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谈鬼事!一些不为人知的抓鬼秘术,我的爷爷是前清人》
第1节

作者: 步明非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
  #彩戏师#
  一个人的传奇 五个时代的史诗
  楔子
  我有段时间没有联系到六子了,准确的说应该是三年半。我用六子教我的方法,把信叠成千纸鹤送出去,可是它们从来没有回来过。
  六子说等他死了,我就可以把他的日记公之于众,这么久没有联系到他,我猜想他可能是死了。所以今天晚些时候,我又把六子的日记翻了几遍,终于鼓起勇气开始撰写六子的故事。

  六子真名叫陆道压,这名字是六子的师傅给他取的,意思是六道压身、轮回不惧。六子的师傅给他取这个名字,完全就是为了压住六子本身的邪性。
  六子是个彩戏师,放在今天来说就是个魔术师,他玩的是戏法。
  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戏法分家,真正的彩戏师只留下了六子这一脉,他们隐姓埋名不为人知。
  在那个年代,戏法分为了两家,保守派也就是“戏”派。他们认为鬼魂本善,所以他们主张引渡鬼魂,听鬼讲他们自己的故事,并把他们的故事编纂成‘戏’,排练出来变成‘剧’,演给人看,借此警醒后人,莫要再犯相同的错误。聊斋也好,还是古代很多的戏折子也好,里面总避免不了的出现鬼魂,我想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激进派也就是“法”派,他们认为鬼魂是恶的,主张便借助道法抓鬼、治鬼、打鬼。他们修行道术,刻画符箓,这些都用来克制和对付鬼魂。后来形成的茅山、崂山等教派就是“法”派的代表。
  而六子是彩戏师,他认为鬼,有善有恶,善恶诸流需要分治,他治鬼的办法,就是“戏法”。
  我遇见六子,就是因为我身边有鬼,六子简单的一抓一捏,就帮我去了祸患。而我还傻乎乎地认为,六子只是在我面前变了个戏法而已。
  我只是个三流的作者,我不知道六子为什么会选中我,但是六子肯定有他的原因。

  这第一个故事,从六子自己写起,六子是前清人,这部分日记,六子还是在回忆的时候用隶书写的,那是在一六八三年,六子十四岁。
  日期:2015-06-04 12:27:59
  第一卷 血·牢
  卷介绍:血脉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监牢,是谁都没法走出去的一个怪圈。

  日期:2015-06-04 12:28:50
  -------- 通天索 --------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集市,有集市的地方就会有艺人。
  四下里锣鼓唢呐热闹着,吆喝声更是一个比一个高。这些手艺人靠着吆喝吃饭,谁叫得响,谁叫得卖力,谁那看的人也就多。一伸手,百八十个铜板哐啷就进了口袋。
  日期:2015-06-04 12:29:45
  在集市的东边,近河的地方,一个老头早摆开了架子,身边一个十几岁的小童举着一面脏兮兮的白面旗,就那么杵着。
  那旗子上写着俩字,彩戏。
  来往的人流都过桥往西边去了,那边杂耍演得正闹,七八只猴儿举着短枪小刀相互厮杀,是当真儿的有趣。
  忽的,集市里就安静了下来,艺人们也不闹了,人群哗啦一声全聚到了桥上。
  日期:2015-06-04 12:30:19
  循着他们的目光,远处一条红船荡着桨顺着水悠悠地开了过来。
  前些日子,李家府里传是闹了鬼,一家七口一夜暴毙,浑身上下的衣服没有一处是干的。家里的牲畜也都跑得精光,就连池子里养的鱼都跳了出来,死在了池塘边上。
  官府查不出所以然,只得叫了几个道士过去作了场法事,草草了当。

  日期:2015-06-04 12:31:15
  可是没想到,被叫去做法事的道士第二天就死在了自己的家里,把头深深的埋在了洗脸盆里,活活淹死了,无一例外。
  于是有人跑到官府去告发了,说是李家前些年做航运生意的时候,害死了几个漕运的年轻伙夫,这回是要遭报应了。官府不知道是听了哪方高人的建议,生生把那家人的尸首又从墓地里挖了出来,擦洗干净,装殓入船,披上了那大红缎子,沿着这水路准备一路送入海流,作海葬。
  且不说这入海路途遥远,又天气炎热,尸体腐烂发臭不说,光披上这大红缎子,乘着今儿个那家人头七,估计不是尸变就是成厉鬼。
  日期:2015-06-04 12:32:49
  反正今天入夜,这船出了本镇的地界,怎么弄都不关官府的事儿了,官府这一招祸水东引用得是自在无比。
  “师傅。”
  那十几岁的小童瞥了一眼那红绸子,浑身有些不自在,便小声的唤道。这孩子,自然就是六子了。
  “不碍事,不知道这个主意是谁出的,这么损阴德的事儿也做得出。”

  那老头右手往桌面上一扫,七颗浑圆的玉石已经捏在了手上,哗啦一声随后撒在了桌上,左手往身后一背,捏出一个搪瓷的碗儿来,随后把那搪瓷的碗而往桌上一放,双目紧紧的盯着洒在桌上的七颗浑圆的玉石。
  日期:2015-06-04 12:33:30
  四周的杂耍艺人都作罢了,偏偏这边开始了,本来没有人光顾的彩戏小摊,一下就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有的从桥上跑了下来,跑过来仔细观瞧,有的干脆就站在桥上,远远的盯着。这年头玩彩戏的不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行当,所以这还是个有些年头的“新鲜”玩意儿。
  然后老头似乎在等待一个时机,他左右手早已准备妥当却迟迟不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一来,他就会把那七颗浑圆的玉石收入搪瓷碗里。
  那红绸的船儿来了,随着桥上人们一声惊呼,那船的船头已经到了桥下,一股淡淡的镇魂香的香味飘散了开来。
  日期:2015-06-04 12:34:18
  就在这个时候,老头动了,左手闪电般伸出,拇指食指中指三根手指颇为讲究的捏住了搪瓷碗儿,自左向右的一扫,七颗玉石全部纳入了碗里,随后倒扣着的搪瓷碗儿在桌面上一划,最后停当在了桌面上的八卦图上,扣在了八卦图的中央。
  “哐啷!”
  搪瓷碗儿一颤,七颗玉石相互碰撞了几次,随后一静,那老头左右手便迅速合一,五指相互交叉,形成了一个古怪的手势,如同一个罩子一样地按住了那搪瓷的碗儿,也不知是用了多大的力气,想要按住那个碗,害得他青筋都暴了出来。
  日期:2015-06-04 12:34:45
  下一个瞬间,那搪瓷的碗儿一抖,仿佛是里头关进了什么生灵,在里头挣扎着,还力大如牛,老头用了双手都险些没有摁住,震得整个布面桌台都为之一颤。

  四周观看的人都是一脸哗然,不明所以,只能称赞这老头好演技!
  老头微微一笑,额角的汗水已经沁了出来,随后松开了左右手,掀开那搪瓷的碗儿,本来被扣住的七颗玉石居然全部不见了踪影!
  “好!”
  一声喝起,四周便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日期:2015-06-04 12:35:31

  “六子,走了。”
  老头拿起搪瓷碗儿,往身后的布袋里一塞,小声的对六子说道。
  六子会意,一挥手里捏拿着的白面旗,吆喝了开来:“各位看官莫要鼓掌,好戏还在后头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