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姑娘的秉烛夜谈——世间有灵,它们托我将故事说给你们听,一天一个》
第42节

作者: 江姝渃
收藏本书TXT下载

  知道这不是黑店,谭萧白舒了口气,搬了把椅子挨着店老板坐下:“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赶尸啊?”

  “有,但是也快没了,你先前见着的那个做完这单生意便不做了。现在人的观念变了,都是火化,一个罐子装了就能回家,赶尸人也就没什么生意了。”店老板递了根烟给他:“不过你别说,赶尸人都还挺让人敬重的,就拿现下楼上的那个老陈来说,他家世代赶尸,到了他这一代,没落了。他赶了几年尸,没生意,就去了山西打工,倒也是挣了些钱,之所以这回把手艺又捡了回来,还是因为遇上了一桩事情。”

  谭萧白来了好奇:“什么事儿?”
  “山西煤矿多不是,湘西这边的年轻人好多不愿在家乡呆着,都出去打工,去山西矿上的人也有不少。不过挖煤这事儿你也知道,地下矿井曲曲折折的,又多是小煤矿,质量肯定不过关,出事的也不少。老陈在的那个矿就出了事,不过巧了,他那天身子不爽,请了假,没出工,躲过了一劫,可一起来矿上打工的那几个老乡却都被活埋在了里面。那煤矿老板也是个脏心烂肺的,让把事故瞒下来,不愿上报。矿上的工人在一起那么长时间了,自然有感情,更何况那地下埋的可是活人啊!所以大伙就没日没夜的抢救,终于把人给挖出来了,只是还是晚了……”店老板叹了口气,又狠狠吸了口烟:“他们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要是知道自家男人没了,可怎么过……”

  谭萧白也听得心酸,忍不住大骂:“真他妈的不是人!畜生都比他强!”
  两人一时无语,只默默吸着烟,心里都不太好过。就在这时,有人下了楼来,也是一身宽大的袍子,手里拿个铃,看他的样子约莫四十来岁,可脸上的沧桑也看得出来是经历了大事的人。店老板冲他笑了笑:“老陈,该走了?”
  “是,该走了,他们早就想回家了,可总念叨着要多挣点钱,没想到,钱没挣来,倒把命给搭上了。”
  谭萧白知道,老陈说的是门后的那三具尸体。他把剩下的半截烟头往地上一摔,愤愤不平道:“就这么饶过那畜生了?”
  “小兄弟,放心,饶不过他的,我带着这三个兄弟走后就把那煤矿告发了,现下矿已经封了,就凭死者的数量也够他在牢里蹲个小半辈子,他啊,完了!”老陈说着,擦了擦眼角:“可是这些兄弟的命谁来赔?”

  日期:2014-04-06 12:35:00
  店老板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陈,节哀,有你带他们回家,他们泉下有知,也该安息了。”
  谭萧白看向老陈,有些疑惑:“为什么不用车把他们拉回来,非要赶尸?人都已经不在了,难道还让他们受行路之苦么?”
  “小兄弟,你不懂,”老陈道:“他们是从湘西走出去的,便是在外面死了,也要自己走回来寻根。躺着被人抬回来,化成灰装在罐子里抱回来的,都不算回家,唯有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走上家乡的土地,走向自己从小长大的老屋,那才是真正回家了。我们赶尸人就是要让这些漂泊在外的灵魂安然还乡,这是责任。”

  老陈说完,看了眼墙上挂着的钟,忙摆手:“不说了,该上路了,他们着急,想早点回家。”
  他走到门前,摇了摇铃,只见那三具原本僵硬靠在墙上的尸体竟然如活过来一般,排着队跳到了老陈的身后,那迫不及待的模样,像是真的着急了,想赶快回到生养他们的家乡。
  “老陈!”谭萧白忍不住叫住他:“做赶尸人,你后悔吗?”
  “后悔什么,能了他们最后的心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好多人都放弃赶尸了,你呢,会放弃吗?”
  老陈想了想,笑了:“只要我还能走一天,便要将这尸赶下去,他们回不了家,总得有人来了这个心愿。”
  老陈摇了摇铃,也没做告别,大踏步而去。
  谭萧白站在门口目送着他们的身影在夜色里远去,最后终于与浓墨般的黑夜融为一体,有些心酸,又有些欣慰,几个时辰之后,天亮之前,他们就要到家了,魂归故里,这样多好。
  谭萧白没有睡意,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和店老板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熬了一宿。当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的时候,谭萧白忽然侧耳倾听,依稀有铃声从远处传来,像是奏着一曲招魂歌,告诉迷途的魂灵,我带你回家。
  谭萧白举目眺望,又有一行人朝着旅店的方向,渐行渐近。入夜出店,黎明前入店,那是远行的魂灵要回家了……
  日期:2014-04-06 20:04:00

  第二十一谈、戏子
  如今的城市,大多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新城区是商业金融中心,巨擘皆在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老城区却似街头艺人拉起的二胡,咿咿呀呀,唱的都是旧时光的繁华,而今却已迟暮,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念想着它的美好。
  在柳城,南边是老城区,街道曲曲折折,小巷居多,房屋大多墙面斑驳,沿街总有小贩,贩卖的东西,绕不过衣食住行,都是质朴,亦是人存活的根本。
  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老城区。
  老城区这样的地界很是奇妙,人间百态齐聚,最沾人气。老城区桂香街,两边种着桂花树,且是四季桂,一年四季,香飘四溢。桂香街的建筑年岁最大,顶出名的一栋,是家戏院,说是清朝就已存在,到了文化大**,破四旧,戏院被毁得不堪入目,待这动荡的岁月过去,戏院经过一番修葺,重又开放,却是换了一副头脸,中西结合,不洋不土。
  自这家戏院的戏台子上出过许多有头脸的人物,所谓德艺双馨,皆在文化大**的时候被残害得佝偻,挺得住的,如今是将散老骨头一把,挺不住的,早早见了老祖宗,何尝不是另一种解脱?
  戏院名叫啼春楼,现今的老板颜如玉,巾帼不让须眉,早年慧眼,于众多争议中接下了戏院,所有家当尽数投了进去,丈夫为此与她离婚。她一个女人,就凭那一双柔弱肩膀,愣是扛起了一座戏院的兴旺,风生水起里,她成了改革开放后柳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于旁人提及自己的成功,她总这样说:“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代代相传,万古流芳,你只能看得它日日兴盛,永不可能消亡,我不过是替老祖宗留个念想,让他们能九泉含笑,这便是我的孝。”
  没人知道,颜如玉出身于戏子之家。
  颜如玉的姥姥,昔日曾是闻名的旦角儿,入了梨园前,沦落在一家青楼当丫头,买下她开苞那夜的人,是个教戏的师傅,看颜如玉的眉眼身段儿,眼前便现出了她站在戏台上一颦一笑的模样,已是想想便已陶醉,倘若成了真,又会是何其令人着迷的角儿?于是,享乐的心思全没了,他当下为颜如玉的姥姥赎了身,收了做自己的徒弟。
  一晃十年过去,颜如玉的姥姥果真成了角儿,而当初带自己跳出火坑的师傅,则成了颜如玉的姥爷。
  后来就遇上了文化大**,颜如玉的姥爷挨不住屈辱,先去了,姥姥却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