夜深人静,当城市的霓虹熄灭,喧嚣复归沉寂时,这些被城市遗弃的人会背着鼓鼓囊囊的麻袋,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钢筋水泥搭建出来的临时的家,那是他们的荫庇。
当你在公司里勾心斗角,社会上摸爬滚打,一场场宫心计离奇上演时,你以为这些伸出脏兮兮的双手向你乞讨的人不过是好吃懒做,是社会的蛀虫,殊不知在这特殊群体里,一样有似你所在的圈子里一般恃强凌弱的事情发生,你看不见,不代表它不存在。
这回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群乞丐身上。
柳城的新城区繁华,处处高楼大厦,商业区临近着娱乐区,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当属步行街,步行街架了通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天桥,用以分散人流,为车辆通行提供方便。
天桥安了玻璃和顶棚,风刮不着雨淋不到,自然而然吸引了许多乞丐,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白天乞讨,晚上席地而睡,日子久这么一天天得过且过。
陈福贵在天桥上乞讨了三年,是这里的老人,他的地盘位置很好,是在天桥尽头商场二楼的门口,白天有太阳照着,晚上这里就是他的家,看着桥底下车来车往,霓虹闪烁,如看着一场露天的电视剧,总有新鲜。
天桥上的乞丐都熟,白天各自乞讨,晚上偶尔会说上一两句,绝不会多,因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营生,别人多给你的一元钱就是我将要失去的一元钱,所以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永远不可能和平。
这几天,陈福贵发现天桥附近来了个新面孔。
新面孔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一身破旧的棉袄,提了个脏兮兮的麻袋,寻了天桥下柱子旁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住了下来。他带来的东西倒是全,床铺被褥都有,还有个铁皮桶,晚上可以生火取暖,就这一点上,他的生活条件可是比陈福贵好多了。
可陈福贵发现这男人有些奇怪。
他观察好久了,一连几天,男人早上起来后总会推着他的麻袋到附近捡饮料瓶,饿了就从垃圾桶里找些东西吃,渴了就喝饮料瓶里残留下来的水,到了晚上再回来生火睡觉,周而复始。那些饮料瓶攒的多了,他就会拿去卖掉,挣来的钱可以买些白面馒头,这便算是改善伙食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