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30节作者:
谷得一以盈 第三个时间点发生在唐朝由盛转衰的中期(公元740年-800年)。这一次海侵的受灾城市包括:沧州、青州、扬州、杭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
第四个时间点在13世纪初,大约是射雕英雄传叙述的历史时期,北方金元混战,南宋偏居一隅。此次海侵,北方海平面小幅上升,南方无碍。
14世纪到现在,我国经历了600多年的寒冷时期,海侵基本没有发生。
现在都说2012年要有大的气候变化,我估计很可能会发生一次海侵,海平面升高。其实唐代的那次海侵,就令沿海城市开始大规模修筑海塘了,只要海侵持续时间不长,海塘还是有作用的。
总的来说,感觉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人定胜天的谬论还是不要说了,你可以永远影响一个小气候,也可以偶尔影响一次大气候,但是不可能永远影响大气候。
日期:2013-06-27 15:10:41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历史史实与神话传说相互结合的产物,其中传说大于史实。“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代的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后人往往凭想像和传说去加以了解。大禹平水患、定九州,因劳苦功高而被舜“禅让”为帝。这里的“帝”,应该说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也称为“大酋长”。当时的水患,也不是江淮黄河的内河,而是海侵,即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远古时期东南沿海发生过三次“海侵”,最后一次“海侵”一直延续到6000年前后。大禹治水应该是在海侵消退后,疏浚河道,让洪水流入大海的巨大水利工程。
公元前2198年,大禹治水成功后,在茅山大会诸侯计功行赏,这就是“茅山会盟”。“茅山会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政治协商会议。茅山(又名苗山)也因此而改名为会稽山(古代会稽与会计同义)。这里所谓的诸侯,也只是原始的部落首领(酋长),据史书记载,舜时的部落联盟就已经有十六族。笔者为什么说茅山会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呢?让我们看看这次会盟有哪些议程做了哪些事情。
综合涉猎的史料,笔者推测出这次会盟的主要议程是:
一、审计各诸侯(部落)上缴“中央财政”(部落联盟)“贡赋”的状况。
二、协商组织统一的军队。
三、协商部落联盟的基本建设修建城池。
四、协商制定包括刑法的一系列制度。
五、协商决定部落联盟元首(大酋长)接班人选。
日期:2013-06-27 15:14:29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伫立在长江边上,面对浩瀚的夜空怅然作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这位诗人就是伟大的屈原。在著名的《天问》里,屈原第一次发出了中华民族理性的质问。他问的,正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在同一个时间里,在中国东部的海边上,在一片沼泽遍布、蓼草芦苇丛生的盐碱海滩里,有一群倔强的先民,正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拓展着生存空间。山上传来狩猎的哨声,独木舟在水滨滑行,女人们把稻谷的种子播向泥泞的土地,这一景象正是这片土地上的后人想问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直接答案。
这是一片正在逐渐成陆的濒海三角洲,三面是山,一面是海。用现代地理的定位方法测定,它的中心位置大约是东经121°31′,北纬29°47′。这地方,就是今天的宁波平原,它的核心部分,是今天的鄞州。
在今天看来,两道苍翠的山脉在宁波平原的两翼绵延而过。东部的天台山脉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它和入海后的余脉所构成的珍珠般的舟山群岛一起,遮挡住了来自东南方向的海风,尤其是肆虐的海上台风;西面巨大的四明山脉,把东坡的雨水汇集成千沟万壑的细流,灌注到这片广袤的平原上。这种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让所有人都会想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而它出自无数代人艰难的开垦与努力。
我们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屈原,但是屈原的《天问》再一次触及了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故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屈原在问,河海般的茫茫洪水从何而来,又在什么时候结束?治水的鲧和大禹,他们到底做了什么?
是的,这里曾经经历了一次沧海桑田的伟大变迁。
屈原说到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自然现象:全新世最后一次海侵。
人类早期文明留下来的所有史诗式的创世纪故事,都说到了这个共同话题:洪水。中国的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地中海边希伯来人的祖先也登上诺亚方舟漂向洪水之中的高地。这一次全球性的洪水不是来自高山,而是缘于海平面的抬升。全球的气候在变暖,两极冰山融化,沿海的土地被海水浸润淹没,这一事件发生在距今八千年至五千年之间。
我们可以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里看到七千年前的动物骨骼和植物化石,那些大象、犀牛和阔叶丛林的植被。由这些历史信息,我们知道那时的气候就像今天的珠江三角洲。海水上升的另一个例证是,今天我们可以在四明山麓的任何地方,找到一条深深镶嵌在海拔5米左右高程上的贝壳坝。贝类生物总是生活在滨水岸线上,它们用自己的壳记录了当年上涨的海水水位,从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也就是说,今天的宁波平原在五千年前被抬升的海水浸漫为一片浅海。
这一次海水的上涨对宁波平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三千多年海水的浸润,在当时的海底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海相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青紫泥。青紫泥不透水,它就像在平原的底部铺上了厚厚的橡胶隔水层。从此,鄞州就有了种植水稻的土壤条件。
其实,河姆渡文化并不是今天的河姆渡地区所特有的,它是包括鄞州芦家桥、董家跳等地在内的宁波平原最原始的文化遗存。1973年,在鄞县古林镇芦家桥村发现了河姆渡第三层的文化,距今约五千年。这里最有特色的是先人编织的芦席,用作房屋的墙壁以挡风避雨。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这个地方夏代的时候有一个堇子国。这说法既没有办法来证实,也没有办法去否定。古籍记载当时是“天下万国”,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有无数个城邦国家。今天的考古学家在距鄞州200公里左右的余杭反山发掘出一个方邦古国的遗址,这似乎离“堇子国”的说法近了一步。因为这一发现起码透露了鄞州这块土地上先民早期的社会组织形态,他们并不是一批散居而独立谋生的人。把堇子国权当作鄞州历史的开篇吧,看看我们的先人如何生存发展。
我们的先人选择了最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生存方式。他们使用特殊的工具,这种工具叫做“戉”,样子很像斧子。斧子是北方先民使用的工具,最早的石斧就是在一块长方体的石料上开一道锋利的刃口,因此古文字把它写作“斤”,可见“斤”的最早含义就是斧子。而戉是两边有锋利翘角的斧,它的现代形象就是屠夫剁肉的肉斧。黄土地上的先人只用利斧砍树掘土,而这里的戉,它的翘角还要用来拉扯水生的草根。戉作为工具后来被写成了“钺”,而使用这种工具的古人,被称做“越人”。早期的鄞州土著都是越人的后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