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6-05 00:01:25
王大爷说着,瞪着眼睛像是想起了什么很不堪的回忆似的,说话的时候,这人的音容笑貌,极为生动,不像是一个大病初愈掏空了身子的人,就这类型的人,不做演员都可惜了。
“既然这样,那你不害怕么?”将手里的活计放下,父亲一脸怀疑地看着老王大爷。
日期:2015-06-05 00:01:43
“怕,咋能不怕呢,当时我都给吓麻爪了,拿着菜刀不知道该咋办。”一下子没了脾气,老王大爷略显沮丧地坦言道。
“既然害怕,为啥还要把它吃了呢?你就不怕吃出问题啊?”不等父亲再开口,三叔接过话来。
日期:2015-06-05 00:01:58
“唉,说多了你们都不信,鬼迷心窍了呗,我当时就觉得,反正都剁了,不吃也闹心。以前听老人们说,隔壁村儿那谁他三舅老爷,不就是这么得的好命么,就活了一百多岁那个!他为啥能活那么久啊?不就是因为那大萝卜的事儿嘛!我就寻思,万一这也是个机会呢,拼一把!”王大爷说着,憨笑一声,可大家斜着眼睛瞅着他,谁都没说啥。
他说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隔壁村儿那谁谁的三舅老爷,是一个鹤发童颜的大老头儿,一百多岁了,去年刚死,几乎刷尽了十里八乡的长寿纪录。
日期:2015-06-05 00:02:12
至于他为什么活那么大的岁数,还有一些轶闻。说是老头儿年轻的时候,上山采药,一不小心在山间看到了一根野生的大萝卜,拔出来时候,圆滚滚的。
当时老头子挺高兴,就寻思着,把刚从山上套来的兔子用萝卜炖了,可谁成想,按菜板子上一刀下去,那白里透红的大萝卜竟然出血了。
日期:2015-06-05 00:02:24
他媳妇见了,吓得不轻,就说这萝卜是不是成精了,你赶快扔了吧,可他不听,还是把那萝卜跟兔肉一起炖了。结果这一锅兔肉炖萝卜,全给他一个人吃了,家里人谁也不敢动筷子,怕遭报应。
偏偏,过了几十年,儿子辈儿的都死光了,孙子辈儿的也上了年纪,众人之中只有他一个人活得劲劲儿地。
日期:2015-06-05 00:02:35
后来就有人说,那萝卜,八成是个地精,修炼到了一定程度要长生不老了,结果,一不小心撞上这么个愣头青,一身修为没攒下,全便宜了外人。
还有那不靠谱的,在得知此事之后成天背着个破筐上山采萝卜,可传说终究是传说,哪有那么多的萝卜等你拿啊?到头来都是空费力气。
日期:2015-06-05 00:02:49
不过,这件事情在我们那片儿确实影响挺大,打那以后,乡里头,着实有那么一撮儿人相信真有那种可以延年益寿包治百病的东西,或许,这,也是老王大爷轻信了金牙富商的戏言的症结所在。
日期:2015-06-05 00:03:03
那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没出生,三叔也没出生,在场的很多人也都是道听途说,是真是假,难以决断,所以,我们也不方面吐槽什么。另一方面,其实我也挺好奇,王大爷看起来身体健康不像是有什么病症,可听话锋,他是想通过那只蛤蟆驱除病患,我想了半天,想不通,他身体之中,究竟有什么治不了的病,可大人们说话,小孩儿是不可以随便插嘴的,到最后,这个疑问也没解开。
日期:2015-06-05 00:03:15
他们几个在那里叽叽喳喳地商量半天,没有结果,看天色渐晚,寒暄了几句之后王大爷就跟村长他们一起走了,我父亲看看桌子上的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摇头叹息了一会儿,便不做声。
日期:2015-06-05 00:03:38
后来,为了追索那几只蛤蟆,家里人也着实花了不少力气,可自从那大金牙走后,这个人,音讯全无完全联系不上,加上,蛤蟆没了之后,家中也是太平无事,久而久之,这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只有逢年过节大家凑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当成奇闻轶事被乡亲们提起来。
日期:2015-06-05 00:04:08
第006章 豹纹
其实要叫起真来,类似的事情在我小的时候可是听说过不少,因为,在这十里八乡,老祁家的祁三爷都是远近闻名的人物,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这是一个来去如风无所不能的高人,加上,我从小就有个毛病:好奇心太重,所以,每次三叔回来,我都会跑过去跟他学点东西。三叔本不肯教,但是拗不过我,一来二去的我也知道那么一点。
日期:2015-06-05 00:04:22
关于鬼神之事,正规史料是尽量回避的,这跟儒家思想有关系。在生活中,与这类东西沾边的事情也经常会被人扣上“旁门左道”的帽子,大部分人,也是敬而远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对这类事情,我就是特别着迷,过去的几年里,因为这事儿也没少给自己找麻烦,至于各种细节,日后再说。
日期:2015-06-05 00:04:38
哦,说到这里应该介绍一下,我呢,叫祁凤鸣,凤鸣岐山的凤,凤鸣岐山的鸣,这名字不知道是谁起的,有点娘,但从属性上看自己还算是个24k的纯爷们儿。
老人们说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起个女性化一点的小名好养活,所以,我这生命中不多的代号才变成了这副模样,说到底,还是封建余毒惹的祸。
日期:2015-06-05 00:04:52
要说对这名字没怨念,那肯定是假的,尤其在小时候,更是如此。
你要想象,每天,一下背着书包放学回家,就有一大群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在指指点点,嘴里不忘窃窃私语脸上、挂着各种贱笑,忙里偷闲还不忘蹦跶蹦跶地在你的身后“小凤凰小凤凰”地叫个不停,你就差不多可以理解当年的我究竟有多烦了。
日期:2015-06-05 00:05:11
值得注意的是,跟这有点娘的名字很不相配的是,我们祁家,是镖行出身,地主家庭,上上下下几代人,都是武行。像我们这样的小家族,在建国之初是被人狠狠打压过的,那时候破四旧,也不让练拳,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谁敢说丢就丢?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跟很多武术世家的子弟一样,整天被老人们逼着学功夫。练功的场所,是在一个小黑屋里,四面不见风,人往里头一关就是一个时辰,外人只听见屋子里头啪啪响,谁也不知道我们在干嘛。练拳这种事,二更天一次,五更天一次,因为出汗太多,一天之内往往要换上几次衣服。
日期:2015-06-05 00:05:27
我学的东西,学名叫通背拳,又称白猿拳,相传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高人从白猿的搏斗方式之中受了启发得来的武学体系,这拳法讲求的是“缩小绵软巧,冷弹脆快硬”,既不是内家,也不算外家,论风格,当自成一派。
为了学这能耐,我小时候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好在,此拳凌厉狠辣,密集多变,练起来困难,打起架来又十分上手,以至于,从小到大,跟人打架均有小胜,至今未尝一败,每每跟同学们提起来,自己都要贱贱地炫耀一小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