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棺材一漏,一股阴风直接吹了出来,四周的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家里的老马比人还敏感,遇见的阴风,当时就毛了,踢套尥蹶子拉都拉不住。众人见了,慌忙呵斥,不呵斥还好,让他们这一喊,那货挣脱缰绳拉着马车就跑了。
日期:2015-06-04 14:04:17
让它这一弄,谁还有时间管那么多,几个叔伯赶忙放下铁锹,一边吆喝一边拿着小路追下去。他们这一跑,就把我撂在原地了,我本能追出两步,却听一阵尖锐的啸叫声从身后传来,回头一看,正看见三叔正拎着一个麻袋一边捆着口子一边往我这边走呢,那麻袋里头,小猴子那么大一个东西一个劲儿地在扑腾,一个劲儿地在嚎叫,可一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它是啥。
当天晚上,三叔就把那东西带家,他把麻袋挂在铁线上,不让那东西碰到地面,直到第二天大中午太阳最足的时候,他才就当着大家的面儿把麻袋挂在太阳底下,然后用小臂那么粗的一根桃树枝对着麻袋一通抽打,这一棍子下去,麻袋里头就有一股子黑气被打出来,里面的东西就撕心裂肺地叫上几声,如此反复能有几十下,三叔累得一身是汗,麻袋里头也没动静了。
等那东西被打得差不多了,这天也跟着一点点地黑了起来。当晚,乌云压境,雷声滚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晴转多云下起了倾盆大雨,那一年的旱情,也就从此解了。
日期:2015-06-04 14:04:58
相比这一次,三叔第二次回来,也是在我家,那一年倒是风调雨顺,没什么不好的事情。那年,父亲倒卖牲口赚了点钱,也不愁吃喝,闲着没事儿就寻思把老家那个快要塌了的老房子扒了重新盖一个,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老房子动工,打地基的时候竟然在地底下挖出一个二尺多高的坛子来.
那坛子我没看过,听说就跟电视剧里的装着女儿红的差不多,黑色的釉面,挺宽的口儿,坛子外面没有什么特殊的装饰,用胶泥封着。
这玩意从泥里抠出来的时候,挺重,当时,帮工的几个老哥都纳闷了,就围在一起议论里头是什么。有的说是铜钱,有的说是好久,后来打开坛子一看,里面没有铜钱,也没有酒,只有半坛子红褐色的土。
说是土,可能不确切,准确地说,那是一种红褐色的细沙,它为什么是这个颜色,里面有什么成分,现在都不得而知了,能知道的是,这细沙里头藏了十六只金黄色的小蛤蟆。
日期:2015-06-04 18:29:26
第002章 蛤蟆
没错,真的是蛤蟆,一只不多一只不少,整整的十六只。
那种蛤蟆跟寻常见到的不一样,焦黄焦黄的,当大人们把坛子里的东西倒进脸盆里的时候,就看见那一个个混在细沙里头的小家伙想一团团驴粪球似的轱辘进去,每一个都懒洋洋的趴着,你要不去骚扰它,它动也不愿意动一下。
蛤蟆这种东西,是会冬眠的,入秋之后,就钻到土里把自己藏起来,身子一蜷,不吃不喝,雨季一来再从土里钻出来。以前,春种的时候家里人扶着犁把种地,时不时就能从田里翻出一两个。
但是,我家那老宅子的情况跟这个不一样,这不是田间地头,像这种青砖木梁的老房子少说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就算当初真的有人在打地基的时候把它们装起来埋在地底下,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也不可能活着。
日期:2015-06-04 18:34:36
再者说,这蛤蟆也确实特别,大小上讲,跟半大的青蛙无异,大约有十岁不到的那种小孩子的拳头那么大。这本身,还好说,但是你说这究竟是什么?说它是青蛙,黄焦焦的不是那个颜色。说它是蟾蜍呢,它身上还没有那种长着毒腺的小疙瘩。它不跳不爬也不动,看样子,却,有呼吸,还是活的,能睁开眼睛又不怕人,一个个都生得菩萨心性。
除此之外,这东西身上的斑纹也让大家很不放心。
青蛙身上的斑纹大家都见过,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花花绿绿什么颜色都有,可这几个却不一样,这十六只蛤蟆的斑纹,全长在后背上,每一只的身上都排列成一个矩阵,看起来就像是秦汉以前很流行的那种古篆字,纵横交错,很规矩.
更要命的是,这里头,每一只蛤蟆身后的纹理又完全不同,以至于,到现在,提起当年的事情我家里人还一致认为,那些蛤蟆身后的图案肯定是十六个他们不认识的古文字.
“篆字”这种东西,那是几千年前用的,乡下里知书识字的人本就不多,如此生僻的,更难认识,即便是最受尊敬的老学究,见到了之后也看不出个门道。
日期:2015-06-04 18:38:32
不过呢,这东西一挖出来,还是一如既往地迅速引起了轰动,那个时候资讯不发达,大家没什么乐子,乡里那点破事儿传得贼快,自从这几只蛤蟆出现,十里八乡认识不认识的都要跑来看个热闹。
这来看热闹的人里头,有一个南方来的老板,这个人个子不高,打着头油,一嘴都是大金牙。他本身,年纪不大,但是看起来很精明。到我家之后,这南方老板拿着一个在当时还挺稀罕的放大镜看了半天,然后就跟我父亲说,要花钱把这些东西连那坛子一起买走。一只蛤蟆两百块,爽快得很。
那个时候和现在不同,两块钱能买一篮子鸡蛋,200块在村子里看来也是不小的一个数目,算起来,这十六只加一起也能顶上我们家大半年的收入了。可以说,这些钱对于那个时候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大家都以为这么大的好事父亲肯定是要一口答应的,但是,事到临头父亲就犹豫了。
我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很多事情他是有概念的,他就问那富商,是要买这个坛子还是要买里头的东西。富商说,坛子和里面的东西全要了,父亲就说,坛子可以给你,没问题,但是里头这东西我得想一想。
日期:2015-06-04 18:39:20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总有那古董贩子化妆成收破烂的来村子里头收旧东西,久而久之的大家也都习惯了,要是这破坛子值两个钱,那卖了也就卖了,可这几只怪模怪样的小蛤蟆他是不敢善作主张的.
民间传说,物老成精,一样东西在什么风水要冲呆得久了,往往可以吸纳灵气生出变化,我们家祖上流传过类似的说法,所以父亲生怕动了这几个东西弄出什么祸事。可这些蛤蟆,不吃不喝也不闹,怎么处理也是个难事,即便不卖又能如何?
找几个本家的叔伯商量了一下之后,大家就说,这邪门的事儿,得找邪门的人,这么多人七嘴八舌地跟着瞎搅合,你为啥不问问你三弟呢?
父亲一听,也是那么一个理儿,于是就给对这东西有研究的三叔打了个电话。三叔听了父亲的描述之后,就说哥你别着急,先等等,老宅子里的东西不好说,这玩意听起来像是有人下的阵眼,说不定是祖辈们搞的阳宅风水呢,随便卖了可能有麻烦,不管怎样,等他回来看看再做打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