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就是一盘棋:秦始皇》
第37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25 08:30:00
  公元前296年,在被秦昭襄王软禁三年后,楚怀王在极度的悲愤中,郁郁而终,享年64岁。
  楚怀王的故事告诉我:一个人干一件错事不难,干一件“猪头”的事情也不难,难的是他干了一辈子的错事,当了一辈子的“猪头”。从这方面看,楚怀王真是一个“极好”的猪头。
  楚怀王被软禁期间,公子兰的大臣们发动叛变,他们极力拥护公子兰登基,废除原太子公子横。但是在屈原等一批大臣的极力反对下,这些人没有法子,只好拥护原太子——公子横登基,这就是楚襄王。
  作为楚国有名的“昏君”,楚襄王登基后,他立刻采取“亲秦政策”。为了表示诚意,他让自己的太子到秦国当人质。这位太子,就是死活生不出孩子、被毛遂骂的体无完肤的楚孝烈王。
  外交方面,送走自己的孩子,内政方面,楚襄王也绝不含糊。那些刚正不阿、反对亲秦的大臣,一个都不能重用;那些阿谀奉承、亲秦友好的大臣,全部升官发财。
  在这个政策下,耿直的屈原不被重用,意图谋反的公子兰却当上了大官,他还取代了屈原的位置,当上了新的令伊(相当于宰相)。
  如今的楚国,诞生出了这么一位“杰出”的君主。我仿佛看见,那个昔日强大的楚国,正在急速地走向衰落,十个屈原也拉不回来了。
  为了富国强兵,改变楚国的现状,顽固的屈原接连上书,他提出各种改革图强的办法。但是,他的这些建议全都落在了公子兰的手里;他的那些治国大计,不但没有实施,反而招来了公子兰等人更大的仇恨。
  为了把屈原驱逐出朝廷,公子兰等人就给屈原捏造了很多罪名,说他自恃清高、目中无人、祸乱朝纲、诽谤君主等。面对这些“罪证”,那位自认为“英明神武”的楚襄王,居然连调查都省了,他直接撤销了屈原三闾大夫的职位,把他流放到长江南面的蛮荒之地,并且放下狠话:“不经允许,不得回国。”
  流放中的屈原,他时刻惦记着楚国的安危,他多么希望楚襄王能够回心转意,把他召回国都,让自己拯救国家的命运呀。然而,除了各种失望、伤心和悲痛外,屈原什么都没有得到。
  痛苦中的屈原,同时看到了更加痛苦的楚国百姓。看到这些贫苦的百姓,想到秦国的暴行,楚王的昏庸,小人的丑陋,祖国的灾难,屈原忧心忡忡、泪流满面。
  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贯彻自己的信念,屈原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无数辉煌无边、脍炙人口的诗句。可惜的是,这些辉煌的诗句,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灵世界,却无法改变这个丑陋的现实世界。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国都“郢都”,焚烧“夷陵”楚王宗庙,楚襄王被迫迁都到寿春城。听到这一消息后,屈原悲痛欲绝,为了不看见自己祖国亡国,在这年的五月五日,屈原怀抱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终年62岁。
  据说屈原死的时候,当地百姓纷纷去寻找他的尸体,但是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后来,当地人就往汨罗江里扔糯米、米团,据说这样可以把鱼虾喂饱,他们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还有人往河里倒雄黄酒,据说这样可以把蛟龙水兽药晕,他们就不会伤害屈原了。
  此后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地的百姓就会驾船下水,把这些东西撒入江中,以这种方式纪念屈原。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今天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最后变成了我国的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当然了,屈原留给我们的,绝不是那“端午节”、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则是他的信仰,一种足以改天换地的信仰。
  由于屈原当过三闾大夫,即掌管楚国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宗族事务官。所以楚国人民相信,在屈原的带领下,楚国三王族一定可以复兴,楚国也一定可以繁荣昌盛。

  因此从这一刻起,楚国诞生了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后来,在秦国的不断攻击下,这句话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即使楚国就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人。”
  再后来,即使有这种信仰,楚国还是灭亡了,它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而这句话,也就成为了秦国人茶余饭后的一项消遣。
  但是,永远不要小看信仰的力量,不管何时、何地,只有还有拥有这种信仰的人,总有一天,他们一定能够毁天灭地,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公元前206年,伴随着阿房宫的熊熊烈火,屈原死后的誓言终于兑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灭亡秦国的那两位英雄,刘邦、项羽,皆是楚国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