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教研室给一中打来电话,说:“方舟的论文通过了!被定为市二等奖!”
日期:2011-11-25 14:19:11
第十三章结婚
(1)
奇正要结婚了,方舟去看看他的新房,他的新房就在校内,是学校集资的套房。
方舟说:“房子一装扮,气象就不一样了,花了不少钱吧?”
奇正说:“那有什么办法?我倒是不想装扮,可是人家女方要求装,没办法!方舟,结婚就是结帐。”
“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方舟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婚姻毕竟是个美好归宿。”
奇正笑笑,说:“方舟,你还是生活在理想之中。告诉你,男人一到结婚的门槛,就再也浪漫不起来,整天为那些针头线脑、鸡毛蒜皮之类琐碎的事情奔波,忙得上气不接下气。”
奇正拿支烟给方舟,方舟接了,说:“我本不抽烟,但你这喜烟我不能不接。”
奇正递给方舟一打火机。
方舟坐在奇正的床上,喷几口烟,说:“你这新床我能不能坐啊?”
“尽管坐!有什么不能坐的?”奇正手一挥说,“结婚没那么神圣!在我看来,结婚就是凑人数,由一个人凑成两个人,再由两个人凑成三个人。你们搞文学的比较浪漫,把这说成是什么二人世界、三人世界--到最后都是万恶的旧世界!”说完坐到方舟对过的木沙发上。
方舟发现奇正的床头柜上放着一部可视电话,就问:“这电话是不是女方要求装的?”
“她不要求装,我是不可能装的,费用这么高,我哪有钱装啊?”奇正说。
“那不很好吗?她想天天见到你,开通情感热线,是好主意啊!”方舟说。
奇正凄然一笑:“哎呀呀,一结婚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打什么情感热线!唉!”
“可视电话挺贵的吧?”方舟问。
“快上万了。”奇正说,“这些钱,全是借的。”
“在中国,电话业是垄断行业,不打破垄断,费用是降不下来的。”方舟说。
正说着,章电也来了。
方舟说:“新郎,你好呀!”
章电说:“早就不是新郎了,现在只有奇正是新郎。”
“你的确不是新郎了。”奇正说,“新郎也会过期的,新郎的保质期是一个月,保鲜期只有半个月。”
“没错!”章电说。
方舟问:“新婚的感觉怎样?”
“巧克力的感觉。”章电答。
“苦中有甜,是不是?”方舟说,“你跟奇正有了共鸣了。”
奇正说:“方舟,我结婚那天,请你给我当婚礼主持人,行不行?我发现你给章电主持婚礼,效果挺好的。”
“行,我喜欢给别人主持婚礼。”方舟笑笑说,“沾粘你们的喜气。”
日期:2011-11-28 12:06:22
(2)
奇正的婚礼在国庆节那天举行,方舟做婚礼主持。
方舟主持完毕,奇正安排方舟来到贵宾席用餐。这一张圆桌上坐的客人都是奇正的特邀嘉宾,有奇正的舅舅、有莫校长、工会文主席、有环湖市宣传部米部长、环湖日报社张社长,还有两个漂亮的银行女职员王小姐和宋小姐。
方舟入座时,奇正把方舟介绍给他们,他拍拍方舟的肩膀,说:“这位是方老师,今晚的主持。”
大概奇正今晚有点激动,吐字不清,把“主持”说成是“住持”,特邀嘉宾们都笑了,旁边的一桌非特邀嘉宾们也笑了。奇正的舅舅纠正道:“是主持,不是住持!”
方舟摸摸头,笑着说:“我头上毛还在呀,没成为和尚呀,我什么时候当和尚了?你知道,当和尚就不能结婚了,可我现在特想结婚!”
文主席对方舟说:“方老师呀,你今晚给别人当婚礼主持,给别人倒交杯酒。什么时候让别人给你当婚礼主持,给你倒交杯酒?不能老喝别人的喜酒,也该让别人喝你的喜酒呀!”
方舟说:“那不是迟早的事吗?”
此时酒宴已过半,别的桌子上的酒快要喝完了,可方舟发现这一桌子上的酒没怎么动。他明白了:所谓特邀嘉宾,就是喝酒特斯文,特爱面子的嘉宾。
莫校长说:“你刚来,是不是先喝几杯?你来之前,我们已喝不少了。”
方舟想,既然我来了,是该动一动的。他说:“我迟来一步,失礼啦!我先敬几杯酒。”
女士优先,方舟第一杯酒敬两个银行小姐,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说谁的吗?就是说你们银行职工的!祝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金钱关系,因为我没钱存入银行!干杯!”
两个小姐笑了,含情脉脉的看着方舟把酒喝了。
方舟第二杯敬奇正的舅舅,神情恭谨的说:“我和奇正是老同事,奇正的舅舅就是我的舅舅,敬舅太爷!”方舟满满的喝了一杯酒。
第三杯敬市里两个领导,他说:“环湖市的文化氛围很浓,你们二位功不可没。我敬你们一杯!”
张社长说:“哪里哪里!你主持得挺不错的吗,你教哪一科的?”
方舟说:“我教语文。”
“教哪个年级?”社长又问。
“教毕业班。”方舟答。
“语文不好教啊,有点深呀。”社长说。
“最难的是深入浅出。”方舟说。
“那你平时爱好写作吗?”社长问。
“大凡语文老师都爱好写作。”方舟说。
文主席插一句:“方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大才子,可有文才了。”
方舟说:“文主席过奖。”又对张社长说:“不瞒您说,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从事报业,但没机会。”
社长说:“那很好。”他问方舟:“请你做我们报社的通讯员,你愿意吗?”
社长的话,让方舟喜出望外,环湖日报社社长看上了风神文学社社长,大社长看上了小社长。
他立即答道:“我愿意,但我行吗?”
“我觉得你很有潜力。”社长说。
方舟看一眼莫校长,说:“莫校长同意吗?”又看一眼米部长说:“米部长允许吗?”
莫校长不回答,只是张着大嘴哈哈哈笑。米部长很爽快:“说起来我是张社长的上司,实际上我是听他指挥的。”此话透露出部长和社长不一般的关系。
张社长说:“我们日报社缺的不是人,而是人才。缺什么样的人才?缺会说、会写、思维敏捷、有独到见解,对新闻很敏感的优秀通讯员,尤其缺乏教育系统的通讯员。我想把环湖日报办成大报,大报不是指报纸大,版面大,大报要有名笔!可我们报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人选。我一直在寻觅,我觉得你有成为名笔的潜力。当然,现在我只是跟你提一下,让你心中有个数,我希望你多写写教育系统的通讯报道,多写写校园的事。”
方舟点点头:“行!”
方舟顺便也夸一夸领导:“在坐的有社长,有部长,有校长。称呼上都有一个‘长’,这个‘长’和目光长远的‘长’是同一个字,就是说领导看问题都很长远的。”
三个领导听后都美滋滋的笑笑。
方舟在和张社长说了很多话以后,才敬校长的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