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35节作者:
谷得一以盈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查找关于全球变暖的 最新的科学文献。为《高涨的潮水》做初期调研时,我就知 道,关于未来气候变暖对坦桑尼亚的玉米种植到阿尔卑斯的降 雪等每一件事的影响,科学家们已经做出了许许多多的预测, 大部分基于复杂的计算机模型。偶尔某个突出的研究可能会出 现在新闻的头条,但绝大多数的气候预报被埋没在难懂的专业 杂志里,只为其他的气候学家提供参考。这一类的杂志大部分 被收入牛津大学的拉德克利夫科技图书馆,在那里,它们静静 地躺在昏暗的书架上几乎无人问津――拉德克利夫科技图书馆 离我家只有一英里路程。我意识到这几乎就像特尔斐神谕 (Delphic Oracle)藏在我的后花园或诺查丹马斯 (Nostradamus)住在我隔壁――除非这些科学预言已经变成 事实。 那年年初我就开始每天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拉德克利夫科 技图书馆,查阅了上万份科学文献,甚至忘记了季节的变换。 我将相关的文献归人电子表格――有关2度变暖的资料归人2 度,有关5度变暖的资料归人5度表格,诸如此类。并不是所 有的资料都来自计算机模型,一些最有趣的材料来自古气候研 究,研究史前的全球变暖事件中温度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的。 我查出的这些过去的温室事件可能类似于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 件,因此我根据它们所代表的当时的气候时期将它们归人6度 电子表格。 终于,我有了一条真正独特的线索,一度一度地导向 未来。 《改变世界的6度》起初感觉像一本生存手册:充满了告 诫:地球的哪些地方可能需要放弃,哪些地方最适合继续居 住。也许我应该将这些信息只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给我最亲 近的人些许提示?或者,作为一个规诫故事,我应该让尽可能 多的人知道,说服他们参与迅速减排运动,及时避免最坏的情 况发生?
显然,我选择了后者,一条更有前景的路。但是当我早些 时候将《改变世界的6度》的材料公开演讲时,观众的反应让 我困惑,特别是当我在厕所里无意中听到其中的一名听众对另 外一些同伴说拉他们来听如此沮丧的东西而道歉时。我十分震 惊。沮丧?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世界的六度》这 本书会让人感到沮丧。是的,这本书所要表现的对世界的影响 是惊人的――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可避免的。对现在的局势 感到沮丧,就如坐在客厅里看着厨房着火,然后对火势向整个 房子蔓延越来越绝望,而不是抓一个灭火器去灭火。 当我将这本书介绍给非专业人士时,我也开始认识到大部 分普通民众对平均气温变暖2度、4度或6度究竟意味着什么 毫无概念,比起水银温度计,在昼夜间15度的升降,它们听 上去还真像是很小的变化。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星期四的 气温比星期三高6℃,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而仅仅意 味着我们不用穿外套了。这些都是日常天气的变化莫测。
日期:2013-06-28 10:26:47
但是 全球平均气温改变6度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想一想1800年以前,最寒冷的末次冰河时期,全球平均 气温也只比今天低了6℃。在那种严寒的气候下,“从大海到 闪亮的波涛”,北美陆地全部为冰原覆盖。纽约中央公园岩石 上的冰川槽证明,纽约当时被埋在延伸到非洲大陆深处的1英 里多深的厚厚的冰板下。被埋在厚厚冰板下的还有新泽西北部 地区、五大湖(北美洲中东部湖泊群:苏必利尔湖、密执安 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湖水混入圣劳伦斯河)地区 以及整个加拿大。再往南,农业中心密苏里州和艾奥瓦州原来 是冰冻的苔原,底下是坚固的永冻层,常受来自冰帽的沙尘暴 袭击。在冰河时期,人类向现在是亚热带的佛罗里达州和加利 福尼亚州迁移,那里气候温和。 此外,气温变化也非常大――10年内同期温差可达几度。 大约70000年以前某一天,印度尼西亚的一座巨型火山爆发, 数千吨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喷向天空,遮挡了太阳光,造成全球 气温下降。人类在随后的“核冬天”(nuclear winter)里几 近灭绝:整个地球人口仅剩15000~40000人,这是人类存亡 的关键时刻,至今仍在每个活着的人的基因上写有密码。因 此,如果历史上的6度变冷让人类几乎灭亡,那么未来的6度 变暖是否有相同的效应?这就是本书想要找到的答案。 回到2005年的夏天,当我开始我对人类可能未来的探索 之旅时,我觉得自己犹如但丁站在地狱之门――有幸能了解少 数几个人正在进行的研究,却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可怕景象深感 忧虑。正如但丁诗《神曲》里维吉尔(Virgil)是但丁进入地 狱之门的指引者一样,我的指引者是那些充满才华和激情的科 学家们,他们最初的一些研究是我写这本书的基础。我用下面 几句诗来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现在,走罢!我们二人是同一条心: 你是恩师,你是救主,你是引路人。”
我对他这样说;他随即起步转身, 我于是走上这条坎坷、蛮荒的路径 一个技术上的说明 像其他科普作家的作品一样,我一直努力使每一项案例的 研究尽可能的生动而不失其原文献的严谨。当我在写这本书的 时候,科学也在发展。当然难免有欠缺之处:几乎所有的研究 使用的模型都不相同,每个模型的假设也不相同,因此得出的 结论可能截然相反。每一项研究还包含着不确定性,这往往表 现在数量上,作者通过仔细权衡、深思熟虑做出的结论,不能 总是准确地反映其全部的内容,就是知识非常渊博之人也只能 如此――这就是科学的本性。我让读者自己对这些资料进行质 询和判断。如果您对某项研究所用的方法表示怀疑,请不要责 备我,我不是气象学家,我只是一个诠释者。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性质,我需要补充一些 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知识。从本质上讲,气候变暖(我用 的是气候变化,尽管专业上它们稍有不同)指的是我们周围的 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大气温度升高。就像给地 球裹了一层厚厚的外套,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这是无可 争议的,是100多年来已被公认的物理性质。这些气体之所以 产生温室效应,是因为长波的红外线无法穿透它们:太阳光属 于短波,所以能直接透过这些气体照向地球,但是当太阳光被 地球再辐射时,变成了长波而被这些气体困住了――正如温室 的玻璃能够保温。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的平均气温 可能只有-18℃左右。 自工业革命以来,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 1/3,而甲烷――另一种强效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了一倍。 尽管它们的浓度会发生波动,但是在过去150年里,全球气温 上升了约0.8度,并预计在下一个世纪,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 增加,全球气温也将上升得更快。未来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一 部分归因于过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另一部分也反映了人类活 动导致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量。人类能够通过削减排放量来 避免全球气温的进一步增加,这就是我这本书想要说明的。 虽然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以确保合适的研究出现在相 应的章节,但是难免有些主观。许多――事实上是绝大部分的 研究结论中并没有确切的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别是如果它 们只是针对某一个区域时。例如针对北极海冰的研究报告,只 是以未来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依据,作者并不认为这能反映 全球的平均气温,这使我很难决定将它放在哪一章是最合适 的。尽管采用相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但是不同的研究对未来气 温的预测也不相同。此外,所有模型对温室气体的敏感性不 同,使得整个过程更为复杂。需要强调的是,这本书的所有原 始资料均来自经过严格审查的科学文献,不是摘自报纸杂志或 某些团体的发布会。 此外,我还要强调的是,这本书里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为 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1年出版的第三次 评估的标准范畴1.4度~5.8度。第三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 变暖的预测高达6度,这将逐一在下面的章节进行说明。例 如,第三章的3度,涵盖的气温为2.1℃~3℃,而第六章6 度涵盖的气温为5.1℃~5.8℃。2007年2月政府间气候专门 委员会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扩大了对2001年的气 温预测范围,即排放量最低时,2100年气候变暖仅1.1度, 而排放量最高时,全球变暖可达6.4度。换言之,气候变暖的 范围更宽,最坏时的程度更超过2001年IPCC的预测报告, 即超过本书标准中的7度。 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也详细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可能 造成的影响,许多方面与本书的内容相同,并且都参考了相同 的论文资料。第四次评估报告在用词上比以往的报告有了改 进,不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这样,即使是非专业人员 也能完全理解。我特别要提醒读者关注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第2 部分,那里有一张总结表,以非常直观的方式清晰的表明了气 候变暖从1度~5度,每一度可能造成的影响。(没有解释为 什么6度也在IPCC的预测范围内表中却没有提及。)IPCC报 告的全文可查询www.ipcc.ch. 选择温度作为这本书的基本框架,是因这它让时间显得非 常紧迫,例如,到2100年全球可能变暖2度,甚至2030年就 能达到这个水平。读者需要牢记的是,人类文明和自然生态系 统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气候变暖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决 定性因素。由于温室气体不同排放量与气温变化的高度不确定 性,我觉得,21世纪的每10年都越来越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这本书只涉及科学家所谓有“短暂”气候变化:由于海洋的热 惰性,即使温室气体达到一个所谓的平衡状态,也需要几个世 纪的时间温度才能稳定下来。 我有时也激进的想:今天科学家们的预测对未来的社会变. 化意味着什么。例如,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是否会为争夺喜马 拉雅山源头的水源之战转变为核战争?当然,如果期望这种预 测在任何意义上成为事实,那我就是愚蠢之极了。但是,有一 点我毫不怀疑:气候变化将是21世纪发展进展中可能出现的 一道风景。必须预先警觉到这一点 若再不止步,我们将都会进入地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