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往事: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第1节

作者: 晓桐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31 12:56:00
  写在前面的话
  自打写了《长生巷》,一颗骚动的心始终在波动。
  咋回事呢?渴望,渴望点灯熬油后得到回报,更渴望自己的愿望得到实现,这个愿望就是慰藉父亲的在天英灵。
  《长生巷》使俺得到了磨练……

  由此,匆忙之中写了半拉子的《丨警丨察生涯》,写着写着自己看不下去了。这是啥呀,是俺写的吗?结果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在此给大家道个歉吧,对不起了!
  于是蛰伏下来静静思考,虚心请教、潜心读书、查阅资料丰富自己;于是有了这篇《天津卫往事—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于是有了新的创作思路。
  还是《长生巷》开篇中的那句话,喝茶讲究品,要不有个文词品茗。喝过之后,咂咂滋味;好,有味儿,那才过瘾呢!
  俺想,小说创作亦是如此,甭管啥题材,只要热爱生活,勤奋创作,写出老少皆宜、富有新意、为大众喜爱的作品仍会有市场。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努力做到。
  好了,这篇小说甭管是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您慢慢品,相信有点味儿。

  故事梗概
  本书描写天津卫老城里两家人,在80年前或积极投身革命、或徘徊彷徨,与亲人、朋友、战友共同与日本侵略者、汉奸进行命运搏斗的传奇故事。
  故事以九一八事变爆发为导火线,天津卫老城里的李家、徐家平静的生活被打乱,描写了普通百姓人家命运抉择,面对外来侵略者和汉奸进行的艰苦抗战。
  第一章
  1

  在天津卫老城里二道街上李老爷的宅子说不上最辉煌,也很气派了。
  老爷的祖宗原先是个大盐商,后来盐业衰落,老爷的家底很快薄了。但老爷转舵快,先投资金银珠宝业,在天津金店街开了一家金店;随后转战租界,和英国人合办了一家国际贸易投资公司,专门做棉花生意。
  转舵成功的老爷,生活上也很美,尽管结发的大太太没生养,他聊发少年狂,三年内连娶两房太太。嘿嘿……还真争气,两房太太每人给他生了一儿一女。老爷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不过,现在老爷心里有点犯堵……
  这不,一大早老爷在三太太屋里睡醒后,不梳不洗,提着龙泉宝剑刚在回廊下摆好架势,二太太刘慧芳喜匆匆的出现在他面前。
  老爷收住架势,面有愠色,“有事?”

  二太太忙说道:“有事有事……咱们儿子要回来了。”
  “啥?”老爷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不相信地问。
  “啥,啥……哼!你的儿子马上要回来了。”二太太说罢,不满的一甩手扭身往回走。
  “回来!”老爷一声大喝,惊得北房窗户上映出大太太的身影,三太太忙跑出屋,“咋了?老爷,别生气,有话好好说行不?”
  二太太已经停住脚,回转身看了一眼,哼了一声站在原地没敢动。
  “他……他啥时候回来?你咋知道的?”

  二太太眼睛看着天,“就这两天到天津。昨晚上日本领事馆来人送的信,那时候你在老三屋里睡下了。”
  “哦……”老爷长长应了一声,嘴里却说道:“这小子还知道回来?还知道有这个家?这些年在日本都干嘛了?也不和家里说一声。”
  日期:2011-10-31 12:59:56
  老爷的这句话马上把二太太惹翻了,“和你说有嘛用?你眼里还有我们娘俩吗?金店给大的了,小的在南开学的好好的,还要把他送到北平去念书。你说说,我们娘俩在你眼里算个啥?”
  老爷瞥了一眼借机撒泼的二太太,嘴里嘟囔一句:“头发长见识短!”提着龙泉宝剑进了大太太的屋。
  丢在院里的二太太、三太太相互看了一眼。三太太扭着腰进了自己的屋,二太太不依不饶,紧跨两步和老爷前后脚到了大太太房间,一屁股坐到老爷对面的太师椅上。

  “怎么,还想找茬儿?”老爷横横的问道。
  “那是你,我可没想大清早找气受。”二太太道。
  这时候大太太来到堂屋朝外面端着洗脸水的佣人喊了一声杨妈,回转身对二太太道:“二妹子,不是我说你,该叫老爷省省心了。你说最近两天咱家的事还少嘛?老大放着咱的铺子任屁不管,和一个外室太太勾搭上了;老三放着学不好好上,跟着一帮人上街游行,抵抗日本人。你再和他闹,他一倒下,咱们的日子咋过?”
  杨妈把洗脸水送了进来,老爷站起身卷袖子,端起漱口杯,大太太忙把痰桶送到老爷跟前。二太太没动身,嘴里辩驳道:“大姐,我可没想这么多,就是来给老爷报喜的。老大老三叫老爷操心受累,老二没叫老爷操心吧?”
  “哼!”老爷把嘴里的漱口水吐到痰桶里,翻着白眼对二太太道:“操心不操心非得和你说?他一去日本四、五年没个音信,我不惦记?不想他?”

  “就是!你呀,赶紧到全聚德早早订上一桌好菜,预备给老二接风,别在这儿起腻了。”大太太劝解道。
  二太太听了这句话,见台阶就下,站起身,“老爷,那……我去订菜了?”
  “愿意去你就去,不愿意去我叫别人去。反正你是他亲妈,我是他亲爹。”
  二太太高高抬起手,轻轻放下来拍了一下老爷,“臭样儿,你知道是他的亲爹就行。”
  大太太看着二太太高高兴兴走出月亮门,叹了一口气说:“他爹,别生气别着急,孩子就是孩子,飞出去的鸟,终归要回窝的。我今儿就去找老大,告诉他,你打进了这个家门,爹娘就把你当成亲生的,千万别在骚娘们身上栽跟头了。”
  洗漱完毕的老爷,放下毛巾细细看了一眼结发太太,“他娘,你觉得我只为在家的两个孩子操心?……不是!我在想老二为嘛这时候回来?时局难测,戏匣子都广播了,张大帅被日本人炸死后,一个叫啥……土肥元的日本人到了天津卫。”

  “是啊,戏匣子里广播了……可这事和老二回来有关系吗?”
  “难说。咱是个老百姓,但愿没关系。唉——!当初我咋鬼迷心窍,叫庆元到日本留学呢?”
  公元1931年深秋的一个早上,天津卫普通一家人因为从日本回家的二儿子起了波澜。
  日期:2011-10-31 13:01:03
  2

  李家的老大——庆云注意上对面铺子里的太太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天津卫老城北门里的金街上,庆云掌管的铺子和太太的铺子是斜对面。两家铺子都很辉煌。一进北门里大街,搭眼望去两家的幌子就耀人眼,那气势完全盖过了其它金银首饰店。
  其实庆云早听说了,太太是老城里船商后裔姚老爷的外室。不用说,这女人长得一定很漂亮,鹅蛋形的脸上有一双黑亮的桃花眼,身上穿的那件肩部透明暗花,下摆镂空雕花的紫红色杭绸旗袍更突出了女人极佳的身段,高耸的胸部、纤细的柔腰、丰满浑圆的屁股以及修长的大腿。没办法,这些俏娘们儿就是靠爹妈给她们的本钱吃香的喝辣的!

  可是……可是,别人家的外室太太都呆在家里,她怎么天天到铺子里晃两晃?庆云有些不解……
  有一天庆云问了一下账房先生:“先……先生,”庆云和这个老家伙说话总感觉别扭,没办法,谁叫他爹千叮咛万嘱咐,对老家伙恭敬点呢。
  果然,账房先生从老花镜后面抬眼看着庆云,矜持着等庆云下面的问话。
  庆云指着门外问:“这个娘们儿怎么天天到铺子里来?”
  账房先生看了看门外的太太,“吃饱了撑的呗。……哎,你管这闲事干嘛,看上她了?别忘了你是怎么到天津卫来的。”

  庆云讪讪地回到了柜台旁。
  可庆云总觉得会有点事,什么事呢?……果不其然,太太主动出击了,要约会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