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亡宋兴一百年……激荡的五代史》
第26节作者:
帝乡王彦哲 日期:2012-09-21 12:10:34
第12章 【末那皈依】 (中)
————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危难之际,淮南又一位名将愤然而起!他的起兵将改变整个唐末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力非常之大,贯穿始终。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十国第一人”的大将杨行密!当时他任庐州刺史,扬州暴乱后,高骈悄悄向他求救,杨行密一向有情有义,立刻兴兵讨伐,准备营救高骈。
结果,事与愿违!在他还成功的时候,高骈就被毕世铎一伙杀害!
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一场鬼神祸乱之中……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真不知道鬼神的魅力竟有如此之大,可以将一名赫赫战将的灵魂蚕食鲸吞!
一生戎马倥偬,杀敌无数,到最后竟然唯术士是瞻!枪林弹雨中走来,见证过多少刀光剑影,到最后不信人事信鬼神!诶!我只能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高骈的世界,你永远不懂!
杨行密听闻高骈的死讯后异常悲痛,号令三军,披麻戴孝,全体素衣,朝高骈被杀的方向,痛哭三天,而后继续行军,为主上报仇!当时的情景可以化用一句诗来形容————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主公!
同时,蔡州秦宗权也派大将孙儒来战,企图趁乱分一羹,这无疑将淮南的浑水搅得更浑!
总之,主帅、部将、方士、反贼各种势力云集淮南镇,争了个你死我活,打了个不可开交,局面完全失控……
所以,此时此刻远在长安的唐僖宗都坐不住了,倍感头疼,毕竟他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总不能坐视不理,袖手旁观吧!于是便有了让朱温当节度使,去收拾烂摊子的那道诏书!
那么,朱温愿意吗?
当然愿意!
有这个能力吗?
当然没有!
道理很简单,叫做——“鞭长莫及”!
淮南镇的事他压根就插不上手!因为淮南镇离宣武镇太远了,而且中间还夹着个感化镇!朱温可能越过感化去收拾淮南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唐僖宗的这道诏书其实很不明智,让朱温去收拾烂摊子,无异于“隔靴搔痒”,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除非有一种情况发生:感化节度使时溥自愿让出道路,任宣武大军浩浩荡荡从自己的藩镇通过,奔赴淮南!
呵呵!痴人说梦!
时溥是绝对不可能让他过去的,他的心中早就有怨言:
凭什么让他朱温去接管淮南?论资历,我比他老;论官职,我比他大;论地理,我比他优越。感化镇与淮南镇毗邻,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要去也得我去才对!
时溥觉得这是个美差,但是美落到自己头上,于是内心充满了各种羡慕嫉妒恨!
他是不会让朱温轻易得到这块肥肉的。
……
日期:2012-09-21 12:11:17
皇帝已经下诏,如果朱温没有行动,显然说不过去,总不能抗旨不遵吧。于是,他决定派部将李璠去当淮南留后,(即候补节度使或者说是代理节度使)。并由郭言(就是上次跟朱珍差不多,临危募兵一万那个人)率一千兵马护送他到淮南赴任,同时还封了淮南的杨行密为节度副使。
(注意:派一千兵马说明了什么?说明纯粹就是护卫,不是去打仗的,可见朱温也无心插手淮南战局。)
同时,他还留了个心眼,怕感化镇时溥从中作梗,专门写了封信给他:可借道一过否?
时溥斩钉截铁:否!
但是李璠一行人依旧按原计划行进,进入感化镇境内时也没有受到阻碍,一路顺风倒还感觉有点奇怪!渐渐地,他们走到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泗州是感化镇最东南的一座城,过了它就进入淮南境内了!
李璠喜出望外:奉旨上任,时溥老儿果然未敢轻举妄动!
真是这样的吗?那就太低估时溥了!
当这一千余人到达泗州时,时溥突然派军袭击!区区一千人何足挂齿,捏死他们跟捏死只蚂蚁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宣武军几乎全部惨死。好在李璠、郭言两个人物都逃回来了……
朱温勃然大怒!熊熊燃烧的仇恨充斥着整个心灵!奉旨上任,却横加阻拦,俨然不把我放在眼里,实在欺人太甚!宣武镇与感化镇从此势不两立!时溥也被朱温写进了自己未来将要消灭的黑名单中!
不过,消灭也是以后的事,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所以,一切只能慢慢筹划……(《资治通鉴》载:“遂谋伐徐”。徐即徐州,代指感化镇。)
接管淮南一事就此搁浅,淮南节度使也成了朱温最尴尬的头衔……
淮南闹得再凶,那都是淮南的事,跟宣武、感化两镇本没有一毛钱关系。可是皇帝的一道诏书却意外地挑起了这两家的矛盾。结果:那边烽火依旧,这边水火不容!当然,他们矛盾也是必然的,即使没有这件事,俩家也迟早会交恶!
让人费解的是唐僖宗为什么不把诏书发给时溥,让他去收拾淮南当节度使?这样岂不是一切顺利?
这不可能!
理由很简单:僖宗不喜欢他。
日期:2012-09-21 12:14:16
在僖宗的眼里:朱温才是年轻有为,能征善战的大将!无论是剿灭黄巢,还是重创秦宗权,都显得比时溥耀眼得多!时溥虽然位高权重,却难以弥补他相形见绌的个人魅力……
纵览僖宗的一生,对朱温器重有加,从最初的赐名“全忠”,到后来的封节度使,再到现在让他接管淮南,厚爱之情流露得淋漓尽致!他认为朱温才是忠贞不二,有匡扶大唐之才的能将!
果真是这样吗?
白居易有首诗,发人深省,兹录如下:
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不火烧三天三夜,怎能知道哪个是美玉,哪个是糟粕?不观察七年之久,怎能分辨哪个是良木,哪个是败枝?
人类是世界上最会伪装的动物!朱温确实表现得挺忠诚,可是当年王莽篡汉之前不也很谦恭吗?人心隔肚皮,年纪轻轻的唐僖宗看不穿那么多!“世人角色都只为谎言而上,她已分不清哪个是真相。”(歌曲《半面妆》)。忠诚与奸佞没有写在脸上,如何辨别是千古帝王的一致难题……
也许时间才是检验人性真伪的最好工具吧!
可惜,僖宗等不到了……
公元888年(光启四年)三月初一,大唐出现了日全食奇景!似乎预兆着什么大事将要发生。
初二,僖宗旧病复发!
初六,僖宗驾崩!
唐僖宗李俨走过了他短暂的一生,他在位十三年,享年二十七岁,谥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客观地讲,李唐王朝的灭亡,跟他有脱不了的干系!他一生酷爱犬马声色,对马球和斗鸡尤为痴迷。无心社稷,只知玩乐,庙号为“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当时朝政大权尽由宦官掌控,中央地方矛盾不断,同时天灾严重,民怨沸腾,期间的黄巢起义更给暮年的唐王朝以沉重打击!各路军阀(朱温、李克用等)借机崛起。
群雄屠唐,令人叹息!
唐僖宗,毫无疑问是大唐王朝的掘墓者之一……
接替僖宗即位的是他的弟弟李晔(也叫李杰、李敏),是为昭宗,唐朝倒数第二位皇帝。
当时的昭宗只有21岁,同样很年轻,但是这个少年与其兄截然不同:相貌俊朗,英气逼人,爱好文学,“有恢复前烈之志”。(《资治通鉴》原文)。他的登基,让人有为之一振的快感!
莫非这就是大唐的回光返照?
(本章未完,还有一部分………………欢迎大家留言,给我添点人气,嘿嘿^_^)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