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传奇--解密医药界灰色档案二》
第19节

作者: 中原枪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案件爆发前夕,周佳和李博的争斗就已经公开化,双方为企业的控制权打的不可开交,此时的李博对朗山制药已经完全失控,首先周佳一直控制着公司除了财务以外其他部门,看到李博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就把所生产药品在检验合格后全部送到千叶公司仓库,销售往来货款也均通过私人账户,或者其设在关洲的营销中心,让李博根本见不到一分钱,也拿不到一支货,李博则是天天逼着周佳变更相关手续,也幸亏那几天三狼把税务登记证,还有生产许可证等一堆证件都带到了福州,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其次看似财务总监是李博的人,可这家伙来到朗山制药还没两个月,就被朗山药业的一帮腐败分子拉下了水,伙同他们把李博装修办公室的三百万元贪污了两百万,然后几个人分赃了事,这样的人如何会不倒戈跟着周佳跑?更何况当初那五千万早已经花完,此时公司的账户上比许霖儿的脸还干净,每月连税款都一拖再拖,他一个财务总监也就是挂个虚名而已,对周佳和朗山制药已构不成任何威胁。

  对于这场有史以来山南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场集资案,各级政府还是很重视的,马上由山南省委省政府牵头,勒令关洲市委市政府抽调公检法司和各政府部门精锐,迅速成了若干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又包片负责若干个投资担保公司,像李博这样一人名下有若干个投资担保公司的,则并案处理放到同一个工作组。为方便开展工作,这些工作组成员及领导,抽调的都是有一定行政级别人士,这样施号发令起来也轻车熟路。

  党国做事喜欢先定性,案件的性质很快就被上级定为‘非法集资’,这样关洲市乃至山南省各级政府总算喘了口气,监管不力的罪名毕竟轻多了。随后工作组为这起集资案的处理定下了调子,首先是先彻底清查一遍,暂不立案,他们把这些公司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完全有偿还能力的;第二类是虽然暂时没有偿还能力,但可以慢慢偿还,老板也没有失踪或者逃跑的,工作组能联系上并随叫随到的;第三类就是高危公司,融来的钱早被挥霍了个精光,老板要么关机。要么不接电话的。

  对于这三类公司,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第一类公司勒令必须即刻偿还集资户款项,然后政府既往不咎,不再追究任何刑事责任;第二类则是暂不立案,但冻结公司所有银行账户,防止其转移资金,然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想办法分批次偿还他们的债务,每个月哪怕能要回来三五百万,这笔款必须打到工作组的账户,阳光操作,公开公正的按比例分配给集资户,对于这类公司的老板,不能离开工作组的眼皮底下,和工作组每天一个电话保持联系,随叫随到,限制离境,离开所在城市也必须向工作组申请;第三类就是那种高危公司,工作组第一时间冻结他们银行账户和所有固定资产,立案后移交司法机关,拍卖资产清偿债务,逮到老板就即刻刑拘,逮不到就上网追逃。

  而李博幸运的被列在了第二类,当然这个结果和他孝敬了林队长一大堆银子也不无关系。不仅李博,那些公司老板谁愿意把自己列入三类公司?又哪个不是各自找关系上下打点,争取自己能进入二类公司名单?这就是中国特色,工作组里很大一部分人的暧昧态度,才导致这些人继续逍遥法外,在社会上又兴风作浪了很长一段时间。
  日期:2013-08-11 22:24:25

  二十七、
  就像一群人赌博,全被抓进了派出所,谁是最后的赢家?警察呗。关洲市的投资担保案也一样,虽然政府一再三令五申,要求工作组加大力度,尽快为集资户挽回损失,当然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在2011年12月31号前,每解决完一家投资担保公司的债务,奖励工作组成员现金十万元;在2012年6月60日前,每解决一家奖励工作组现金五万元。但是这些投资担保公司老板和某些工作组成员勾结,能拖则拖,实在拖不过就像挤脓一样每次挤个三两百万元出来,至于他们旗下的资产,早就挂在别人的名下了,对此工作组成员比谁都清楚,但吃了人家的嘴短,没有谁会真的把他们赶尽杀绝。

  中国人讲究久占为业,那些钱在这些投资担保公司的老板口袋里捂了那么久,在内心里他们早认为是自己的钱了。于是他们大多都像李博那样给亲属做出了类似交代:“……即便咱们现在变卖家产偿还了所有债务,到头来政府一翻脸,非法集资的金额这么大,还是得判我个死刑或者无期,与其将来人财两空,那还不如一分钱不还,你们用这些钱来打发政府官员,或许能留我的一条命,切记切记。而且根据我的判断,没准这只是一场运动,只要能挺过这一关,经过这次行业大洗牌,生存下来的必然会是行业的强者。”方雅丽在得到这个指示后如获至宝,不管是面对集资户还是工作组,永远都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爱咋地咋地,你们枪毙我啊,反正是现在没钱,钱都投到房地产上去了……”

  要求工作组把追回来的款阳光操作,公开公正的按比例分给每个集资户,也是政府的初衷,但在中国,种下的是龙种,生出来的却永远是歪嘴骡子。大家都不是孙悟空那样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是他那样的齐天大圣,工作组成员谁没有三亲六故?谁又没有领导和顶头上司?譬如林队长那段时间每天都会接到若干个这样的电话:“小林吗?有这么一件事,我的一个亲戚在**公司投了**万元,你看能不能想办法尽快通融一下……”或者是:“表叔,你看我那狗日的娘们,当初不听我的话,非要把买房子的二十万借给了**公司……”于是在各种运作之下,这部分人的损失就悄悄的全部挽回了,最终受害的只是那些没有门路又做着发财梦的普通老百姓,等到后来上级发现势头不对,决定对资金展开反调查,就是集资额50万元以上投资户,必须到工作组解释自己财产合法来源时候,那批人的资金早就全部抽离了……

  那段时间李博的日子相当难过,倒不是他给林队长的银子少,而是他的涉案金额实在太大了,当初投资的时候又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收购的全是半拉子工程,譬如朗山制药,原本答应的是1.87亿,到后来却只付了5415万,政府想拍卖他那部分股权都有困难,类似这样的投资李博做了不下二十例,每家企业都和朗山制药一样,抵死不认他是大股东,譬如那家酒厂:“他当初答应投给我们五千万年,可只扔下二千万就拍拍屁股走了,他陆续从我们公司拉走高端接待酒一万多件了,按零售价他还欠我们八百万呢!是,我们那酒贵的零售价一瓶就八百,啥?你们政府如果敢强制性拍卖我们公司,那我就带着员工集体去北京,到天安门上访去……”

  这年代维稳是多大的事啊,再说山南省也不想把这件事情再闹大,你想想,一个李博就能牵涉到二十家企业,全省像李博这样的人有多少?工作组一时也拿他们没招,只好任由他们在社会上继续坑蒙拐骗,不管你采取啥办法,只要能糊弄过来钱,隔三隔五拿回来几百万,再孝敬孝敬我们就行……譬如李博开始从自己旗下的资产譬如矿业、药厂上面想办法,先是打着新药招全国代理商的名义,收了浙江两家医药公司上千万保证金,却连一支药也给人家发不出去;然后打着承包自己旗下废弃铝矿的名义,又分别收了北阳、升阳市两个大户各一千万元承包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