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姑娘的秉烛夜谈——世间有灵,它们托我将故事说给你们听,一天一个》
第24节作者:
江姝渃 之后,所有见过武陵春的人,统统病倒。
有年纪大的老人,听了这情况,抽一口旱烟,说村里是来了夜游神了。
这边钱家父子两人已烧得糊涂,老人们来到钱家,逼问着钱进那晚究竟看到了什么,钱进昏昏沉沉的,硬撑着将所看到的一切告诉了老人家,于是一切都汇报给了村长,老人家们围聚在村长家抽着旱烟琢磨了一番,商量出来了一个主意。
不日,村子里所有的青壮年全部出洞,在村子里田间地头一番彻底搜查,像是要找寻一样东西。
老人家们说,让夜游神消失的最好办法,是还了他在人间的愿。
武陵春在人间有什么愿?最后一个见到武陵春的姑娘在还算清醒的时候说,武陵春放给她看的电影里,那个害了武陵春的室友曾把他写的剧本埋在了村里的一棵树下,那棵树离当年的粪池很近,是棵胡杨。
三天后,武陵春还没来得及写完的剧本被人找到,隔了这些年,字迹依然清晰。
当天,村里所有发着高烧的人都奇迹般退了烧,最后一个醒过来的,是钱进。
清清秀秀的电影放映员受村里人的嘱托将剧本带回了城里,半年后,电影上映,名字就叫做《武陵春》。
武陵春,这个被李清照写活了的词倒是有一句极符合主角的身世: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据说,看了这部电影的人无不为武陵春的悲惨命运动容,武陵春代表了一代人,一代在文化大**中失去了一切理想、信念以及对未来祈盼的人。
又听说,每一场电影散场后,都有悉心的观众发现,电影院最前排的位置坐着个小伙儿,一动不动注视着荧屏,总不愿离开。
自那之后,这个西北小村子里的人再没人遇到过鬼打墙,也再没人看见过夜游神。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平和喜乐,无忧无惧。
日期:2014-03-28 21:01:00
第十二谈、拔步床
说个跟家具有关的故事。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古代的拔步床,这种床起源于明晚期,体积很大,像个小屋子,架子床放置在封闭的木制平台上,床前有围廊,圈出一个小的独立空间,两侧可以安放桌凳,如屋中屋一般。这样的床,平民百姓可住不起,唯官员或大户人家才能享受,如果你看过老版《红楼梦》,里面贾宝玉睡的就是拔步床,外间有袭人晴雯伺候着,绝对的享受。
沈溪家就有这么一张拔步床,在她姥姥的旧屋里搁着,是她们家祖上留下来的,能保存至今极不容易。都知道,在文化大**的时候,许多古玩都惨遭毁坏,这样显眼的拔步床,自然容易惹出祸来,沈溪姥姥拼了老命才将这拔步床得以保全。后来**结束,王世襄为了编著《明式家具研究》,到了不少地方收集老家具,这些明清时期留下的家具才算是慢慢受到了重视,沈溪的姥姥也再不用提心吊胆害怕有人来要将拔步床砍坏烧毁。
拔步床是沈溪姥姥的嫁妆,沈溪姥姥九十多岁,一双小脚,典型的三寸金莲,到老时这双脚已经畸形得走不成路,就整日呆在拔步床上,或坐或躺,一直到去世。
沈溪姥姥走得很平静,在睡梦中离开,没受一星半点苦,她走时刚好九十九,还差一年便能成为百岁老人,但她没有撑过去。
丧事是喜丧,三天守灵的时候仍是在姥姥的旧房间,沈溪跪在地上,身边就是拔步床,空气中似有微弱的呼吸,房间看上去有些怪异。
沈溪家住的还是小四合院,听说要搬迁了,但文件一直没有下来,为了以防万一,父母已经开始在找房子,姥姥住的这间旧屋在丧事办完后就锁了起来,妈妈不喜欢那张拔步床,正琢磨着该怎么处理。
后来倒是沈溪搬进了姥姥的房间居住,因为她哥哥要结婚,买的新房要过一年才能交房,所以先将婚结在了家中,沈溪在家里很受宠,房间也是最好的,便让给哥哥先做一年的新房。
沈溪自告奋勇要到姥姥的房间住,因她喜欢拔步床,那床上有姥姥的味道。
姥姥房间里的陈设都很古朴,沈溪住进去后,放了些自己的小玩意儿,便生动些。时值暑假,沈溪白天在弄堂里带领小孩子们疯跑着玩,中午是一定要回来午睡的,正午的太阳刚好可以照进她的房间,她躺在床上学着姥姥的样子摇着蒲扇,边摇边哼:“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小时候她和姥姥一起午睡,姥姥就是这样哄她入睡的。
夏天的时日长,午睡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沈溪开始经常梦魇,拼了命要坐起身,却又重重栽回床上,眼皮不停翻着,掀起的一丝缝隙看到阴沉沉的房间,仿佛外头变了天,要有一场暴雨下来。
其实,外头依旧艳阳高照,沈溪的身子也并没动弹,眼皮合得紧,一切都只是梦魇后的错觉,却让人觉得惊心动魄。
日期:2014-03-28 21:11:00
有时,会听到房间里有人走动的声响,徘徊来去,呼吸尽在咫尺,也偶尔有说话声,口音怪异,听不清楚,碎碎念一阵又归于沉寂,沈溪才终于醒来。
那种梦魇的感觉很微妙,有好几次都感觉到那脚步声来到了身边,它站在拔步床的围廊里,低头看着熟睡中的沈溪。它像是披着一身寒气,在这样盛夏的时节,让沈溪感到凉爽,可当沈溪惊醒时,身上的衣服却已湿了,都是冷汗。
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进入鬼节。
沈溪记得小的时候姥姥经常叮嘱她,鬼节的晚上一定不要随便出门,外面飘荡的孤魂野鬼太多,最爱附身到小孩子身上,若是被附了身,沈溪可就回不了家了。
小孩子对这些老人家们神神叨叨的说法都有些惧惮,晚上自然不敢出门,唯有一次在同一个巷子里的小伙伴家玩得忘了时间,一抬头已是九点来钟,匆匆忙忙往家赶时,在巷子里撞见个人。
那人打巷子那头来,一身古怪的装扮,走近了,瞧见是大红的喜服,女子左顾右盼,像是迷了路。
很快瞧见了沈溪,她向沈溪招了招手:“小姑娘,沈家是在这里么?”
沈溪刚要说话,身后传来一声呵斥:“沈溪!”
是姥姥一瘸一拐来寻她了。
“姥姥,这个姐姐要找沈家!”
沈溪指着前面,再一回头,女子不见了。
姥姥吓得跟见了鬼似的,赶紧牵着沈溪回家,放到大木盆里泡澡,一桶冬日存下来晒干的柚子皮煮成的水从她头顶浇遍全身,嘴里念念有词,大致是让恶鬼离开的意思。
之后沈溪还是发了烧,烧好了之后,又是健健康康。
本来这件小时候的插曲早已被沈溪遗忘,可就在这一年的鬼节,沈溪重新想起,因为她又看到了那个穿着大红喜服的女子。
是在她中午午睡梦魇的时候,这一次终于在掀起沉重的眼皮时瞟见阴沉沉的房间里一抹异样的颜色,胭脂一般的红色,在拔步床前游荡,只是这女子的头发已经花白,而她的面容已不似当年,满布的皱纹勾勒出老年的轮廓,像极了沈溪的姥姥。
沈溪的眼皮翻了又翻,始终睁不开,姥姥就站在床边,静静看着她,忽然伸出了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