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继续高谈阔论:“同学们,老师和学生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我们有着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感受。你们的发言让我感动,你们的观点让我佩服。我的观点和你们是一样的,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认为只有通过品读经典,才能提高你们的欣赏水平,只有欣赏水平提高了,你们才不会迷恋市面上的垃圾书。为什么许多垃圾书会流行?因为我们的教育有问题,我们的教育水平低了,导致国民的欣赏品位不高。同学们,凡是教育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他们的语文书无不注重经典的学习,编书者的经典意识非常强。而且这些国家根本就没有什么全国统一教材,都是学校自主选择教材。只有那些教育落后的国家才有什么全国统一教材!实际上,对教育来说,是最忌讳一刀切的,那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不懂教育特性的做法。为什么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史,却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文化史,却有多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难道与教育没有关系吗?一个连本国经典都不学的国家,会出大师吗?怎么可能呢?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经典太多了,宝藏太多了,可是我们却无视它们的存在,真的无知啊!据调查,中国的高中生完整看完四大名著的只有万分之二,大学生看完的只有万分之五。这不能怪学生,要怪我们的教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太轻视了对经典的学习,我们的读书时光都被语文书中的鸡零狗碎的文章占用了。为什么现在的某些学生那么浅薄,因为他们没有接受经典教育,他们身上缺乏书卷气。我说少数学生很浅薄,你们不要介意,我不是在贬低你们,我是针砭教育,学生浅薄不是学生的错,是教育的错,是肤浅的教育导致的。如果中学教育重视经典的学习,你们身上就会有书卷气,而变得深刻、稳重起来。小文章我们也要学,但要放在课外学,课堂上我们学经典巨著,课堂外我们浏览拉杂文章。这样就做到了‘精’和‘广’的结合,课内求精,课外求广。可是,正如刚才欧阳同学指出的,目前的语文教学正好做反了,要我们在课堂上学拉杂文章,在课外阅读经典巨著,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轻重不分!”
方舟目光炯炯的看着学生,继续说:“我们不学语文书,不等于说我们不学语文。那学什么呢?这学期我带你们学习《三国演义》,一学期就学这一本书,不学第二本书,我们要像易中天一样去品三国,我们要品人物,品故事,品思想,品写作技巧。学那些鸡零狗碎的文章,哪有精讲一部《三国演义》有收获啊?有意义啊?《三国演义》那是真正的经典啊!同学们,挖十口浅井,不如挖一口深井。挖十口浅井,最后没水喝,挖一口深井,水会喝不完。我们一学期精读一部经典名著,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无论是对你们参加高考,还是对你们以后生活和工作,都有莫大帮助。我认为,不懂《三国演义》,你就不是真正的中国人!现在啊,很多很多中学生,对六部《哈利波特》的情节了如指掌,却对一部《三国演义》的情节一无所知,这样的学生是不配做中国人的!当然,这不能怪学生,要怪就怪落后的教育模式!这是我一再强调的。”
王强问:“上《三国演义》,我们没有书啊?”
方舟说:“今天两节课,你们可以没有书。但从明天起,每个同学都要有一本《三国演义》,而且要有专门的笔记本。好了,下面我就正式给你们讲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该记的就要记一记——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方舟讲《三国演义》,专门挑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来讲。比如,他知道学生都喜欢谈论潇洒,于是他就问学生:关羽、诸葛亮、曹操三人,最潇洒的事情分别是什么?
学生果然感兴趣,一个个兴致勃勃,抢着回答,有的说这,有的说那。
方舟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在你们说的基础上作一点补充,我认为关羽最潇洒的事是温酒斩华雄,诸葛亮最潇洒的事是舌战群儒,曹操最潇洒的事是煮酒论英雄。”
然后方舟把这三个典故给学生做了详细的剖析,完了,方舟突然问:“你们说我最潇洒的事是什么?”
学生咧嘴笑道:“卖语文书!”
方舟说:“不对!”
学生又答:“扔语文书!”
“不对!”方舟脆声说。
“撕语文书!”
“更不对!”方舟说,“我从不撕书!告诉你们吧,我最潇洒的事是挥汗批教育。曹操煮酒论英雄,方舟挥汗批教育。”说完,方舟的脸上浮现出清朗笑意。
方舟平时上语文课,不大在黑板上写字的,可今天他在品三国的时候,写了满满一黑板!
然而,他还要写。方舟边擦黑板边说:“一黑板都是精华,真舍不得擦啊!”
看着粉笔灰沿着黑板洒落下来,方舟沉声道:“一切都化为灰烬了——人走了,变成了骨灰;知识走了,变成了粉笔灰。”
日期:2011-11-20 11:27:10
第七章 上网
(1)
刚开学,积压了一个暑假的学生信件,都被收发室的段大姐送到各教师办公室去了,然后由班主任送交学生。
可是,一般的班主任都不会把信送给学生的,他们忌惮书信往来会影响学生学习。
如果班主任发现某封信的外观有异常的,就会把信撕开,看看里面有什么“敌情”。这天,张可就发现了一个“发育异常”的信封,这个信封体型不好,膨胀得像当今人们的欲望,而且形状极不规则,比教育界的用人机制还要不规则。
收信人是三(1)班的女生卢燕。
张可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敌情”,就把信封撕开,发现里面有某个男生的几十张大头贴,另加几张泛黄信纸。
信纸上涂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那字写得比贪官的嘴脸还要丑。张可为了侦破敌情,就硬着头皮看完了信。
信中写道:
老婆:
知道吗,今天是我们结婚一百天纪念日,这一百天,是我人生最幸福甜蜜的一百天,有你做我老婆真好!有十多天了,你都没上网,说实话,我都有点想你了。你不想我吗?我给你寄照片了,你可要保存好啊,天天都要看哦!哦,对了,前天我在网吧里遇到了徐小丽,她听说我们俩结婚了,缠着我,要我请客,后来我买了一碗康师傅,把她打发了。她问我开房了没有,我说没有呢,她说我老土......
信很长,写得乱七八糟的,张可实在看不下去了。从信中看,这个男生是职高的,他和卢燕是在网吧里认识的,他很爱卢燕,一下子“批发”给卢燕几十张大头贴。
男生在信里和卢燕“老婆”来“老婆”去的,张可觉得这事有点严重,就到班上把卢燕叫到办公室,指着信问她:“职高有个男生写信给你,信中说你们俩已经结婚一百天了,怎么回事?”
卢燕淡淡的说:“我和他玩的是结婚游戏!”
“什么?你把结婚当游戏?你真的结婚了?”张可愤怒了,拍打着桌子质问道。
“哎呀!哪里呀!我是说我们在电脑上玩一款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结婚。不是真的结婚!是虚拟结婚!在网络上玩着玩的!”卢燕一脸委屈的说。
张可总算松了口气,但还是有点恼火,他两眼瞪着卢燕说:“学校明文禁止学生进网吧,禁止玩游戏,谁让你进网吧的?”
卢燕颤声道:“我还是暑假期间进了几次网吧,开学后就没进了。”
张可大声的说:“假期就可以进网吧吗?谁规定的?我们学校的《中学生行为规范》里,明文规定学生在任何时间里,都不许进网吧。”
卢燕说:“语文老师上课时都叫我们上网,那我在课下上网,有什么不可?”
“语文老师上课时叫你们上网吗?真的吗?”张可紧问道,声音又干燥又严厉。
卢燕嘟着嘴道:“当然是真的了!就是前天,不信你去问问。”
“如果方老师真的在语文课上叫你们上网,我会跟校长说的,我没权力处罚语文老师,校长有权。但我有权力处理你,因为我是你的班主任,这事我要跟你家长通报一下,我现在就打电话找你家长。”
听说要找家长,卢燕慌了,说:“班主任,你千万不要把我爸爸找来,把他找来了,他会扒我的皮!”
“怕找你的家长就行吗?这么怕,当初干什么事去了?玩结婚游戏时怎么就不怕了?”张可一边说,一边拨打手机。
电话打通了,接电话的正是卢燕的爸爸。
张可说:“喂,是卢燕的爸爸吧?我是她的班主任。”
“张老师,你好!”
“你马上到学校来一下,关于卢燕的事情,我要跟你谈谈。”张可说,“你马上就来,我在办公室里等你。”
“好好,我马上就来。”
卢燕的爸爸是一家小型超市的老板,他放下手头的事情,立即驾车赶往学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