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蛮夷到正统的涅槃--楚国史话》
第6节作者:
神弓射雕 而楚国现在占领的地方并不产铜。于是,楚国将目标对准了庸、杨粤、鄂这些产铜的区域。可是这些区域都属于周的辖地。所以只有等待机会了。
夷王即位后,犯了一个大错。终于给了楚国北上的机会。
这就是“(夷王)三年,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把齐哀公给煮了。
齐国,是武王的义父姜子牙的诸侯国。当时为公国。
武王平定殷商后,封师尚父姜子牙于齐营丘。姜子牙东向前往自己的封地就任时,晚上露宿时遇到了从东边来的人。
这人看到姜子牙在不急不慢的休息,十分惊讶,就对姜子牙说:“我听说机会难得而易失。你睡的这么安稳,难道并不想到封地去的吗?”
姜太公听了这话,立刻明白了过来,当即起身,连睡觉的衣服都没有换就匆匆上路。于第二天黎明赶到了自己的封地。
因为此前纣王正派大军讨伐东夷,现在武王灭纣,这些军队中不愿归附周的人就和东夷人联合在了一起,正要讨伐周。所以姜太公一到营丘,东夷莱侯就来和他争夺营丘。
姜太公若晚到一步,事情就麻烦了。
现在好在姜太公早到一步,抢得先机。作为战神的姜太公,对付东夷的进犯还是不在话下的。
姜太公治理国家,顺应当地的风俗,不过多的强调规矩,大力发展工商业,国家因此强盛起来。因为齐国靠海,渔业和制盐业发达,更使国家十分富裕。周围的人民纷纷前来依附,于是齐很快成为了一个大国。
到了周成王时期,管蔡作乱,东夷趁势以为外应,前来进攻周朝。于是成王叫召公对姜太公说:“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在楚地),北至无棣(辽西孤竹),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齐因此得到了四处征伐的权利,更为强大,建都在营丘。
姜太公死后,其子丁公吕伋即位,其后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齐哀公时,纪侯对周夷王说哀公“荒淫田游”,于是夷王就将哀公给煮了。
哀公死后,齐人十分怜悯他,所以谥为“哀公”。并将对周王的怨恨转嫁到周王新立的胡公头上。胡公是哀公的弟弟静。
于是哀公的同母少弟山纠结其党,率领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这就是齐献公。
献公元年,将胡公的儿子们都驱逐出齐国。
同时,为了躲开周天子,将都城搬到了临菑。
这样一个大国的公爵,因为一句谗言,说煮就煮了。于是诸侯们心存畏惧,很多诸侯都不再朝见周天子了。更有甚者,开始了相互的攻伐。
既然周朝的诸侯都不听周王调遣了,楚国也就敢放开手脚去夺取自己心仪已久的庸、杨粤、鄂这些产铜的区域了。
楚国和西北的戎狄是属于不同的类型。
戎狄作战具有极高的机动性,能给周造成可以说致命的打击,但他们因为游牧民族的特点,难以对周形成持续占领性的威胁。同时,因为他们之间都是分散的,所以在实力上,周的一个诸侯就能战胜并驱逐他们。
楚国则不同,他们没有机动作战能力,所以不会给周朝造成忽如其来的打击。但他们已统一了周围的各部落,实力强大,一旦威胁周朝,就会像推土机一样。一点点的蚕食周朝。同时,也因为楚国实力强大,所以周朝要想进攻楚国,必须合诸侯之力才行。任何一个诸侯想以自己的力量单独对付楚国,都是极为危险的。
因为周的内乱,楚国开始了北上争霸的步伐,同时也迈开了与周朝融合的步伐。
日期:2009-08-18 13:30:09
13.
此时的楚国,经历了熊绎,熊艾,熊亶,熊胜,熊杨几代后,由熊杨的儿子熊渠统治。
经过楚国历代的励精图治,现在的楚国兵强马壮,人民依附。于是熊渠兴兵攻取了庸、杨粤以及鄂等地区。
楚国虽然一直与周对抗,但好歹还是名义上的周的诸侯国,进伐周的诸侯还是需要“名正言顺”的。
对此,熊渠号称:“我本来就是蛮夷,现在不再接受中国的号谥了。”
于是,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句亶王封地在今湖北江陵,后来楚文王迁都于此。鄂王封地在今武昌,后来鄂王神就是祭祀熊红的。
奇怪的是在夺取了这些地方后,熊渠不是自己称王,而是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这似乎是一种试探的行为。
同时也说明虽然他口头上号称“我蛮夷也”,但内心似乎已经多少接受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和礼仪。
就好像后来吴国夫差伐齐时,季康子派子贡去指责夫差的无礼时,夫差诡辩说:“我文身,不足责礼”。但还是停止了攻击一样。
占领了这些产矿区后,楚国的军事实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并拥有了自己的重甲战车部队,从此开始了与周朝真刀真枪,面对面硬拼的历史。
没有野战能力的国家是不可能发展的。
夷王死后,其子厉王胡立。新君继位,诸侯又纷纷前来朝见。于是周朝又有了征伐的实力。
历王时期,曾经多次对东夷和南淮夷进行征伐。据出土文物的记载,历王时期,东夷和南淮夷部落在噩侯的联络下,对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南淮夷曾经打到“阴阳洛”,即洛水的南北两岸。历王从宗周调来了西六师的部队,又从北部调来殷八师的大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了噩国的军队。
眼见周厉王作战连连取胜,楚国害怕历王借自己擅越称王的借口讨伐自己。于是熊渠取消了给自己儿子的三王封号,又做回了周的子爵。
但是,那些地方是楚国强大的命脉,是怎么也不可能拱手让出的。
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物质保证,而此时周室衰微,诸侯的进贡减少。厉王缺钱了。
于是在厉王30年,为了增加收入,荣夷公建议:将私田夺为皇家公田。
大夫芮伯对厉王谏道:“王室将要危险了吧?荣公喜好专有私利而不知大难临头。利,是百物生长的源泉,天地所承载的根本,现在你将它们专有,其危害很多啊。天地百物都需要争取利益,怎么可能专有呢?这样做,将会犯众怒,难免有大的灾难。用这样的东西来教导陛下你,你能获得长久的统治吗?作为人民之王,应该将利益分配给上上下下的所有人,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到其最大的利益。即使这样,都还应该日夜检讨自己,以避免被人抱怨。所以《颂》说:‘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大雅》说:‘陈锡载周’。这些都是害怕不能分配好利益而导致灾难,所以周朝能维持到现在。现在王想专有私利,可能吗?匹夫专有私利,就叫做盗,天子这样做,很少有人会归附于你。你若采用荣公的建议,周必败也。”
皇帝缺钱,往往会不顾后果,想尽各种各样的花样对百姓进行搜刮。但这种以制度为后盾的将私有财产彻底搜刮的行为则最为恶劣。它虽然能使皇帝获得短暂的财富,但都对其王朝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中国历史上多次重复着这个故事,如其后的汉武帝用桑弘羊变法,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都是如此。历史的教训不可谓不深,但遗憾的是,历史总是在不停的重复着自己的错误。
厉王现在穷疯了,自然不肯听芮伯的劝谏,开始施行荣公之法。
这种做法。自然就引起了百姓的极大不满。纷纷表示不满。
于是召公谏曰:“人民已经不堪此命令了”。
厉王听了十分震怒,派卫国的巫者作为监督百姓言论的人。认为巫者能通神灵,有谤毁一定能够监察出来。凡是发现批评此政策的就统统杀掉。
于是,批评的人少了,但是,诸侯也不再来朝拜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