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你还记不记得上次咱去史馆长那里的时候,提到的《通古列传》一书中所画的图案吗?”
“嗯,记得,怎么了?”智琳一说,小布想了起来,那次智琳从北京回来后,就去了史馆长那里请教问题,期间确实谈到了一个图案。不过那个图案和这旅游景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莫非是琳姐从中参悟到了什么?于是小布睁大了眼睛看着智琳。
“嗯,这个图案是一个盒子上的机关。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解开这机关的奥秘就在这骊山之上。”
“骊山上?”小布吃惊的问道。
“对,就是这。”智琳在旅游图册上一指,“三元洞。”
“那咱们去吧。”小布正想去骊山呢,一听此话,便顿时高兴起来。
“呵呵,盒子还在北京呢,要去,也得把盒子从北京拿来,咱们才好去呀。”智琳看着小布那高兴劲儿,知道这正合了她的意。
“那琳姐快把盒子拿来,咱们一起去骊山吧。”
“行,这次一定带你去。”
“嘿嘿,琳姐说话算数哦。”
“呵呵,姐说话啥时候不算数了?好了,你早点儿休息吧。”
“嗯,琳姐,你也早点休息。”
“嗯。”智琳说完就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可是智琳躺在床上如何也不能入眠,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儿小激动之故,如果她的猜测不错的话,这盒子打开之日就为期不远了。但这盒子里装的又究竟是何物呢?为何如此费尽心机?
次日一早,智琳便给任馆长打了电话,说对盒子有了些参悟,书中所载的“三元藏之”会不会指骊山三元洞,所以希望拿上盒子亲到骊山走一趟,或许能够打开盒子,解开这个盒子的秘密。看任馆长是否能安排一下,或派人送来,或抽空自己回去拿。任馆长一听,很是高兴,并立刻说这段时间单位不忙,可以安排开时间,将亲自把盒子送过来,正好趁此机会与老友一聚,并会把《通古列传》真本送还与秦俑博物馆。智琳听后也非常的高兴,说史馆长去省里开会,周末应该正好回来。老任忙说,先别告诉老史,要给他个惊喜。智琳明白老任的意思,除了惊喜,还有这许多年的亏欠。
趁着这两天密室不开工,事情又少,老任还需过两天才回来,智琳就想先上骊山去看看。于是就把工作向幂儿做了些安排,领着小布去了骊山。
智琳和小布二人由骊山西门而入,因为三元洞是从西门登山的第一个景点,自然是先办正事,赏景嘛,看时间了。
因心中有事,智琳也无暇东顾,倒是小布一路上东瞅瞅西瞧瞧的快乐的像只小鸟。二人很快就来到了三元洞。
这三元洞不知是几时形成,坐落在万木葱郁的骊山西绣岭山腰中,洞外是一处红墙绿瓦、飞檐流彩的小院落,系唐式建筑。站在院落门口嘹望,可见山岩陡而险峻,林木葱郁遮天。门前以青石栏杆为障,雕龙画凤,颇具诗情画意。
智琳和小布二人步入院内,环视四周见花木修竹,奇珍异卉,蓊馥扑鼻。向前看时,迎面排列着三孔窑洞,清静幽雅,粉刷一新。这三孔窑洞内曾奉祀着道教所尊的“天宫、地宫、水宫”三位神仙。天宫指的是玉皇大帝,地宫指的是土地爷,而水宫则指大禹,故称“三元洞”。但其窑洞内最为奇特之处,却是有四个天然风洞,这风洞有茶杯口粗细,呈不规则圆形,风洞深不知底,昼夜生风,春夏风向外吹,秋冬风向里吹,人若站在洞口,会敢微风吹拂,凉爽舒适,被人称为神风,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大奇观。
二人来到洞口,抬头望去,只见洞口断崖石壁上书有三个隶书大字——“三元洞”,这三个苍劲有力古朴的大字相传是始皇帝亲手所书,由此可见这“三元洞”景点儿历史之悠久。小布在洞口站着,忽然蹦跳着对智琳喊道,“琳姐,你快过来。”
智琳正看着大字出神,听到小布在叫她,看着她那高兴劲儿,忍不住笑了笑说道,“什么事啊?看把你高兴的。”
“琳姐,你快过来,也感受一下啊,这风,吹得真是舒服啊。”
智琳也就走了过去,站在了洞口,双目微闭,任凭微风拂面,秀发飘动,确实是凉爽舒适,如沐春风啊。
“啊,真舒服。”小布在旁伸了个懒腰,呵呵的笑着说:“走。琳姐,咱们进去吧。”
“哎。”智琳答应了一声,也就跟着往进走去。
虽然此刻不是旅游旺季,但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进入洞内,真是别有洞天。洞里宽敞幽深,洞壁上凿有灯座,上置人鱼烛台。遥想当年,洞中烛火通明,风吹而过,烛火摇曳,却也平添了一些神秘之感。但今日,这些物件也只是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成为了一种装饰。洞……
日期:2014-03-09 19:01:00
内早已安装了电灯,将洞内的一切照的明晰可变。
智琳和小布边往里走,边观察着这段儿廊洞。但见洞内四壁虽凹凸不平,却很是光滑,亦没有或犬牙交错、或乱石穿空之像。此刻,正是风从洞外向里吹的时候,洞内阴凉的很,人就如站在一个通风管道里,风从身体上刷过,显得有些硬。
“琳姐,看,这儿有三尊石像。”小布在前面喊道,智琳正在观察洞内的情况,因为她发现洞壁上中间部位无论是凹还是凸都在一线上,这给人的感觉很奇怪。听到小布这么一喊,就忙走了过去。
“琳姐,你看,这儿。”
日期:2014-03-26 20:29:00
后石壁请勿靠近 三元洞暗藏玄机
智琳顺着小布的手指方向望去,前边已豁然开朗起来,像是进入了一间石室一般,洞顶有两人之高,东西窄,南北宽,竟也可容纳百余人。在洞的南侧,由石壁上凿出三尊人像,中间的石像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柳叶须眉丹凤眼,鼻挺口阔,双耳垂肩,正襟端坐,威慑四方,看来此人就是天宫玉皇大帝的尊像了。而左侧的石像身形矮小,慈眉善目,白须白发,此人正是地宫土地爷。那右侧的石像头裹粗布,手持耒锸,面容坚毅,这人一定是水宫大禹。石像前放着一尊长方鼎,看来以前此处应该是常有人来拜祭才是。再看鼎前地上散放的一束束鲜花,想必是现在不让再燃火焚香,所以改此文明祭祀。
“看来,这三尊石像就是‘天宫’、‘地宫’、‘水宫’三神了。”智琳望着石像说道。
“嗯,按照介绍,这三尊石像便是玉皇大帝、土地爷和大禹。”小布走上前去仔细的看了下碑帖上文字介绍说道,此时洞中游人寥寥无几,对这些石像更是没有多大兴趣,多是过来感受洞中轻风的。
智琳也走近石像,仔细端详起来,不过她的脑中此刻却尽是那个木椟盒盖上的图案,每一块上的图案都已烙印在智琳的脑海。可是,她看来看去,却怎么也无法把盒盖上的图案与眼前的这三尊石像对应起来。智琳的眼睛在石像上游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她努力的回忆起每一个小方格上的图案,与之比较,但却无一对应。难道是我想错了?智琳琢磨着书中的话:表刻三象……三元藏之……骊景还之。如果我分析不错的话,“三元”应该就是指这“三元洞”,三元洞是骊山一景,其中“还”是还原的意思,那就是把盒盖上的景色还原,那就是还原这“三象”了,可是怎么一点儿相似之处都没有呢?难道“三象”还有其他所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