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第3节

作者: 麦余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天白吃了两大碗地瓜饭,赶紧来到天义家。天白与天佑是堂叔弟兄,尚在五服之内。天佑看到这个三十左右,白净面皮,目光炯炯,举止干练的汉子,已经没了一点印象。
  天白倒还认得出天佑,一边叫大哥大嫂,一边自我介绍。天佑拉着天白的手,感慨地说:“你是白子呀,我走的时候你才八九岁吧!俺叔和婶子都好吗?今天晚了,明天我去看他们。”天白嗓子有些沙哑地道:“俺娘前几年没了,俺爹还在。”天佑道:“哦,俺叔的腰怎么样了?”天白说:“还是那样,直不起来。”天佑又问:“你现在干什么?家里过得怎么样?”天白答道:“我在公社农具厂上班,每月十八块钱工资,交队里十块钱买工分,还能剩下八块零花钱,家里过得还凑合。”天义在一旁插话道:“白子家过得算好的。现在农村一个社员家庭,每月有五块钱就过得去。”

  大家叙说着分别后这么多年的事,张小美站在天白身边,轻轻戳了他一下道:“大哥哥一家坐了两天车,一路劳累,也该歇着了。看看公社那边大哥哥有什么事,你上班顺便给跑腿办办。”天白听媳妇提醒,赶忙对天佑道:“大哥哥有需要跑腿的事,尽管告诉我。”天佑想了一下,说:“有两件事需要马上办,一个是到公社粮站把我的粮食关系落下,另一个是到鲁集中学给二丫办转学手续。明天让二丫带好材料,你领着她去办吧。我明天要先到大队报个到,不知现在谁管事?”天白说:“还是张自清当支书,三起三落,村里就是离不了他。”天佑说:“解放前我就和自清一起共事,真是个好同志啊!”天义也说:“是呀,张自清这人太正了。”天白两口子告辞后,天佑一家这才到老宅子去休息。

  日期:2013-06-05 22:17:58
  第二天吃过早饭,天佑打听着来到大队部。大队干部们刚开完碰头会散去,只有支书张自清和副主任赵新旺还在那里。
  天佑老远看见张自清,原来那个高大壮实的汉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弓腰驼背的瘦老头。张自清也看见了天佑,激动地迎上来道:“是天佑兄弟吗?”天佑喊了声:“自清哥!”紧走几步,便握住张自清的双手。两人寒暄着,感叹着,眼睛都湿润了。
  张自清听说天佑是全家被下放回来的,有些惋惜地说:“你应该争取把孩子留在上海,来到农村可没什么前途呀!”天佑道:“留下也没用,不上新疆,就得上东北。我想还不如都回来,省得一家人天南地北的。”张自清点头道:“这样也好,就是农村生活苦一些,孩子们要受些罪。”天佑道:“生活上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每月有六十多块钱的工资,她娘仨当农民,可以在生产队挣工分。孩子吃点苦不是坏事,太娇气了可不行。”张自清听说天佑还保持如此高的工资待遇,高兴地说:“是呀,怎么说也比俺们在家的强多了。”

  张自清又介绍了革委会副主任赵新旺,让赵新旺把天佑的组织关系和一家人的户口登记下来。天佑问了二十多年来村里的变化,张自清一一作了介绍。当听说公社化以后修了东河水库,村里有了两千多亩水浇地,又种了东山和西山两个果园时,天佑很是兴奋,觉得乡亲们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张自清却叹气说:“唉,不好办啊,虽然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可人口增加的太多了,刚解放时咱村里两千多口人,现在快四千了。”

  天佑走后,赵新旺对张自清说:“这种犯了错误撸下来的人,你怎么还和他套近乎?还不躲得他远远的!”张自清沉了脸道:“告诉你,别看他现在是一个干巴老头,当年可是当过区长、武工队长,威震一方的人物!”赵新旺讪讪地说:“听说过,流血斗争的时候镇压过还乡团,手挺硬。”张自清冷笑道:“哼,知道就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以后见了他还是客气点!”
  日期:2013-06-06 22:58:24

  一连几天,天佑都在为安家的事忙着。托运的行李本来应该在鲁集站到,也不知什么原因给拉到了齐家店,又要多跑十几里地。多亏张自清派了大队的马车,才没造成多大麻烦。家里的桌椅板凳都破败不堪了,老式的门窗也透风撒气,有的得修理,有的得换新的。这天下午,天佑正和请来的木匠商量买哪些木料,老黏糊来了。天佑已和他见过面,知道从外队派来的队长撂挑子走了,老黏糊是副队长,临时维持队里的局面。老黏糊向天佑传达了大队的指示,说预支给他们家三口人半年的口粮,让天佑去仓库领粮食。正说着,大刚急匆匆找来,说大队通知,轮到八队浇麦子了,社员们都在街上等着呢。老黏糊便和天佑告辞,赶忙来到街上。冬梅听说有生产任务,也紧跟着出来。

  街上已站了男男女女三四十号人,人人手里提着一盏马灯。保管员老成子迎上来,着急地对老黏糊说:“副队长,你得给我钱去买煤油啊!”老黏糊两手一摊,瞪着眼说:“队里一分钱也没有,叫我哪里弄钱去!”老成子红了脸道:“你想想办法呗。”老黏糊道:“想什么办法?我就是会变戏法,也变不出钱来!多给浇地的记上点工分,叫他们自带吧。”说着走到大家跟前。
  人们听说让自带煤油,一片声地喊起来:“哪有这事呀,给公家浇地还得搭上自家煤油,不行!坚决不干!”老黏糊见朝三暮四的办法糊弄不了这帮猴子,只得与老成子商量:“唉呀,真愁人,你看看仓库里还有什么能当废品卖的?”老成子为难地说:“能卖的早就卖完了,只剩下那些旧塑料布,明年春天育地瓜秧还能用呢!”老黏糊不耐烦地说:“什么明年不明年的,过了今年再说!”
  老成子领着两个人卖塑料布买煤油去了,老黏糊便对乌乌泱泱的人群说:“夜里浇地黑灯瞎火的,光男社员去就行了,女社员别参加了!”妇女们听了,马上吵嚷起来。叶子高声叫道:“不行!不能歧视我们半边天!”小云也跟着喊:“我们不怕黑,也不怕鬼!”冬梅看到妇女们都很踊跃,也不甘落后地说:“我也不怕,我也要参加!”人们的目光“唰”地一下都投向了冬梅,看得冬梅脸红起来。

  “好好好,都参加,全都参加!”老黏糊挓挲着两手,无可奈何地哭笑着说。叶子高兴地过来拽了一下冬梅的胳膊说:“别愣着了,快回家拿提灯去,一会灌煤油!”

  日期:2013-06-07 10:42:51
  这大洼村坐落在三山之间的一块洼地上。北面一座青苍苍的大山,挺拔峻峭,很像一个伟丈夫;东南、西南各有一座低矮平缓的小山,圆润温柔,状若妇人。三山之间四五千亩的土地,养活着全村十三个生产队的三千八百多口人。虽然这村名叫大洼,但总体上看,全村地势还是北高南低。一条河流从北山后的群山里钻出来,贴着村东,蜿蜒着从东西两山夹着的南口流出去。这是一条季节河,雨季洪水泛滥,旱季河床干枯,乱石滚滚。公社化以后,大洼大队在东河上游拦河修建了一座水库,又往西修了一条两千多米长的大渠道,村里一半土地就变成了水浇地。两台抽水机哗哗地往渠道里抽水,满渠的清水往下淌着,轮到哪个生产队浇地,就从哪里提开闸门,水就进入二支渠,还有三支渠、四支渠,一直到水淌进地里。浇地时,有巡渠道的,有改口子的,还有看水的。巡渠道的最轻快,可一旦出了问题,一般人还真应付不了。比如说有的地方有漏洞,时间一长就会冲开大口子;有的地方淤土太多,水流不畅就会漫出来。所以巡渠道的都是精壮的男劳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