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有多重》
第10节

作者: 朱乙丑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说:“我们尤其要注意学生上网的问题!学生泡网吧,是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学生在校期间,一旦出了安全事故,我想这个责任不是哪个人能承担得了的,所以我们要做到严查、严防、严惩!我们学校对学生上网的政策就这三个词:严查、严防、严惩。校长室决定,由保卫科和政教处组成一个网吧巡查小组,不定期对学校周边的网吧进行巡查,如果发现哪个班级的学生在上网,我们要扣除该班班主任的部分班主任津贴。”

  班主任怕被扣钱,散会后,立即到班上大声警告学生不要上网。此时正是晚自习时间,校园内很静的,晚上越静,班主任的讲话声就显得越大,一时间,只听得各班的班主任像吵架似的在班上吼开了,从一楼到六楼,从东边到西边。
  方舟觉得这情景很有趣,就站在教学楼前好好的听听班主任的大合唱,心想:跟学生说这些有什么用?网络时代,一味地堵学生上网,行得通吗?上课时,个个都会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可在实际工作中,就不懂得运用大禹的思想了:大禹治水,放弃了堵的方式,而用导的方式,同样,治理学生上网,只能用疏导的方式,不能用堵的方式。

  实际上正如方舟所言,学生想上网的依旧上网,一到双休日,环湖市的网吧个个爆满。
  而方舟,并没有因为被莫校长批评了,就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谈上网了,相反,他更加乐于和学生谈“网事”,甚至,他在称呼学生时,干脆不叫同学,改叫网民了。比如,以前他称韩飞为“韩飞同学”,现在他称韩飞为“韩飞网民”。有次上课时,方舟说:“下面请韩飞网民背诵杜甫的《蜀相》。”同学们哄堂大笑。
  方舟知道环湖一中贴吧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他就在那里开一个帖子,名叫“公共日记本”,倡议一中的学生在这里写下他们在一中的点点滴滴,供校友分享。
  一中贴吧基本上没有老师发帖的,都是学生在这里发帖,当学生看到方舟老师竟在这里开贴,很是激动,他们纷纷响应方舟的号召,踊跃地在这里写自己公开的日记。大部分学生表达的都是对学校教育的不满,以及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有个学生的一篇公共日记,引起了许多人围观,他在日记里列举了教育界的八大谎言,这八大谎言是:

  社会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家长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教师说:“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育局说:“我们正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
  学校说:“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

  官员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校长说:“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日期:2011-11-22 17:27:53
  第八章 莫古风定律
  莫校长在招生宣传时会反复地说:“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可在实际生活中,他是:为了领导的一切,为了一切领导,一切为了领导。

  环湖一中是省重点高中,也是环湖市规模最大的学校,因为这,各级政府都很重视,不断地有不同级别的官员前来视察、检查、督导。莫校长的官场意识非常强,只要是来自政府部门的人,即便是看门、扫地、倒水、送报的,他都巴结讨好、点头哈腰。
  莫校长根据来者的行政级别,决定讨好的程度:来者如若和他平级,莫校长会在校内迎接,握手时不弯腰;来者如是局级官员,莫校长会走出校门50米迎接,握手时弯腰30度。来者如是厅级官员,莫校长会走出校门100米迎接,握手时弯腰60度。如果来者是部级官员,不用说,莫校长会到车站迎接,那腰弯的跟折叠椅没有区别,就差下跪了——这是老师们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莫古风定律”。

  莫校长大腹便便,弯腰对他来说确实艰难,既便如此,每次接待官员,他都严格遵循“莫古风定律”,不含糊、不马虎、有分寸、有尺度。
  如此,时间长了,一中的老师们,只需看看莫校长出校门多少米,以及弯腰的角度,就可以判断出来者的官阶,一看一个准!
  9月11日那天早上,莫校长一开始在校园里巡视,足足了巡视了四五圈,然后带着总务主任还有奇正,站在大门前50米处,等候着某某人的到来。
  50米,依这个距离判断,来者当是局长。
  老师们有点不解,奇正不是校领导,为什么要安排他去接待呢?莫非莫校长要提拔奇正?

  十点左右,一辆黑色奥迪轿车缓缓驶来了,莫校长满脸媚笑,对着轿车摆摆手。
  车子停了,下来几个官样人物。
  莫校长立即上前,伸出自己肥嘟嘟的大手,忙说:“秦局长,欢迎欢迎!您好您好!”
  秦局长站在车门旁,也伸过手,莫校长一把握住秦局长的手,弯腰30度。
  来者是市财政局局长秦志坚,他的儿子就是去年组织学生踏青的秦春,奇正班上的。

  ——老师们终于明白了莫校长让奇正陪同接待的原因。
  莫校长带着秦局长走进接待室,严格按照尊卑次序坐定。总务主任给领导们一人沏一杯好茶,茶叶是一级六安瓜片。秦局长说明了来意,他说这次到一中,主要是宣达市政府的一项新政,新政规定:从这学期开始,任何学校不得设立小金库,学校的钱全部上交财政局,由财政局掌控,学校的日常开支必须列出明细单,报财政局审批,然后由财政局拨付。

  秦局长强调,这项新政不是针对哪一所学校,是全省统一的,一中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学校,涉及到的资金也最多,一定要带头做好这项工作。
  其实这项政策,莫校长早已知道,一个月前红头文件就已送到学校。但他没想到秦局长会专程到一中宣达,可见市政府对一中的重视,说白了,是市政府想看紧一中的钱袋子——一中太有钱了,年收入有1500万人民血汗币。
  无疑,这项政策对莫校长的冲击最大,起码,他想肆无忌惮地花钱是不太可能的了,除非,他和财政局的关系特好,财政局任他花钱。
  莫校长心里不高兴,前天他接到财政局电话,说局长要在9月11日到一中传达文件,当时他心里就有不祥之感,911,这可不是个吉利的数字啊!
  尽管如此,莫校长在秦局长面前还是点头哈腰的,这次不是哈韩,而是哈秦了。
  秦局长喝完茶,提议在校园里转转。莫校长立马来了兴头,他就希望上级官员在一中校园里转转,不转一圈,怎么能看到自己的政绩呢?
  莫校长带秦局长参观,走的是精华线路,这一条线路是一中政绩工程最集中的线路,莫校长竭力让秦局长看到自己在代校长的位子上,干了那些大事,建了哪些大楼。他尽量不让秦局长看到以前方校长建起来的大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